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技术手段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04:52:47

多种技术手段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围绕如何让高职高专学生上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从教学设计的导入、展开主题,深入内容,结合实践等几方面,分别论述了现代先进的多种技术手段是如何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所述方法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整理成文,旨在对从事高等教学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作用,能够把更多的现代先进的各种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工作,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会用。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充分享受现代技术进步的成果,与时俱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现代技术手段 高等教育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跨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学三大电气工程类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涉及学科广,内容抽象枯燥,现有教材对学生而言晦涩高深,高职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更谈不上掌握,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该课程感兴趣,普法栏目电视剧的编排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式,它通过一个案情的介绍,设置重重悬念,深深吸引观众,从而使观众听完一个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也可以将案例方式引入教学,教师在掌握了大量现有的各种实际设备资料后,由浅入深地选取几个实用的经典案例作为讲述内容,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讲晶闸管这一节,一定不要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整个一章只管讲器件,各种器件从原理到特性再到复杂的参数计算讲了一大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各种器件能实现什么,就不会感兴趣。我们可以先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调光灯是如何实现光的忽强忽弱变化?围绕这个主题任务,展示一个实用调光灯的电路图,先带领学生分析一下该电路图的组成及功能,进而缩小范围来认识晶闸管这个关键器件,并讲解其特性、工作原理,这样就比较有针对性,随后,环环相扣,自然要讲到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是如何为晶闸管提供触发信号的,最后需要讲解单相整流电路原理,讲解过程中展示各点波形图,让学生在明白调光台灯实现光的忽强忽弱变化的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晶闸管的知识,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将整个一本高职高专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编排成调光灯电路、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电力机车电路、全自动洗衣机电源控制电路、彩电开关电源、变频空调电路这样几个学习情景进行学习。其中:①调光灯电路学习情景中涉及到晶闸管器件、单相整流电路、相控技术内容;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路学习情景中涉及到三相整流电路知识;③电力机车电路学习情景涉及有源逆变知识;④全自动洗衣机电源控制电路涉及到交流电源控制电路知识;⑤彩电开关电源学习情景涉及MOSFET器件和PWM控制技术;⑥变频空调电路学习情景涉及IGBT器件和PWM控制技术。

这种编排的好处在于:通过每个学习情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一串逻辑相联的实用知识而不是某一个简单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难点在于: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就要注重从各类生产企业、各种期刊杂志、网络论坛上收集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实用、最新的应用资料,备课过程中从众多的资料中提炼出适合工学结合教学的学习情景,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不仅对教师教学水平是一个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一门原本枯燥乏味的理工科课程变得像电视剧一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工学结合提炼出课程的学习情景后,在具体细节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入现代先进的多种技术手段,使高等职业教育充分享受现代技术进步的成果,与时俱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会用。比如,PPT课件编写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切记不要让PPT课件变成大段文字的堆砌,而最好是一幅幅精美的仿真动漫组合,这样就可以使一个个抽象复杂的理论变化过程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我们用PPT动画来展示单相整流电路中晶闸管及负载上的电流、电压波形变化过程,当缓慢变化的色彩艳丽的电流和电压曲线随时间逐点展开时,学生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也建立起一个清晰深刻的印象。比教师用苍白无力的语言描述效果强百倍。再比如,我们讲双向晶闸管四种触发方式灵敏度的比较时,如果使用文字板书,学生总是无法理解,记忆的也很不准确,如果采用仿真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从投影仪上直观地看到四种比较结果,他们对I+> III- >I->III+这个排序就会过目不忘。

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优质服务学生的同时,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首先要学会PPT课件的动画制作,来表达教师的所思所想,其次,要学会仿真教学软件的灵活应用,使用PPT观看仿真电路实验及结果,其实,这些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很容易学会,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动画都要自己制作,上因特网搜一搜,也许就能搜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动画资料,这样,我们只需要进行合理的编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本着寓教于乐的宗旨,就不难找到各种各样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技术手段,普及高深难学的理工科知识,实现深入浅出,指日可待。

上一篇:试论对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学的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