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意外的化解策略

时间:2022-05-19 08:32:34

课堂意外的化解策略

摘 要: 语文课堂真实反映了师生的教学场景,有不可预测的意外性,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意外 化解策略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将真实地反映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景。因此,它有瑕疵,有你未曾预料的事情,你会发现他和你预想的不一样甚至相矛盾。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中,巧妙渗透于教学活动中。这样,教案、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一、学习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如教学苏教版《识字1》时,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把看到的说一说,并相机出示有关词语。一切都像原先规划的那样推进,我感到很满意。突然,“老师,我觉得第一排的第一个词语春天用得不恰当。”爱插嘴的陆天把手伸得高高的,脱口而出。班上哗然,顿时好几只手举起。

生1:第二排写的是春天的植物,第三排写的是春天的动物,第四排写的是春天的花,而第一排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生2:其实识字1都是写的是春天的词语,“春天”这一词语范围大,放在第一排不合适。

生3:老师,如果把它换一个词就好了,但也要写春天的,而且必须与“风”、“雨”有关。

出人意料的问题,打乱了原本正常的教学步骤。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应变能力,我对学生大力表扬,随即调整设计,把原先的“品读”改为“换词”,这下教室里更热闹了:

生1:可换“春日”。

生2:“春雷”。

生3:“春光”。

生5:这样换上去很协调,可以把“春天”一词写在最上面。

当有学生说“春雪”时,其他学生反对:“雪是冬天的象征。”“虽然春天也有雪,但用在这里不恰当。”

这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便领会了“春天”这个词的意思。

二、教学的过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会质疑,会产生分歧,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我们耐心倾听学生,并发现他们疑惑的问题、分歧的误区、意识的新意,这些也许打断了教学,影响了节奏,但许多不曾想到的精彩会发生。

比如我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关于泼水的情景时,所有学生都投入其中想象自己和傣族人一起泼水的欢乐场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协调的声音:“老师,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干旱,就连明星们的冰桶行动都遭到别人的抨击,怎么傣族人还不知道要好好珍惜水资源呢?”课堂气氛一下子凝重了,不一会儿大家七嘴八舌。我先是一愣,但马上平静下来,表扬学生知识面广,关心国事,是爱国的好孩子,并邀请他读课文,大家一起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要泼水呢?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静静思考立刻分组讨论,终于明白泼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意义,是人与人的相互祝福,就像过年时大家见面一定会彼此祝福。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又解决了学生的疑惑,时间虽长,并打乱了整个教学,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但及时改变了教学“节奏”,让学生收获更多。

三、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随机“调整”

学生欣赏课件(水乡人的幸福生活画面),大多发出赞叹声,有一位学生说:“老师,这画面(很多挂着红丝绸,红灯笼的船连在一起,岸上有很多的人在观看)是水乡人在结婚吗?”

学生这一问,把我一惊,学生的这一问题能够为我所用吗?经过几秒钟的时间思索,我认为这一资源可以为我所用。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船结婚”是水乡所特有的,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不能错过。

生:我觉得不是结婚,结婚一般是开着很多辆汽车,怎么会用船呢?

(班内又有几只小手高举)

生:我反对他的意见,这船可能是结婚的船队,结婚不一定都开着汽车,也有可能坐船。

生:坐船结婚,也是结婚的一种方式。我也认为这是结婚的船队。

(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我也微笑着表示同意。)

师: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呀!这就是水乡人幸福的生活啊!

师:是的,这是结婚的一种方式,那高原,塞北的人有这种结婚方式吗?

生:没有。

师:只有哪儿人才有这种浪漫的结婚方式呢?

生:水乡人。

师:是的,这是水乡人所特有的!此时,你想对水乡人的生活说些什么呢?

生:好浪漫呀!

生:多幸福呀!

生:我为自己是一名水乡人而骄傲!……

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重在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唱咱水乡新生活”,如何把这一抽象的、学生不易讲清的抽象语言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就我的这个片段来讲,我认为预期的目标实现了,而且在原来目标的基础上有了补充,有了升华。根据课件的画面内容进行了前后的审视比较,进而对理解水乡人幸福生活的两幅画面:“赤脚骑车挑鱼”和“坐船结婚”提出了质疑。于是我便充分运用刚生成的这一课堂资源,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讨论,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各自观点的陈述,教师适当地引领,学生更深刻地走进文本,走进教材,突破难点,更赋予文本新的生命、新的内容、新的“内涵”――水乡人幸福、快乐的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老师充满智慧和激情,课堂才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和创新。

上一篇:实施分层要求, 最大化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