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大气魄谋划 大动作突破

时间:2022-05-19 01:57:49

“一带两圈”大战略和省域副中心宜昌经济增长大格局下,怎样实现与“一带两圈”实现完美对接,使自身发展融入到宜昌经济圈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成为摆在宜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浩荡长江,穿越三峡和葛洲坝两座大坝,奔腾而下,与八百里清江交汇后,形成了两江交融、江阔水缓的景观,这里矗立着一座滨江园林城市――宜都。

大自然的灵犀赐予了这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古城太多的宠爱。从初始自然资源来看,宜都矿产资源贮藏丰富。煤炭、水泥石灰岩、重晶石、石英砂等矿产种类繁多且品位高、易开采。从地理区位看,宜都区位优势明显,是湖北经济承东启西的最佳承接口岸。它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和即将贯通的枝万铁路及两江航道,形成了空中、陆地、水上立体运输网络,为人流、物流提供了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有利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从能源优势看,宜都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中心地带,电力成本相对较低、供电质量稳定可靠,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提供保障。从产业优势看,宜都绿色产业优势明显。茶、柑桔、水产、畜牧等特色产业形成产业优势。这为绿色产业深加工、创造精品农业和品牌农业提供了先机。从旅游资源看,长江清江的交汇及巴楚交融灿烂的人文历史造就了宜都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的发展空间。

作为全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宜都市委市政府依势而发,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使一个山区小县经济扶摇直上。如今随着长江黄金水道逐渐成为异常活跃的经济走廊、东部产业和资本的向西转移以及本土企业的外向扩张,宜都的区位潜在优势逐步焕发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经济优势。在湖北省“一带两圈”大战略和省域副中心宜昌经济增长大格局下,怎样实现与“一带两圈”实现完美对接,使自身发展融入到宜昌经济圈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成为摆在宜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产业统筹: 一二三产协同共进

我们按照“精一、壮二、活三”的思路,统筹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化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壮大工业规模。早在2002年,宜都小水泥、小化工等“五小企业”如火如荼,小水泥厂年利税有4000多万元,小纸厂1000多万元,小化肥厂950多万元。我们没有满足,而是积极触摸市场脉搏,洞穿市场危机,从中找到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新型工业化选择了“双轨并进”的发展路径:一是“嵌入式”,通过外来工业项目的布局,加速当地的新型工业化;二是“内生式”,立足于本地区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来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嵌入式”道路有一个切合度,要求项目需求条件与宜都本地的要素结构相契合。为此,科学分析资源与产业优势和外来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开展化工、能源、医药、电子、建材、物流与农产品深加工等对口招商,保证项目的适应性,实现企业营利性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协同;若干关联度高、联动性强的相关项目集中形成产业积聚园,相互衔接、共同支撑,形成了“化工园”、“医药园”、“建材园”、“物流园”与“农产品加工园”等产业群落,既降低了行政服务成本与基本设施配套成本,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以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载体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推进新型工业化。

有着中国水泥工业摇篮之称的华新集团,想抢占“沪-蓉公路”西段市场,欲在“宜昌-宜都”一带建立生产基地。我们得知华新有意西扩,立即登门相邀。磋商中,华新提出二个相对的“苛刻”条件:在今后三至五年内,对我市原有的12家小水泥厂实行“关停并转”;五年内不得引入百万吨规模的水泥企业。满足这一条件,意味着短期内将失去3000多万元的税收和潜在的投资商。但我们依然选择了华新,因为其拥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必将带动全市以水泥为主导的建材行业全面升级。随着招商引资的不断开展,目前已有湖北宜化、华新水泥、深圳东阳光等5家上市公司和16家国外企业纷纷落户宜都,连续四年投资额保持在50亿元以上。如今,已形成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七大支柱产业。

招商引资成效彰显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发展县域经济,要在搞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本地中小企业。既要让招来的外地企业发展成“航空母舰”,也要给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发展的平台。而“内生式”道路就要求本地企业发挥积极能动性作用,立足于宜都要素禀赋结构,选择适合发展条件的工业化道路。

为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2005年宜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通过建立起规范的借款平台、担保平台和中小企业促进会,争取到省开发银行对全市中小企业的授信1.5亿元。于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担保难、融资难” 问题迎刃而解。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了民间融资及利用民资的作法,严禁向民营企业“乱伸手”。 同时市国税局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三年来,共办理出口退税4761万元,福利企业退税181万元,资源综合利用退税3567万元。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上限,适时调高了个体经营业户起征点,由此一年减免税收50多万元,让全市2800多户个体经营业户从中受益。同时,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大力促进征纳关系良性互动。及时出台了加强和完善纳税服务的“十大举措”,将办证时间由原来一个月缩短为即时发证,将发票发售一次限量一本改为按需领购,保障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在办税服务厅增设了自助办税服务区,满足纳税人对税收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推行电子办税,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交税。宜都国税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产生的效应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极大作用的“乘法”效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品牌兴企战略,通过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传统企业的提档升级。政府每年拿出2500万元资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企业科技投入近4亿元,共孵化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59家企业与62所院校开展了技术合作,创建部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建立技术创新机构56个、科研新成果中试基地5个。

科技创新使宜都拥有了众多“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科技新成果: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大环内酯原料药生产基地、国内唯一的军科奥韦生产基地(达菲)、国内最大的密闭法电石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磷酸铵生产基地……

引进高端的,创新自己的,改造传统的,培植高新的,宜都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发展了循环经济,壮大了低碳产业,培植了“宜都品牌”,叫响了“宜都创造”。

发展精细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农场工厂化,农业车间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宜都围绕壮大柑桔、茶叶、畜牧等主导产业,整合资金1.9亿元,加快推进红花套-高坝洲10万亩优质柑桔、王家畈万亩高效茶园、姚家店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松木坪万亩优质粮油、枝城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等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特色基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同时围绕打造“产值过百亿的农产品加工县市”目标,推进农业产业链前伸后延,有效衔接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加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1个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90%,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5家,已经具备100万吨柑桔精深加工、1万吨精制茶叶和100万头生猪现代化屠宰加工能力。红花套绿色食品创业园成为全国第三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宜都的农业精品名牌荟萃,“土老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天峡鲟业公司开发生态循环水工业化鲟鱼养殖技术,成为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像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波尔羊、光明柑、清江鱼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远销海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激活第三产业。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激活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长江航运和沿江码头优势,以及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组合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跨越发展”的原则,突出现代物流理念,构建顺畅快捷、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从现代物流服务来看,宜都港区现已形成由红花套、孙家河、楼子河、枝城、石鼓、洋溪等6个相对独立的作业区,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纵深辐射,必将成为鄂西南地区的主要门户、农产品与商品货物的集散中心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

从生态人文旅游发展看,宜都发挥地处长江三峡旅游与清江流域旅游的节点区位优势,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为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机遇,我们围绕“宜”字做足文章,把人文自然资源充分融入到“三国文化游”、“三峡风光游”、“清江生态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之中,使宜都成为三峡地区高端休闲度假胜地,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互配套的旅游体系,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全民共享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社会保障覆盖”的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化联动网络。

“四项率先”援助困难群体

失地农民是一个新的特困群体。2004年,宜都市按照“低水平覆盖,多元化保障,就业多扶持,优质化服务”的要求,汇同劳动保障等部门通过多方调查,积极探索,率先在全省制定形成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机制。这一保障制度自2005年1月正式实施,目前全市共有6683户19381人被认定为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对象,已累计发放养老金623万元,累计发放基本养老生活补助820万元。

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是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弱势群体。2005年, 我们在全省率先对从事灵活就业的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给予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将未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医保补贴。接着,又对乡镇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其中。当年,财政直接为4779名从事灵活就业的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落实三项补贴(养老、失业、医疗)资金497万元。去年,为从事灵活就业的6423名大龄失业困难人员落实五项补贴资金1752.7万元。

2004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率先在全省取消对灵活就业人员设置的“门槛”:取消了城镇户口的条件限制,取消参加医保必须先参加养老保险的前提条件,取消首次参保男性必须从30岁、女性从25岁补费的硬性规定。当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达3096人。2006年,又出台《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参保范围扩展到全体居民,包括学生、儿童及外来人口。

2006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首批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415户9547人,每月可获得35元至20元的补助,人月平补助标准达到了23.16元。截至去年底,农村五保提高了供养标准,实现了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2%;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水电、房租优惠、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月人均超过130元,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低保)对象达4455户10617人,农村土坯房住户减少到19.6%。

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2009年3月,全省“第一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我市正式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83000多人,步入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之列,社会养老统筹城乡同网,实现全覆盖。98%以上的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及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补贴、困难群体大病救助、城乡低保等一系列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009年25项重点民生工程共投入1.7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0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4人,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达到5万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

如今的宜都,城乡居民过上了“挣得到钱、学得到艺、养得起老、看得起病、上得起学、走上好路、住上好房、吃得好水、观得到景、做得了主”的幸福生活。

公共服务全民共享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30亿元,硬化通村公路1000公里,市乡村三级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5万吨;完成“一池三改”1.3万户,实施“庭院净化”3.3万户;实施水利工程406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宽带用户达1.81万户,98个村恢复广播室,81个行政村实现光纤接入;天然气用户达到1.12万户。

――公共服务共享。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近三年财政预算教育投入达4.37亿元,年均增长30%,做到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三个一样”;科技三项经费投入累计达到5321万元,不断健全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累计投入3500万元,加大乡级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137家村卫生室全部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

――便民网络覆盖。在10个乡镇办事处分别组建了便民、维权、财务和农业四大服务中心,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规范化建设了144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场所,积极推行全程制度,为群众提供办证、维权、科技、咨询等11个方面的服务。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有效对接,整合了行政资源,转变了服务方式。2009年以来,全市村级便民服务室共接待群众23万人次,办理各类事项20多万次,受理维权3.5万次,提供咨询15.3万次,办理各类证件5.1万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构建六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们把财政新增预算的80%安排用于改善民生。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公共服务为重点,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化惠及全市39万人民。

建立城乡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改造薄弱学校,三年来对山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达到1200万元。同时,全市4所高中学校投入120多万元,对口帮扶12所农村薄弱学校,帮助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和推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全市先后有100多名城镇教师到乡村支教。建立政府资助贫困学生机制,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007年,资助对象从义务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做到了全覆盖。每年市财政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资金达到8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1万人次,资助金额645.4万元。

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全市卫生预算投入累计达到6000万元,135家村卫生室经过规范化整建均达到国家甲级标准,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市办市管”并达到一级医疗机构标准,新建市疾控中心、市一医院传染病区和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彻底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试点工作,规范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推行乡、村卫生机构医药配送制,真正让群众看得起病。

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投入,完善文化体育硬件设施,搞好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建设,建立健全市、乡、村、文化中心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全市每年文化事业预算投入达到400万元,确保乡镇文化服务有阵地、有专人、有经费。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和拓展文化服务方式。

建立城乡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继续做好政策性扶持岗位开发和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等工作,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搭建创业平台。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办法,扩大覆盖,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为主向覆盖城乡居民转变;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对残疾人、低保对象保费由政府全额补贴;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新型城乡社会救助机制,逐步实现救助内容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过渡,不断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行应保尽保。

建立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城乡社区社会化综合管理,建立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和城乡公共安全体系。

水汇两江秀,业聚宜都兴。如今的宜都,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实现了优雅转身。

(作者系中共宜都市委书记、市长)

上一篇:新科技\新能源\绿色城市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担当风机行业节能减排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