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四种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2-05-20 11:25:47

宫颈病变四种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前对于宫颈病变的检查主要有四种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活检、人瘤病毒(HPV)检测、宫颈环形电切术,研究四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效果可以大大的提高临床的监测准确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关键词】宫颈病变;检查方法;应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年4月~2009年1月在本院宫颈门诊就诊的患者共1308例,年龄19~55岁,平均37±6岁。每例患者均行TCT并用阴道镜多点取活检送病理检查,阳性病例再行HPV-DNA检测,部分病例行LEEP手术,切下的标本送病检。

1.2 方法

1.2.1 TCT检查方法 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美国Cytyc公司):用标准宫颈刷在宫颈管内顺时针转动5圈,采集宫颈口及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然后将采集器前端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漂洗,将细胞直接收集到含有甲醇的保存液中,细胞标本用新柏氏2000全自动制片机制片。经过细胞混匀,细胞负压过滤膜采集,细胞转移等步骤,最终制成直径约2cm的薄层细胞涂片, 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诊断包括(按照TBS分类): (1)正常或炎症; (2)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或AGCUS); (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4)鳞癌; (5)腺癌。TBS报告正常或炎症为细胞学阴性, ASCUS或AGCUS及以上病变为TCT检查阳性【1】。

1.2.2 阴道镜检查方法 阴道镜活检:在醋酸白上皮、镶嵌、点状血管与各种异形血管、脑回样改变等不正常阴道镜图像显示的宫颈部位取材活检。镜下若未发现异常病灶或图像不满意,则取宫颈3,6,9,12点处活检及行颈管搔刮术。

诊断包括(1)正常或炎症; (2)CINⅠ~Ⅲ级或原位癌; (3)浸润癌。

1.2.3 HPV-DNA检测方法 TCT筛查和(或)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异常的病例行HPV-DNA检测。用标准宫颈刷在宫颈管内顺时针转动5圈,然后将其放入装有专用保存液的小瓶中备用。采用凯普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可检测13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6, 11, 42, 43, 44),以高危型为阳性。检测结果由凯普专用分析软件获得。

1.2.4 LEEP手术指征 (1)TCT筛查阳性,阴道镜检查图像不满意或阴性; (2)阴道镜活检为CINⅠ,阴道镜图像不满意; (3)阴道镜活检病理显示为CINⅡ、CINⅢ。

2 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的差异

本组206例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6.5%,其中CINⅠ符合率83.1%,CINⅡ符合率63.5%,CINⅢ符合率58.6%。以CINⅡ以上为高度病变进行统计,符合率可达92. 0%,与相关报道结果近似。Barker等认为,CIN术前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相比有差异的原因是诊断方法不同,而不是CIN的发展或恢复。本组资料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24例(11.7% ),可能因术前阴道镜定位活检是从病变最严重部位取材,且病灶较小,活检时已经清除全部病灶,亦可能是LEEP对组织标本造成热损伤,影响了病理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45例(13.6%),其中1例CINⅡ级上升为宫颈癌,病理升级可能是由于病变位于宫颈管内或病变位于上皮较深处,术前活检不易取到。Hil-lemanns等[10]报道,LEEP术后子宫颈管CIN阳性率达38%,其中67%是CINⅢ级或浸润癌。但LEEP的热损伤,可能影响病理分级【3】。本组资料为LEEP开展初期的资料,活检及LEEP指征掌握欠妥,存在过度诊断和治疗。206例行LEEP手术的患者,诊断为炎症27例,占13.1%。综上所述,TCT有较高的阳性筛查率,但仍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4】。补充HPV有更好的阳性筛查率,而且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TCT与HPV结合能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两者都阳性时预测值更高,但费用较高,目前在我国尚不适合筛查。2 结 果

2.1 检测结果 TCT筛查1308例中,阳性182例,占13. 9% (182/1308)。182例阳性病例中,ASCUS59例(32.4% ), LSIL 93例(51.1% ),HSIL 30例(16.5% )。1308例阴道镜活检病例中,阳性164例,其中CINⅠ77例,CINⅡ52例,CINⅢ29例,浸润癌6例。阴道镜活检病理异常和/或TCT筛查阳性共212例,HPV阳性142例,检出率67.0% (142/212),其中206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6例,均已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或)放射治疗]行LEEP手术,炎症或正常27例(13.1% ),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6:261-264

[2]李亚里,杨怡卓.人瘤病毒亚型检测在宫颈病变分流管理中的意义[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3: 501-503

[3]丘瑾,王光花,秦锦龙,等.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种形态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9-52

[4]姚红霞,王玲,吴红,等.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治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106-109

上一篇:探讨电子喉镜下对广基型声带息肉疗效分析 下一篇:碘仿治疗顽固性尖周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