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老舍的悲剧意识

时间:2022-05-19 12:55:41

试析老舍的悲剧意识

摘 要:本文运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以解析老舍悲剧意识为切入点,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悲剧意识;第二部分结合文本,分析文本中的悲剧意识;第三部分阐述老舍的悲剧意识形成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老舍 悲剧意识 西方悲剧 中国悲剧

老舍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作家,他最具独特的情感经验和审美风格是其小说创作中浓厚的悲剧情感。老舍的悲剧意识以其所在的特殊时代与社会为背景,深刻体察人与社会对立关系,充分展示了他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未来发展的强烈忧患感、危机感。

一、悲剧概说

(一)悲剧在西方的发展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人的酒神颂歌,后由“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加入了戏剧成分,成为独立的悲剧艺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探索了悲剧的艺术特征并奠定了悲剧的理论基础,他对悲剧的定义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亚里士多德之后,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人都对悲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总之,西方悲剧理论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发展,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为促进中国悲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悲剧在中国的发展

“悲剧”一词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和我国大批留学归国的学者的引进而被引进中国。晚清学者对悲剧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幼稚的朦胧阶段,把悲剧研究推向自觉的、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则在“五四”前后。

“五四”前后,胡适、鲁迅的悲剧意识对后世影响比较大。胡适认为悲剧观念是人类最浓挚最深沉的情感在悲哀时的表达。鲁迅通过其敏锐的直觉以及对人生的深切体验,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展示了他所体会到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为悲剧意识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朱光潜认为命运就是支配人类的神秘、强大、必然的力量,悲剧必须体现出人的生命力感、崇高感或人的尊严感。

前辈的研究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在对老舍小说文本的研究中,我所认识到的悲剧的内涵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社会现实和生存的矛盾,从有限的个人窥见无限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在对老舍文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舍的悲剧意识受叔本华的影响比较大,下文通过结合叔本华对悲剧的分类解读老舍文本中的悲剧形象。

二、老舍小说文本中的悲剧解读

(一)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悲剧是老舍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生动体现。祥子在买车与卖车之间轮回,自食其力的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深刻地揭露了祥子坎坷、悲惨的命运悲剧。老舍认为人不能简单而粗俗地活着,人的生存需要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祥子身上表现出的忍受苦难的高贵精神。老舍通过叙述祥子悲惨命运的三部曲,即“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在无常的命运面前,祥子难以把握现实并逐步走向堕落。通过对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生存的艰难阻碍了人的生活道路的刻画,深深地揭露了老舍笔下人物形象的命运悲剧。

(二)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以及保守的思想。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的洋车夫,在他身上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勤劳朴实,热爱劳动,他把买车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努力奋斗,甚至连生病了都舍不得去买药。最终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买上了车,由此看出,初到北平的祥子勤劳进取,然而“他以实打实的血汗付出,支撑着的却是个虚空的幻想”。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使他无法看清这个灾难的社会存在着的众多威胁,他无法认识到他所处环境的危险,在那个打仗不断骚扰着人们生活的军阀混战的时期,如果他自身具备着识清周围环境险恶的能力,他连车带人被抓了去的灾难就不会发生了;或者如果听了方太太的话把攒的钱存了银行,即将攒够了买车的钱,也就不会被孙侦探讹了去,追根究底,还是他自身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保守的思想害了他。在《阳光》中,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急于攀比,弱化了对自我内在涵养的塑造,极力追求外表与形式,最终在放纵情感、寻求新欢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老舍从性格的弱点切入,诉说主人公精神的失落,最终演变成一幕幕性格的悲剧。

(三)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

老舍的小说充满了对不幸人生的哲理思考,对社会底层的人们不幸遭遇与无尽苦难的揭露,对悲剧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月牙儿》描写了一个城市底层善良纯洁的女孩月牙儿由于社会的黑暗,最终沦为暗娼的故事。小说描写母女两代人,在社会的压迫下走向人生悲剧,特别是纯真无邪的女儿,终不能幸免,在黑暗残酷的社会中一步步沦为暗娼的社会悲剧。老舍的悲剧观念集中体现在母女特别是女儿形象塑造上,她们都曾想通过自己勤勉的劳动以求得生存,但受黑暗的社会和时代所迫,她们唯有走上不归路。这一点明确地体现了老舍受叔本华影响所形成的悲剧观念。《骆驼祥子》中的病态社会里,祥子靠辛勤劳动并不能使贫穷的生活有所保障;小福子更为不幸,羸弱的身体负载不了生活的重担,生活在小羊圈胡同的北京人饱受战争阴影折磨。在这部交织着苦难与悲痛的小说中,作者始终将关切的目光聚焦于灾难深重的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上,演绎一曲曲透人心寒的社会悲歌。

三、老舍悲剧意识的根源

(一)特殊身份的影响

老舍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的特殊身份,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奠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前清末世人和满族人的双重身份促使老舍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意识。首先,身为前清末世人,生不逢时和时局的混乱使他产生了徘徊、苦闷的悲剧心态。其次,他的满族身份使他又多着一重更深层的悲剧心理,满清王朝末期的统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辛亥革命后满人的社会地位跌入谷底,身为满族的子孙,不得不为本民族的不幸命运而悲伤,这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性逐渐在老舍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其悲剧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幼年贫苦生活的影响

老舍的悲剧意识来自幼年的贫苦生活以及对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体认。八国联军的入侵使老舍全家一下子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饥饿、恐惧成为老舍幼小心灵中的主题。老舍从幼年起接触最多的就是北京小胡同里的平民百姓,这些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成为老舍记忆力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老舍对贫穷和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悲剧意识的雏形逐渐在幼年的老舍心中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他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抒写了他们脆弱的个体生命在黑暗社会的重压下的悲惨结局。

(三)西方悲剧文学的影响

老舍在英国教书时所接触的大量悲剧文学作品和理论形成了他自己对于悲剧的认识。在英国期间,他广泛涉猎了古希腊以及欧洲大量的文艺理论和经典作品。20世纪30年代初老舍编写了《文学概论讲义》,老舍阐述了叔本华等人的悲剧理论并融进了自己的理解,说明老舍很早就已经关注悲剧理论,并形成了他自己对于悲剧的认识。1957年,老舍写下了他所有文论中唯一一篇专论悲剧的文章《论悲剧》。文中明确地阐释了老舍对悲剧的理解:悲剧“描写人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老舍的悲剧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提倡“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强调人的社会关系性。“礼”则主要表现为一种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的等级秩序,与此相对应的是政治权力的绝对化和法制意识的淡漠,造成了传统文化中民主精神的匮乏和人的个性的麻木,最终演变成对人性背离的“吃人的礼教”。 老舍的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它们以一种悲悯的笔调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扭曲了美好人性,悲剧由此而生。儒家文化虽然抑制人的悲剧精神,但它的基础仍是悲剧意识,儒家知识分子理论的基点依然是忧国忧民,老舍深受其积极入世的文人心态和以死报国的文人气节的影响,达成了气节风骨与浩然正气的高度统一,铸造了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

(五)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影响

面对社会的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的悲惨困苦,中国现代作家把悲剧意识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虽然“五四”作家的悲剧观念借鉴了西方先哲和作家的悲剧理论,但他们的悲剧生活感受却源于中国。“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在积极探索文艺悲剧理论的同时,关注人的悲苦命运和生存状态,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内涵的文学作品。老舍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但这场新文化运动却给了老舍“一双新的眼睛”看世界,鲁迅所阐释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观也为老舍今后的文学创作带来启示与灵感,他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悲剧理论。

四、结语

老舍悲剧意识的研究,使我们具有世界性的战略眼光,只有在世界文艺理论中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养分,我们的文学才能以新的多样化的民族形式迈进先进的世界文学行列。老舍悲剧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其远见卓识的现代文化战略思想,他汲取中外文化精髓,使其悲剧意识逐渐成熟并达到理论思维的飞跃。老舍塑造的国民精神世界,启发我们在文学的各个领域与国民精神的关系上做出更深的思考,从而推动我们的文学在民族性、世界性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3] 程亚林.悲剧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对MTI教育开设技术写作课程的探讨 下一篇:都市中的自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