倒叙让叙事更精彩

时间:2022-05-20 10:49:05

倒叙让叙事更精彩

【导语】写一件事,不难;而要将事件写得精彩,将感情抒发得真挚,将道理表达得深刻,就要动一番脑子了。就材料的安排来说,由始至终、从头到尾的讲述未尝不可,但如果我们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材料顺序,也许能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使人物形象更让人难忘,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地吸引读者。倒叙,就是合理安排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范文指路】

一棵小桃树

文\贾平凹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觉得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了风、雨!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看着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选自《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专项品赏】

先看文章的写作思路。开篇直接入题,在对雨中零落的桃花的描写中,营造出哀婉悲戚的氛围。接着引出对小桃树的成长历程的回忆,并在回忆中融入了自己的经历,请注意:小桃树的成长是坎坷的,被猪拱折过,差点被砍掉,而今又经受着风雨摧残;“我”的成长也是艰难的,“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二者是何其相似!再加上这样一些关键句――“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我们可以确定,这棵小桃树,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写小桃树,为什么要把奶奶牵涉进来?究其原因,小桃树的成长像“我”一样,离不开奶奶的呵护。因此,本文有两方面的主题:一是抒写对奶奶的深情怀念;二是感悟:关爱自己的奶奶不在了,但“我”一定会像小桃树一样,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开出灼灼的、美丽的花朵,结出成功之果。

那么,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有什么好处呢?从本文的写作背景看,作者在奶奶去世之际写作本文,用回忆式结构显得更为自然,也便于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及深刻的人生感悟;同时,在回忆中,可以自然地将“我”和小桃树融为一体,集中体现奶奶对“我”成长的重要性;再者,先写现实,接着引出回忆,然后再回到现实,在描绘小桃树的坚强中揭示主题,这样的结构使文章曲折有致,波澜起伏。

【借鉴指津】

所谓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几种形式:

一是回忆式,即由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出回忆,回忆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主体。这样写有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而且精心设置的开头往往能通过悬念产生吸引读者的效果,首尾的呼应还能体现结构的严谨。如上文。

二是接续式,即先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为精彩的内容写出来,以吸引读者,然后回过头来交代事件的起因,交代完了,再按着开头的线索把事件接续下去。如课文《羚羊木雕》,从妈“我”要木雕这一激烈的矛盾冲突写起,接着倒叙交代送木雕的原委,然后回到现在,接着写“我”要回木雕之事。

三是对比式,即文章主体由两件类似的事组成,二者存在某种对比关系,先写现在的事,由此引出过去的事,最后通过对比揭示主题。如习作《不一样的老师》,先写“我”未完成作业时老师的耐心教育,然后引出过去因作业遭到严厉处罚的经历,二者对比,促使“我”下决心悔改。

运用倒叙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倒叙不能滥用,一般在符合上述三种情况之一时,才考虑运用倒叙手法。

二是倒叙务必做到前后呼应,特别是回忆式倒叙,开头写现实中,正文写回忆,回忆完了,切记要回到现实。

三是要注意衔接过渡,倒叙之前要有引子,倒叙完了要有过渡,而且前后衔接还要做到自然流畅――这一方面,选文是最好的范例。

【我仿我秀】

胡老师,谢谢您

文/杜 弘

在我卧室的写字台上,压着一张合影照片:一群稚气的孩子围拢在一位中年男子周围;那男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眼睛里却射出犀利而威严的光。这眼神,三年来始终灼灼地盯着我的一举一动,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那个男人是我曾经的数学老师。

我们是在放完暑假开学后才知道他已离去的。他是代课教师,被学校解聘了。起初,大家奔走相告,乐不可支。他姓胡,是我们三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他的课讲得风趣,那一年我们班从学区倒数第一考到了正数第一,但因为他带班极严厉,所以同学们都怵他,甚至恨他,诅咒他。

他一走,我们这群淘气包即刻炸了窝,新来的女老师被气哭几回以后,再也不敢碰这扎手的马蜂窝了,班里的状况与日俱下。渐渐地,不少人开始念起他的好来。

国庆节放假前,我们的学习委员贝贝约我假期去看他。见我犹豫,她不平地大叫起来:“你可是胡老师的得意门生啊!”其实我不是不想去,没有他,我的数学天分也许永远被埋没了呢,但我真的怕见他。

那天去的人真不少,连班里的捣蛋鬼铁头、铜柱都去了。得到消息,他满头大汗地从田里赶回来,激动得什么似的。摸摸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肩,拉着我们问长问短。当听说班里的现状时,他沉默了,怔怔地看着我们,停了好久,才说:“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前程,你们也该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啊!”前程,那是我第一次记住了这个沉甸甸的词。

他的妻子热情地留我们吃了柿子面,他又领我们去小店买了雪糕,一个个地叮嘱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太贪玩。说着,他一次次揉着眼睛。

送我们到村口等公交时,他特地请了村里会摄影的,拍了这张照片。拍照时,他拉我在他身边,贴耳道:“中子,不管啥时候都要好好学啊,别浪费了你的好脑子。”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人见人夸的初中生。每每夜里写完作业时,我都会对着照片反思:在过去的一天里有没有贪玩,有没有偷懒,有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确定无愧时,我才会默默地对他说:“胡老师,谢谢您!”

【点评】这是一篇睹物思人的文章。作者由一张照片引出对胡老师的回忆;正文部分紧扣照片的由来,写了“我们”去看望老师的事,塑造了一位严谨负责、对学生满怀期望的老师形象;结尾回到现实,点明题旨,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文章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层次清晰条理,感情真挚感人。

上一篇:选秀类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呈现 下一篇:浅谈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