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时间:2022-05-20 10:44:42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位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好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语言运用时,理解力和表达力都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原因之一我觉得在于该学生的英语语感差。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听说训练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就不妨让他们多听英语磁带,尽管他们对所听到的内容不知所云,但他们在反复听了之后,就会对英语的发音系统及模式逐渐熟悉和了解。

除了听磁带之外,教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极深刻地认识到英语课与其他课的不同。我们可以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当然,作为英语教师,自己的英语口语必须尽量纯正地道,抑扬顿挫,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享受。

听和说总是连在一起的。从心理学上说,当某一个人说话时,他首先受一种动机的支配,产生说的念头——想说,随之他便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想说的内容上——说什么,然后再将想说的内容与言语的表达形式联系——怎样说。这样,语言便产生了。

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刺激后,就会想开口说一说,这一特性和婴儿的呀呀学语很相似。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大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乐于模仿,而模仿力是语感训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英语歌曲、童谣等都是很好的让学生模仿的语言素材。我在平时的授课中,经常采用歌曲、童谣进行英语补充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童谣是孩子世界中的简易诗歌,洋溢着孩童的纯真,有些童谣的内容虽然没有什么意思,但其独特的韵律却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节奏明朗、清晰是童谣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童谣可以合着拍子吟诵。童谣的格律非常有利于初学者认识和熟悉英语的节奏,采用童谣,可以让单音训练和节奏训练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尽早受到节奏训练的指导,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英语的节奏模式。在刚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时,没有必要要求学生理解每个句子和单词,就像许多孩子能背诵很多唐诗却并非完全理解一样,他们也会很快地接受童谣,首先是接受童谣的韵律和音调,继而接受它的单词发音和意义。通过童谣,学生学会了简单的单词、句子,对英语有了初步的理解、判断,同时也学会了自然优美的语音、语调,学会了欣赏语言的韵律美。

二、朗读训练

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诵读从其生理机制上说,也是整体的、系统的综合性过程。由于课文蕴涵的审美因素作用,也由于诵读中学生对课文韵律美的领悟,他们的认识就可能是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的过程,反复之中认识会产生飞跃,出之于口,明乎于心,吟读的审美过程自然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朗读这一环节。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调、句子重音、节奏、意群停顿等。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在读课文中的对话时,让学生读出课文中人物的特点,特别是我们现阶段使用的这套教材,磁带中的内容就非常有特色,学生非常喜欢模仿磁带中的语音语调,而且部分学生模仿得很逼真。

三、创设环境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国学生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英语环境包括课内和课外环境。

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意义。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情景导入法正好可以投其所好,使教学妙趣横生。比如在教学食物时,教师可采用了以下方法:截取《迪士尼神奇英语》中的一段动画,首先出示憨态可掬的唐老鸭,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发问:Who is he?What does he like?这两个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为新课学习埋下了伏笔。之后继续播放动画片,唐老鸭饿了,摇摇摆摆扭到餐桌旁,然后自言自语道,“I'd like some hamburgers and hot dogs.”通过这种方式引出了食品名称“hamburger,hot dog”。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以问答形式启发学生的群体思维,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要学好一门外语,光靠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是不够的。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我校在课外活动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也下了一番工夫。从进校门开始,就会在橱窗上看到英语的问候语,英语作文,英语活动的图片信息等等。每个专用教室都用双语书写,让学生们随处可以接触到英语。另外,鼓励学生们课后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课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谈尽量用英语进行。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重要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感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上一篇: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下一篇: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固定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