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探究

时间:2022-03-11 10:52:2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探究

大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找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当基本知识清楚于胸之后,真理就清晰显现出来,成为今后学习的纽带和本源。那么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课堂演绎的怎样呢?经过我几年的实践与了解,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整理如下:

一、课堂提问现状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一次我县数学优课评选中一位教师执教《角的认识》一课时竟提了六十多个问题,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考时间和思维的空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教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解决的有效策略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比如,在现代与经典全国数学观摩与研讨会上,刘松老师在执教《方程》一课时,就非常重视学生提问策略的培养。课始师生交流,师:“你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打算怎样与陌生人交流呢?”

生:“提问、交流。”

师:“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策略,试试!”

生提问。

师引出课题《方程》:“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先想一想,再提问。”过一会,学生纷纷提问:“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用?为什么要产生方程?”……

师:“有了问题接下来怎么办呢?”

生:“我们自学。”

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与辩论中得到深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发展。

又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 《角的认识》时,学生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已经知道了。师:“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师:“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这就要求教师的数学积累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才能与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对话交流,准确辨别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问题,给出中肯的分析,敏锐地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感性的问题规律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机智地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加以提炼升华。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护理 下一篇: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