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9 11:54:55

激励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本文通过分析实际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的不足和误区,探究激励评价的要求。

【关键词】激励性 评价 误区 要求

激励性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即时评价,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用口头语言或手势等方式,对学生给予鼓励,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最常见的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激励。

现在的课程改革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在前期课改中,由于"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程理念如何具体化并不明确,因此,今天的化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被盲目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于盲目,缺乏表扬的导向性。2、言过其实,与学生的实际表现不符。3、脱离教学内容(教材),与学习效果的提高脱离。4、只有表扬,没有客观的批评。激励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但如果夸大、盲目使用,轻者会使学生对老师的激励变得麻木,重者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对教师的权威失去信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激励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是现在的课改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将通过4个事例,对激励性评价的几个认识误区明确的同时,并对其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1 激励性评价的运用误区

下面的四个案例中,主要通过言语进行了激励性评价,但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时机的把握、使用的频率、使用的目的都存在问题,以下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存在的误区作几个分析。

1.1 激励性评价的目的缺乏导向性

案例1:一节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公开复习研讨课,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但是部分女生仍不做声,教师也把这些学生单独组织交流讨论。其中一个女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始终不说话;无奈之下,指了一名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令人满意。教师立即表扬:"你真棒!加油!"。这位女生的处境就更尴尬了,也使得这部分群体更没有自信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了。

评价的指向性是指教师评价的目标性,即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进步了。"你真棒""你真行""你了不起"等等教师表扬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的,这些简单的激励性评价就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导向性目的。其实在此时,表扬与激励还具备成功教学法内涵,如案例1中,就应该怎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做出评价,这时的表扬与激励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更有针对性。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被表扬的理由的同时,也知道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考虑到没有回答出来的学生,还应对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只要大家都像**同学那么勇敢,谁都能成功"这样的激励,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1.2 激励性评价没有考虑到全体学生。

案例2:初中的化学课,进行限时作业的反馈,一直以来化学成绩突出的一位学生得了满分,教师表扬激励:"大家看,这个同学做的很好,我们为他鼓掌"。被表扬的学生兴高采烈,其他的学生、特别是做的不好的学生,有的只是羡慕,还有就是失落。

案例2,教师使用的语言与教学的目的的关系不明。最不应该的是,这样的评价使其他的学生受到了伤害,很容易使大多数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激励性评价使用时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尽量避开用绝对成绩进行激励性评价。

1.3 激励性评价缺乏客观真实性。

案例3:高一的化学分组实验课准备部分,教师安排学生带领同学们完成仪器的洗涤,因为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的仪器选择和动作存在较大的问题,示范的学生只是马马虎虎地带同学做了一个示范,教师激励性评价:"好!做的不错,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示范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嬉笑和鼓掌中红着脸跑下去了。

案例3,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明显言过其实,不仅其他学生不能信服,示范的学生本人也难以信服,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应注意客观、真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盲目的放纵学生,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如加以评价:"但是大家认为他示范的如何啊?动作还需努力、尽量到位。",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促使其纠正,也让其他学生引以为鉴。另外,从教师对教学进程控制的角度来看,也不能盲目放纵。

1.4 只有激励性评价没有客观的批评。

案例4:高一的化学课,教学内容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时,对甲学生说:"做的好,不错!";对乙学生说:"好,努力!";对丙学生说:"你真棒!"……,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学生表扬激励了一番。

案例4,教师全部是运用激励性评价,是不是教学中不需要或者学生表现都好而没有必要批评评价。表扬与批评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有值得表扬的东西,也就有必须去批评的东西,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一味的表扬激励,会让学生心浮气燥,不能;一味的表扬激励,让学生失去自我的反省。在激励评价的同时,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不足,特别是态度、行为,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己,调整课堂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其实也是对其他学生一个教育过程。批评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前提,用好批评的词语和语气,做到实事求是,把握好度。

2 运用激励性评价时,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4个事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激励性评价使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要兼顾每个学生, 不能表扬了个别学生而是大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2.2 要客观真实,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放纵不够认真的学生。为了使所有学生信服,也有利于教育进程的调控,对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态度应及时予以纠正,客观真实地进行评价。

2.3 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好的理由,努力的方向,其他学生值得借鉴的地方应该明示。

2.4 激励与客观批评结合。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客观批评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

上一篇:体育锻炼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下一篇:历史知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学历史课堂语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