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漠到温情

时间:2022-05-20 04:18:21

摘要:虹影的两部作品《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被称为姊妹篇,这两部作品中让人记忆深刻的便是作者所刻画的母亲形象的转变。《饥饿的女儿》中,母亲粗暴冷漠;《好儿女花》中,母亲慈爱而温情。究其原因,除了作者自身有着女儿到母亲身份的转变,还有着自省到救赎心理的醒悟,重新对过去母亲的理解加以审视和解读,多份理解,多份同情。

关键词: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母亲形象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索要――《饥饿的女儿》

写《饥饿的女儿》时,虹影 35 岁,却是以极度缺爱,在家中、学校包括社会受尽排挤的小女孩口吻进行叙述,而对于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母亲的粗暴和冷漠是极为记忆深刻的。因此,这部小说是用少时的口吻叙述的故事,刻画当时在作者心里留下阴影的母亲形象。由于年龄、个性、周围环境的影响,作者对母亲的解读不可避免地流于误解和夸张。我总结这一阶段是处于一种对于爱的索要状态。

二、给予――《好儿女花》

十年后,《好儿女花》问世,讲述的是母亲去世后,作者回家奔丧那三天发生的故事。她通过亲戚的讲述和对自我情感的梳理还原了母亲的真实,此时44岁的她也已然成为一名母亲。女儿的出生也使得她和母亲的和解最终达成。那时,作者生父早已去世,而母亲的离世对她来说意味着生活的破碎,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根源被切断,这种无根的焦虑以及身为人母的双重体验作为一股强大的内力驱使她回忆被年少的她有意无意误读或者遮蔽的母亲慈爱的事实。我把这段理解为想要给予爱的状态。

所以在我看来,从《饥饿的女儿》到《好儿女花》当中,虹影所刻画的母亲形象从冷漠到温情的变化,正是因为她内心对于爱从不停索要到想要给予的转变。

三、从冷漠到温情的变化

如果说在《饥饿的女儿》中,虹影和母亲似乎隔着距离,那么在《好儿女花》中,这种距离感完全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女人对女人的理解、母亲对母亲的认同。两部小说的创作之间隔着十年的距离,生活的经历让作者更加理性和平和。正如虹影说“生活给我上了严酷的一课又一课,教会人成长。”

在虹影的这两部半自传体小说中,对母亲形象的刻画经历了很大变化:《饥饿的女儿》中,她在爱的方面是“饥饿”的,作者更多的是着眼于母亲对“我”的冷漠、脾气的暴躁、因劳苦造成的年老色衰、与多个男人间的情感纠葛,虹影这段对母亲的认识更多的是距离与怨恨。而母亲形象的不够慈爱贤淑,皆因感受不到来自母亲的呵护和关爱。

小时候的六六是个有些自闭多疑的孩子,当母亲因为每月只有28块钱的津贴不能供起20块钱的高考复习费,让六六放弃考大学时,六六气得起身离座,搁了饭碗,就往阁楼走。提到自己十八岁生日的时候,也是“只要是我的事,她总不屑于记在心”的语气和态度。书中多次提到对母亲的感受,比如:

“我感觉到我在母亲心中很特殊,不是因为我最小。她的态度我没法说清,从不宠爱,绝不纵容,管束极紧,关照却特别周到,好象我是个别人的孩子来串门,出了差错不好交代。”

形容干活归来的母亲是“她的右手垂落在床当头,双腿不雅观地张开。房间里响着她的鼾声,跟猪一样,还流口水。我把她垂下的手放回床上,厌恶得把脸掉转到一边去。”

“我左眼右眼挑母亲的毛病:她在家做事放东西的声音极重,经常把泡菜坛子的水洒在地上;她说话声音高到像骂人,这些我都受不了。”

正是这样的现实,造成了母女的隔阂与想要爱而不得的心理状态。因为自己的索爱状态,致使自己从有记忆起,就从未见母亲美丽过,甚至好看过。正如她自己所说,“或许是我自己,故意抹去记忆里的母亲可能受看的形象。”

而在续篇《好儿女花》中,母亲不再是《饥饿的女儿》中被“我”异化、误读的悍妇,作者追忆母亲的笔墨明显浸满了对母亲深切的理解与同情。母亲形象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是另一番模样 :“家里少有的发黄黑白照片中,倒有母亲穿着旗袍和高跟鞋烫发的照片,她高额头,忧郁娴静,嘴角微带笑意,很妩媚。眼睛深情地看着什么地方,不见多幸福,确是焕然一新的亮堂,一派韵味。想来,少有人能抗拒这种美。”这里的母亲美丽、端庄。

这部作品中,对母亲智慧的赞扬不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虹影说 :“母亲是懂得幽默的人,她知道如何说话,少一个音,间隔一个字,提高或降低一个词,效果完全不同,从这一点讲,母亲是个语言艺术家。”母亲也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她会说 :“菩萨保佑六妹,给她白合曼陀罗,给她利剑长江水,给她巫山云和雾,给她我的心、我的命……”

母亲还会在端午节念着“长命缕,续命缕,五色叠五色,辟兵及妖鬼,吉运高高照,命人不病瘟。”为大家祈福。而在笔者看来,这是想要给予母亲女儿的爱,就像是叛逆的孩子过了青春期一样,发现了母亲的可敬可爱之处。包括上部提到母亲和多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在下部通过姐姐们的口说出后,六妹是沉默的,不再是指责或是批判,正如她在书中最后写到的那样“我有什么权利指责我的家人,指责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这种变化,正是从索要爱到给予爱的转变。

四、自省到救赎――母亲形象转变的动因

这种转变从外部来看,是虹影从女儿到母亲身份的转变,重新对母亲加以审视和解读,发现了母亲“小桃红”这些年所承受的痛与苦,正如好儿女花的本质一样: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同时也最卑微。在缺憾中看到了母亲身上的力量,看到了母亲的不易,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而从内里深究,可以说母亲的去世是造成这份自省意识的主要力量,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所以通过亲戚的论述与自我的情感梳理,对母亲的晚年生活是否如兄弟姐妹所说那般美好提出质疑。是否真的就是“恐怕大观园的贾母,也不会有母亲的好福气!像家里人经常告诉我的一样,母亲的晚年过得如此有规律,丰富多彩,她的生活令周遭邻居,尤其是老太太嫉妒。”作者开始思考歪货牙医做的假牙是否很受罪,就像看春晚的时候,母亲幽默的评价怎知不是处心积虑的营造气氛?这里女性思维的缜密已超越了珍惜这个字眼,自我的反思与内省、对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位、对回忆的加工,如一把手术刀将现实裸地剖开,发人深醒。

正是这样的自省心态,造成了救赎的心理意识,一种“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般的情怀,不止敢于直面惨淡,也敢于承认错误。这种深入发掘内心深处的自责、歉意与隐秘,才有了这两本书的问世,血淋淋的写出自己的身世秘密和家丑。这样一种警示世人的告诫,何尝不是救赎的诠释?冷静笔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心理的动荡与波澜。

结语:

从对母亲的隔膜、反叛到理解、同情再到忏悔、深爱,虹影读懂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好儿女花》的结局:“一个小蝌蚪在水里游,一个大蝌蚪跟着小蝌蚪身后。他们在宽阔无比的江里努力游向对岸。小蝌蚪对大蝌蚪说,真好,前一世你是我的女儿,这一世你是我的母亲,我们俩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这样的轮回更深切地写出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眷恋。尽管过程是残酷的,虹影却最终找到了回家的归途。

参考文献:

[1]冯阳,李阳.建塑自我,以母之名――解构虹影《饥饿的女儿》中的母亲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9 期

[2]姜畅.历史的遭际,记忆的温情――论虹影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作家杂志,2012 第9期

[3]蒲慧宁.人到中年的成熟与爱的书写主题的变迁――虹影: 从《饥饿的女儿》到《好儿女花》[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何海燕.发现母亲――从《饥饿的女儿》到《好儿女花》[J].文学评论

[5]罗丹.作家虹影:女儿让我的心不再饥饿[J].人物

上一篇:美日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及其借鉴意义 下一篇:浅议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