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模式与风险管控

时间:2022-05-19 01:54:03

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模式与风险管控

摘要: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国内金融监管日趋严格和规范,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深、国内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企业集团海外资金如何实现合理有效地管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集团结构相对复杂,海外资金管理可能存在许多风险。本文将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操作模式,结合操作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字: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集中管理;操作模式;风险管控

企业集团是当今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资金的合理运作和配置,实现集团的管理目标。但是必须认识到,资金的流动性极强,受管理的影响和制约更为严重,海外资金管理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实现海外资金的集中管理,减少集团内部资金竞合,优化财务监管控体系,规避流动性风险,实现有效配置,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是企业集团必须予以重视的基本要求。

一、企业集团海外资金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的主体组成不同;内部公司构成形式多样化。由于业务上的资金往来较多,企业集团的内部企业以及关联企业之间财务依赖性比较大。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控制目标的差异性和控制方法的多样化。集团对分、子机构财务控制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权力的过分集中与分散之间。

(二)企业集团海外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首先,海外文化习惯不同于国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对于问题的思维和处理方式不一致,进而形成了管理难度。其次,企业集团海外资金管理,受到汇率的影响比较大,而不同国家的汇率变化却不一定有规可循。再次,某些海外国家税务负担过重。最后,某些国家的外汇管制比较严格,对于资金的进出控制比较大。货币的兑换和流通受到了限制,不利于企业进行外汇交易与资金管理。

(三)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资金有效配置,避免业务量少的分、子机构资金大量闲置,避免业务量大的分、子机构资金严重短缺,加速资金的周转。另外,通过资金管理软件,企业集团可以实现集团内资金实时调拨,有效避免同时在多家银行进行转账的繁琐环节,减少在途资金量。

资金的集中管理提升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偿债能力比较差,资金的统筹比较困难。企业集团通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整个集团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运作与操作效率,降低成本。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另一方面便于集团内企业不需要相对繁琐的手续就能够取得大量的资金。

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有效防止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由于中资跨国公司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企业集团通过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地避免了内部成员单位独自设置账户所造成的资金流向混乱问题。

二、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模式

海外资金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汇率、经济、法律和税收制度等。只有充分掌握各国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要求,才能对可能出现各种事项做出合理处理,降低经营风险。借助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及与有经验的国际性银行合作,企业集团实现对海外资金的有效集中管理,实施掌握各分、子机构的资金状况,并实时进行合理调度。总体来说,可选择的海外资金管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零余额管理

所谓的零余额管理是指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将指定子账户的余额划拨给主账户,实现集团对分、子机构财务状况的实时监控管理。零余额管理具体有两种:一种是子账户余额次日返回,一种是子账户余额次日不返回。其中前者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资金的集合,子账户只能在余额范围内使用资金。这种规定确保了子账户不能随意地透支总账户金额,但是不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后者避免了前者资金不集中的弊端,确保集团可以根据经营效益随意的支配资金。但是这种次日不归还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子账户金额的透支现象。

(二)限额管理

限额管理是指设定一定数量的金额可供分、子机构进行自主支配,当子账户的金额超过设定的金额后,会自动将账户的余额转给主账户。由于这种资金集中的管理模式只是将部分金额集中在主账户,对于资金的集中力度不是特别的大。限额管理有利于分、子机构调动资金,分、子机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收益,极大的调动了分、子机构的积极性。

(三)现金池管理

现金池管理是指分、子机构拥有对账户信息的使用权与支配权,但是不将自己的资金划拨到总账户。只有进行账务核算的时候,需要确定资金的盈余和账户的透支状况,才进行实际资金的划拨。现金池管理给予分、子机构支配财务的权利比较大,有利于分、子机构按照自己的业务特色和组织结构进行经营。由于对于资金只是虚拟的集中管理,集团对于分、子机构的财务监控力度比较弱,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

(四)离岸账户管理

离岸账户管理是指通过寻找一家国际性银行作为自己的管理咨询伙伴,建立离岸资金中心。管理集团内部所有公司的账务,主要包括:应收账款服务,流动资金管理,应付账款服务以及供应链融资;最大限度提高整个集团资金的流动性。此种资金集中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对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资金流动性进行有效管理,便于账户信息管理及资金运作;作为融资及资源共享中心,规模化的经营可以对风险进行整体控制。但是不同的地区存在时间差,对于许多账务问题的处理不及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五)收支两条线管理

所谓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开户银行分两个账户对资金的划拨进行管理,分别设置支出账户和收入账户。这种收支管理有利于集团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使用与规划,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但是分、子机构和企业集团进行账务划拨的时候需要的手续比较繁多,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下。

三、针对企业集团海外资金风险管控的建议

海外资金分布在全球的不同地区,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以及分散性。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都与国际性的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了网络管理系统。但是,海外资金管理仍存在很大的风险,主要分为资金管理风险和外汇风险的管理。

(一)政策风险管控对策

企业集团的内部组成差异比较大:法人是来自不同企业,不同地域,经营的业务不同,对于政策的把握也不尽相同。需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政策变化信息的及时沟通、传递。企业集团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结构比较庞大并且业务多样化,在进行战略制定时,应充分地考虑到内部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合作方式能不能实现企业整体目标。集团在制定经营战略的时候,必须充分的了解所在地区的政策。集团应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地进行资金统筹安排,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资金管理风险管控对策

首先,要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集团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集团企业通过提高自己的信誉等级,减少了缴纳的保证金金额。此外企业在进行业务谈判时,可通过分阶段的缴纳保证金,减少一次性缴纳巨大金额带给企业资金的压力。其次,在选择海外合作银行时,必须确保其海外融资经验丰富且能够给予较为优惠的融资政策。合作银行的优势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减少企业的融资风险且提高了融资效率。最后,要加强资金的监管,包括资金的收取与支出,减少资金管理风险。在资金收取时,必须按照签订的合同严格把关。在资金支出时,应依据业务的工作量进行适当比例的支付。对于资金的支出与收取,必须严格的按照流程进行交易,对于原始凭证要进行保留,以便进行账务核算及监管。

(三)外汇风险管控对策

首先,针对外汇管制风险,集团应尽量利用不同币种汇率波动的差异性,合理选择交易及结算币种。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员工的聘请以及合作企业的选择,应根据属地化或国际化的目标分别选择。其次,签订合同时应包括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波动过大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集团在进行投资时,也需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做好汇率走势的分析。

(四)税收风险管控对策

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聘请当地知名的会计师和税务师,为集团的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划。企业集团应详细解读所在国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收负担。并且,集团也应充分利用我国的进出口货物的优惠政策(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企业以实物投资出境的,在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以后购进的设备及零部件,不实行单项退税政策,实行免、抵、退税的政策。

由于企业集团分、子机构面临的政策、宏观、汇率及税收环境等复杂多变,海外资金的风险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企业集团应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和分、子机构的组织结构,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手段,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采取适当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强化监控力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和防范海外经营和资产风险,获取相对有利的资金收益,为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斌,《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刘秀春.企业集团资金集约管理的战略选择与创新[J].经济导刊,2007(9)

[3]左嘉.中国企业的境外资金管理.CindyXin.汇丰2009年亚太区资金及供应链与财资管理指南

上一篇:江苏句容现代种业园区模式新颖独特 下一篇:银行卡产业定价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