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时间:2022-05-20 05:59:56

浅析县级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摘要】三经普首次采用普查区电子地图、首次使用PDA进行GPS定位、底册信息核查和相关证件拍照,对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普查;PDA数据录入;问题;建议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拉开序幕,与前两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最大的特点是全面建立起普查区电子地图,对所有调查对象由普查员使用PDA进行GPS定位、底册信息核查和相关证件拍照,全面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操作。通过1个月的普查工作过程看,普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此次普查首次采用PDA设备进行普查,首次将第一产业的法人、产业单位纳入普查,更给普查数据质量的保障控制注入不少难以驾驭因素。笔者主要是通过普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三经普的顺利开展起到微薄之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单位核查底册有待进一步完善

单位核查底册是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辅之以工商、质监、税务、民政等部门的登记资料而形成的一个底册资料。首先由于部门数据资料更新不及时,特别是工商部门的数据资料,许多单位早已破产、注销、搬迁或早已重新审请新的营业执照,但单位信息仍存在于核查底册当中,并且大量重复单位存在。其次在单位核查底册中还有大量组织机构代码以L打头的单位,这些单位往往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有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一定为法人单位或产业单位。乡镇统计员在进行单位底册核查时特别是县城所在乡镇,由于人手紧张、时间仓促、单位数量多、工作量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只进行了简单的存在与否的核查,而没有具体核查该单位是否有重复,是否为法人、产业还是个体户,这就造成了在普查过程中,大量组织机构代码以L打头的单位为个体户,而底册中不知该如何处理的现状。

2.第一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单位普查存在一定的难度

2007年以来,国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建立一种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基于上述原因,第一产业中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但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真正有固定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社却少之又少,大部分合作社只是一无产地、二无经营项目的皮包公司,创办合作社的目的只是为了骗取国家的扶持资金,且创办合作社的法人不是本村农民,连村里会计也根本不知底戏,打手机询问,对方只是口头答应或干脆置之不理,合作社的普查难度可想而知。

3.产业活动单位的认定以及条管垂直的产业单位经济指标的信息填报有待进一步规范

(1)产业活动单位的认定应给予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乡镇人民政府的产业单位七站八所是否都应罗列;村级卫生所到底应为村委会的产业单位还是应为乡镇卫生院的产业单位。在本次经济普查方案中,对上述问题只是进行笼统地认定,没有明确进行界定,导致普查过程中,县乡普查员在这两个问题上感到迷茫和困惑。

(2)条管垂直的产业单位的经济指标的填报存在一定困难。在普查中发现,在乡镇设立的储蓄所、联通电信营业厅、电管站等条管的产业单位在进行营业收入、税金等指标的填报上因财务不独立核算,无法进行经济指标的填报。

4.普查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数据质量

各乡镇参与普查的人员绝大多数为非专业统计人员,仅经过普查前的突击培训,其业务技术水平、调查技能等很难适应工作要求。加之普查员对普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普查员之间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员对普查工作有敷衍了事的心理,普查的实际效果必然存在一定问题。

二、应对的建议

1.增进合作,加强部门行政资料日常共享机制

各部门行政审批登记资料是名录库维护更新的主要资料来源,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提高各部门行政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使名录库行政登记资料互换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要协调好工商部门每月新增、变更、注销单位资料情况,使统计登记能够动态地反映基本单位创建、变更和消亡全貌,使基本单位名录库做到信息共享,联合维护更新的日常资料共享机制。

2.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审批制度,切实保障农民从中受益、发家致富

从我县1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看,国家的政策被歪曲,农民的利益受损害。如何切实使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农民手中,一要靠相关办理部门的严格审批,二要靠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让国家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和执行。

3.产业活动单位的认定以及垂直产业单位经济指标的信息填报应给予明确界定

因产业活动单位的属性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一致,国家普查办在制定普查方案时,对在试点工作中产业活动单位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应给予一个明确的界定:对财务不独立核算的条管垂直的产业单位的经济指标的填报应明确由上一级法人单位向下反馈,以便保证条管垂直的产业单位的经济指标的填报能够顺利进行。

4.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强化保障,保持动力

“大学生村官”队伍是组织部门直接管理的人才队伍,要想真正、全面发挥村官作用,让“村官”们放手去做“三经普”工作,还需要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经普机构要积极与组织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激发村官们的潜力,对表现突出的村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之外,还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力争给予他们最大的精神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村官队伍全身心投入到经普工作中去。

上一篇:保障房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浅析电信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