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测量放样探讨

时间:2022-05-19 05:13:46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放样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市政道路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而测量放样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如何做好测量工作,测量人员的技术高低是关键,本文论述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各环节的测量技术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市政道路;测量方法;放样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测量的测设部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是最简单但却是十分严谨的工作,因为它是道路施工的根本依据,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现状,路幅的宽度,线形的美观,最重要的是高程测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结构和工程的成本,也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公司的声誉。它是其所有后续工序的基础,在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成本及工期。合格的施工员最基本要做的不是如何去施工,而是去学习如何认真读图。施工图纸能够把道路的艺术造型、结构构造、各种管线配套设施、地理环境以及其他施工要求,准确而详尽的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图纸就能把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工序都了解到。这样就对工程的基本情况有了充分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作为施工人员,要能把图纸认真、仔细的牢记于心,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清楚的说出这个要什么,有什么要求。

1、市政道路测量程序

1.1 图纸审核

在工程施工前,应对照施工图纸将有关测量数据统计汇总,并审核图纸是否准确。审核图纸时,首先了解道路的全长、红线宽、结构组成、喇叭口数量级半径、弯道数量及曲线要素、纵断高程、竖曲线数量及要素、各控制点坐标等。其次了解水道的分清雨污水、全长、管径,材质、检查井数量及位置,纵断高程(跌水数量及所在位置)等。

1.2 交接桩

交接桩范围包括路线控制和水准基点。路线控制包括直线转点桩、交点桩、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起讫点桩等。交接桩时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原设桩点的有关资料,进行室内审核和现场查对。用测量仪器对重要桩、点进行施测交接,作出详细记录。交接中发现的问题,如误差超限、错误、漏项以及需补测或精测等事项,应明确处理办法及负责施测单位,然后写出“交桩纪要”,交接双方签字。

1.3 复核测量

施工复测的只要目的是检验原有桩号的准确性,经过复测,凡是与原来的成果或点位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对经过多次复测,证明原有成果有误会或点位有较大变动时,应报有关单位,经审批后,才能改动。施工前,除详细钉设中线桩外,尚须加设临时水准点及横断面,在道路两侧明显位置标出桩号。

1.4 仪器准备

对测高程仪器及测坐标仪器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确认,最大程度减少仪器的侧脸误差。

1.5 纵横断面测量

通过中线复测、边桩防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所以纵横断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有些工地路基开挖以后才向监理提出实际土方量与设计不符,要求增加鉴证,但最后监理拒签。所以一定要注意该项工作的时效性。

1.6 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首要任务先保护好沿途加密的水准点及导线点。对将要施工的地段高程数据测好,反复核查,确保数据无误,及时做好测量记录,不得随意涂改。

2 施工测量

2.1 工程开工前的测量工作

此项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和导线点等。首先是水准点和导线点的闭合,这一环节是整个施工工程的标准。如果两环节均出现与周边道路及现有管道的衔接问题,将直接导致高程偏差上下错台和位置及走向偏差左右错开等情况。上述情况的出现均会对施工工程产生重大影响。其次是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增设工作。此项工作是为下一步提高施工进度做好准备。

2.2 排水施工时的测量工作

在工程施工中,水道中线定位的准确度决定了各管线的位置及走向,此项工作十分重要,不得出现半点差错,否则将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例如,在某施工工程中,雨水设计距道路中线为12.5m,处于慢车道位置,结果由于测量工作的失误,水道中线严重偏差,使定做好的花池侧平石无法安砌,导致设计图纸全部重新修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管内底标高控制决定了雨水管及污水管的衔接,此项工作是排水工程的关键,如果标高出错,将直接影响排水管道系统。

2.3 路基施工时的测量工作

此时测量包括道路边线的定位、标高控制等。标高的控制直接影响道路结构的平整及厚度;土路基高程的精确与否,不但影响道路的总体高程,还对水稳基层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土路基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好复测工作。

2.4 基础施工时的测量工作

基础施工中,测量定位是施工的第一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因其施工测量条件差,要求高,其成果的隐蔽性和处理纠正错误比较麻烦,我们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先做出试验段以便确定虚铺系数,与设计高程对比,以此修正虚铺系数,直至符合要求。测量工作常见错误:①轴线定位错误;轴线定位错误造成的后果相当的严重,会造成整体建筑物的定位错误,设计到规划布局以及前期的设计工作全部否定,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②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因素有很多,因桩基测量定位的过程比较琐碎和其特性决定。这样的错误在施工较为常见,如在基础开挖之前发现,一般都可以补救,如在开挖后发现,则处理和补救相当的麻烦。

2.5 路面施工时的测量工作

市政道路路面一般分为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面施工前应先对边线进行恢复,按桩号在路基上打出边线桩(一般采用有鲜明标志的长钉),测定各桩顶高程,用于施工时的边线控制和高程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前也需先做出试验段以便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松浦系数,在施工时应随时测量碾压后的路面高程,根据结果修正松浦系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校验模板,施工应复核路面边线及高程。

3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主要测定各项工程竣工时主要点位(如道路交叉点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及确定道路中线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内容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中线测量利用施放的护桩恢复道路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中线贯通测量。

4 测量资料整合

一个项目完工后,测量员应对工程中的测量资料进行整理。按照竣工资料要求将交接桩记录、测量复核成果表、每道工序的水准测量记录及竣工测量等测量资料整理成册,对于以后的城市规划管理及抢险或战时修复是必不可少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它的准确度是施工不会造成返工的保障。作为测量技术人员,对于工作的要求有足够的责任心,在工作当中提高及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新时期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立伟,李贞场,高瑞清,浅谈互通立交的施工测量控制

[J].山西建筑,2007,33(21):588-359.

【2】 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3】 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4】 陈秀棠,许天均,测量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5】 刘培文.公路施工测量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0-21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对策 下一篇:刍议市政园林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