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大地飞歌》排练谈小学生的品格培养

时间:2022-05-18 04:34:36

从参加《大地飞歌》排练谈小学生的品格培养

【关键词】大地飞歌 排练 品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0014-02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育分”不“育人”,认“分”不认“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2011版品德课标将“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小学阶段是道德、品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积极的人生态度。实践证明,让学生坚持参加文体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有效地磨炼学生坚毅的品格。

一、齐心协力达共识

1.数据的分析及成因。从1999年至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小学生作为群众演员也多次出现在民歌节的舞台上。按理说登上这样国际级的舞台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情况恰恰相反,每年民歌节组委会到南宁市各城区小学选人时,各学校均是千方百计推脱。学校有什么难言之隐?教师、学生和家长是怎样想的?带着问题,我们对以前参加过活动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有关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领导中愿意让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仅占9%,不愿意的占91%;教师中愿意让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占8%,不愿意的占92%;学生中非常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的占99.6%,愿意的占O.4%,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问学生为什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认为好玩的占95%,纯粹喜欢的占2.5%,认为参加活动可以不用写作业的占2.5%;家长中非常愿意让孩子参加类似活动的占15%,愿意的占58%,有27%是不愿意的。

从调查结果看,学校领导、教师的态度与学生态度相比,恰恰是相反的。个中原因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学校领导的苦衷是:接受这样的任务安全责任大,时间紧、任务重,完不成任务,会“搞砸”学校牌子;教学任务受影响等。教师的困惑是:要做到上课、排练两不误难度很大;管理时间长,身体疲劳;训练严格,学生怕苦怕累,完不成任务。家长的心声是:天天排练,担心学生受苦;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学生则认为:每天去排练,心情特愉快,好像天天去秋游;同学一起吃吃喝喝笑笑,享受无限快乐,就是训练很累。

2.统一思想。2012年9月,当我校又一次接到上级的任务,要求选出300名学生参加《大地飞歌》中《套马杆》的伴舞和《国家》的伴唱时,学校领导毫不犹疑地接受了任务,并且与参加的教师们达成教育的共识,提出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第一目标,利用这次机会对学生的品格养成进行磨炼”的要求。

二、我们的做法

1.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榜样,勇挑重担,吃苦在先,做学生的表率。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先做到,学生做不到的,教师还要做到、想到。从提取学生的信息、服装尺寸测量、排练、走台、演出,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一起成长,教师的身体力行使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此外,教师在班会课上和学生一起分享每一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告诉学生为什么他或她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并介绍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无臂男孩刘伟战胜困难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了解榜样人物养成坚毅品格的过程,激发他们自觉锻炼。

2.氛围的营造。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在当月学生参加训练的四次班会课上,我们要求教师们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同时强调做事要从始至终,不能半途退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

心理学研究表明:向学生进行关于意志等方面锻炼的必要性谈话或讨论,可以使其形成意志观念和锻炼意志的意向。因此,我们提出让各班主办一次品格教育论坛活动,在本月提出需要学习和推广的美德,比如坚毅、吃苦耐劳、自律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学习和推广。

各班在文化墙贴上鼓励学生良好品格的格言、话语,如“不要等待将来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现在就开始吧!”让学生在墙上写下心里话,如“排练的时候,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头抬得高高的,身子挺得直直的,每个动作都做得标准。我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因为前头是最醒目的,所以我要做好示范的作用。排练过程非常艰辛,既要头顶着热辣辣的太阳,还要保持动作的协调。虽然我满脸都是汗,背后的痱子又痒又痛,但是我还是努力做到更好。”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特定的场合,得到了历练。

在排练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学生出现动摇,意志不坚定的思想,这时,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知道他们是怎样一步步获得小成功,他们怎样改进还会更出色。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布置合理数量的家庭作业,对学生既是激励和挑战,也能打发等待排练的焦虑、乏味,同时还能不影响学习进度。例如,当学生有“还要等多久才轮到我们排练呢?”的焦虑情绪时,教师可以说:“我们就利用这个空隙做一些作业吧!你能行的!”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

3.适当的关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教师或家长适当的关怀和鼓励,能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笔者深刻地记得去年九月的南宁,骄阳似火,第一次排练对我校200多名学生而言就是一个考验。在学生刚开始排队形,还没教动作之际,很多学生就纷纷向教师投来“我要休息”的求助目光。这时教师除了要适当鼓励,如“看看我们老师一样学动作,一样晒太阳,一样没水喝,你们和老师一样能行,坚持下去”等语言鼓励外,还要额外关注那些怯懦和自信心不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表现得无所适从的孩子。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必须多一些关怀、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鼓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当时,300多位师生在地下休息室等待走台排练。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由于空间有限,空气不好,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头晕想吐的现象,我们带队教师把这些学生一个个背到外面的走廊上休息。等学生休息过后,又鼓励他们坚持排练。教师的关怀使学生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

4.家长的配合。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办学的有力支撑。这次活动我们借助家委会解决了很多难题,对学生的品格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学校德育处召开专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育人目的,明确分工,寻求配合,让家长鼓励孩子战胜困苦,完成任务。(2)发挥家长的帮扶作用,引导学生把遇到的问题告诉家长,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有时候这样做很困难?如何战胜困难?(3)让家长鼓励孩子,用写字条、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及时表扬孩子。

学校教育不能包打天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来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收获和体会

我校参加的《大地飞歌》两个节目的演出都赢得了组委会的好评和观众热烈的掌声。师生们在艰辛中收获欣慰和快乐,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得到历练和成长,家长们在守望中学会忍耐和坚持。活动结束后,我们对288名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汇总如下:79%的学生认为在活动中收获了坚强,10%的学生认为收获了勇敢,11%的学生认为收获了幸福;100%的家长都支持孩子参加类似的活动,其中,多数家长认为活动使孩子有所改变的地方是:①按时起床。②不怕冷,坚持晨跑。③遇到小困难想办法克服。实践证明,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是有效的。

四、结论与思考

1.从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各校应该积极参加此类活动,通过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学校应正确利用当地的活动资源,组织道德品格行为练习,丰富道德品格形成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获得坚毅品格锻炼的直接经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养成的体育活动、野外活动进行探究。

2.有些学校领导出于安全考虑,更多的是取消学生外出的机会,而家长也同样有不让孩子吃苦受累的想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得到一些艰苦的磨炼,能从克服艰难困苦中获得自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责编 黎雪娟)

上一篇:浅谈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发 下一篇: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