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需求实现对话课堂

时间:2022-05-18 07:29:31

尊重学生需求实现对话课堂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排除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实现尊严的地方。

1课堂困惑

1.1教师为了“表面的顺畅”,忽略学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案例一《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在一次学校例行性不打照呼推门家常课中,一位老师讲授《平面镜成像》。从课题的引入,到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师的上课、语言、板书、课堂组织可以说无可挑剔,特别是科学探究过程,从探究过程到得出结论,学生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听课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者在赞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良好素质的同时,也感到有些疑惑。课后,笔者找几位同学问了其中的一些情况,他们说:这节课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老师早已经布置我们事先进行了预习,我们在探究时,只不过是验证这些结论,和老师配合教学就行了。一语道破了这节课“成功”的秘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该教师采用了对话式教学方法,该教师的课堂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但在顺利的背后,受教师功利的需要,剥夺了更多主动学生参与的权力,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过程提出质疑,从而引发兴趣主动参与呢?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旦缺乏主动性,造成他们的主体性地位没有真正的实现,这是一切教学问题的根源,对“学生是学习的中心”认可的缺乏,是教学理念中的偏差,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笔者认为,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需求的观察和分析,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实现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创设环境。

本节课关于像“虚、实”的描述在初中物理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因此需要通过对比找到“虚”与“实”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动机,才能突破认知障碍,从而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概念。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就终止对话,是教师忽略学情和学生真正参与需求的结果。这种忽略掩盖了学生对现象本身的深层次思考的需求,将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概念的建立出现不理解,他们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进行补救。在以后学习类似概念(如透镜成像)的时候,学生仍然无法获得独立的“方法迁移”能力,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这是对学生长远利益的一种伤害,或许这也是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当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由已知到未知,增强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是,采用灌输式教学。这位老师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破坏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正常认知规律与需求。而在课堂上,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滔滔不绝,学生边听边记,紧跟不舍。看起来,老师讲授不遗余力,学生听课认真用心,其实是课堂一潭死水。

1.2教师凸显“驾驭能力”,忽视学生的尊重需求

案例二 《摩擦力》教学片段

在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后,老师请学生例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生活事例。

生1:车轮上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磨擦。

生2:我们穿的鞋,鞋底有很多花纹也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磨擦。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3:自行车的坐垫松了,需要拧紧螺丝。我们拧螺丝时,采用的是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磨擦的。

师:你怎么这么认为?

生3:螺丝前面尖,后面粗。拧紧螺丝,后面的受力面积不是大了吗?

老师楞了一下,说:我们已经学过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只有压力和粗糙程度两个,这里“拧螺丝”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磨擦的。显示,花在每个小制作上的时间多数在一个半小时,所以把本课程命名为90分钟制作。

(3)遇到的问题

①学生参与面不广。部分参与的学生积极性也不高,有应付心理,认为只是玩玩的事情,校本课程的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②制作过程中困难不少。比如制作简易天平,选材时就有问题,有的学生说,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指针;有的学生说,我在横梁上(塑料尺)打个孔就花了半小时,这样就有个时间问题,90分钟还不够,可是学生又不肯多花时间。原理问题,学生做的天平能准确称出物体质量的不多,外观问题是制作工艺粗糙,表现出学生动手能力还需要提高。

③评价激励功能不强。学生受功利思想影响,对最终评价结果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制作差不等于中考成绩差,况且奖品的价值也不大。

总之,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怎么样才能不拘泥于“课堂、教师与教科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讲,动手做,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培养学生的丰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这位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这位学生结果,同时也是告知这位学生: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们往往把知识当作固化的真理、静态的符号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倾听,学生会想:为什么我的观点是错误的呢?螺丝越拧紧,不是受力面积越大吗?这位同学显然是一位肯动脑筋的学生,不管他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首先肯定他的积极性、思维的独立性,而不是忽视他的表达,忽略一种新思维的产生过程,这可能从此对他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有人曾经尖锐地批判当今课堂的现象:“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一个战战兢兢的甚至是跪着的灵魂,怎么可能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死”用知识来讲,这个学生是错误的,因为他忘记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只有压力和粗糙程度”;从思维的深刻性来讲,他又有可称道之处,因为他观察到了螺丝的形状对理论的冲击,这是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探究天性。英国教育家培根说过,“你把学生教得怀疑了,教育也就成功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并引导他的这种“独立思考的品性”。一旦在他思考的基础之上突破了认知障碍,就会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并向更高层次的需要迈进。

2课堂希望

2.1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案例三另一位教师的《电功率》教学片段

教学背景与案例1是一样的。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当接入“220 V 100 W”的灯泡时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得要快一些。

师: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不同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它们消耗电能的多少不同,“220 V 100 W”的灯泡消耗的电能多。

师:还有不同观点吗?

生2:说明它们消耗电能的大小不同,“220 V 100 W”的灯泡消耗的电能大。

师:“多少”与“大小”的意思是一样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10下,两只灯泡消耗的电能究竟哪个多?理由是什么?

生3:一样多。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既然指示灯闪烁的次数相同,就说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师:有道理。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思考,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得快说明什么?

学生经过一番争论,得出结论: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得快慢不同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不同。

虽然这位教师课堂上出现了“很不顺利”的情况,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应当是真实的和全面的。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对世界的改造。但是,不真实或不全面的对话,会有损于行动和思维,成为连篇空话或咬文嚼字。空洞而片面的对话是不会揭示世界的,因而也不可能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我们在教学中,应当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参与发表观点的权利,进行深层次的、真实的对话,从而认清现象、表达困惑、改造观点、形成规律。无论学生回答得对还是不对,都要适当等待,让学生把观点表述得更完整一些,充分暴露出认知困惑,给学生留一个足够长、足够宽的“生长”通道。教师的职责在于耐心等待和细心指导,在“愤、悱”之时方才提供帮助和点拨,这是一种有意识地摆脱学生“依赖”的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这种“真实性和全面性”地参与,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有计划地由扶到放、直至完全摆脱学生依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师生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甚至有可能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教学进度。不过,这样注重学生参与权利的学习是必须的,也是更有效的。“进度”只是“教师主导”的标尺,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更不能为了刻意完成进度而牺牲“学生主体”的长远利益。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由和探索”,让学生回归“天性”,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并体验快乐。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全面发展性则要求课堂活动化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通过活动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发展思维、培养感情、学会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及积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经验。案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维”活动,然后继续让他们去想、去做、去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通过活动也就能够知道学生独到的见解、新奇的想法、独特的思维。现在通过这种活动情境既能够让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课堂实验失败的问题。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2.2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机会

案例四 《分子运动》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两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扩散现象。同学们马上在底下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放在肥皂盒中的肥皂,在外面也能闻到香味”,“很好,这位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这种细节也注意到了,这是扩散现象。”

其他的同学也正积极举手,突然出现了一个“杂音”――“厕所”。 话音刚落,同学们哄堂大笑。

说话的是班级调皮王。看得出来,同学们的笑声中有一些不屑。

老师微笑着,请让该生说仔细一点。

生:厕所里的臭味在外也能闻到,这不是里面的气体与外面的空气相互扩散造成的吗?

大家略微想了一下,纷纷表示了同意。此时该生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师顺势又问:那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生:温度,因为天越热,厕所越臭。

全班又哄堂大笑。看得出来,同学们的笑声中有许多赞赏。

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就是种子的力量”。“尊重”就是一粒“种子”,老师通过价值引领,让“调皮王”体现出了尊严,也让整个课堂充满了尊严的氛围。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尊重、理解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尊重,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理解,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才能彼此接纳。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上发生的变化巧妙而自然地体现在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上,倾听他们的发言,不仅能保护学生个体,而且也能大大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由”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由中展现智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梯度开发潜能。学生开始只是积极举手(知识这个时候有了复活的迹象),后来已经有了“杂音”(大胆说出想法),到最后已经能够“越来越灵活”地解决了分子运动的问题(知识已经成为了智慧),在这一步步的发展中过程,我们看到了“生长”的力量。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自我实现意识,因为学生通过积极的建构来学习新的知识,他们不止是被动的接受和照搬从教师或课本获得的信息,相反,他们通过理解学习的主题并与他们已经具备的关于该主题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方式来思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这样的一种自我实现过程中,学习才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

马斯洛说,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不管哪个学生,不可能身上都是缺点,而总有一些亮点,有一些优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使用批评的权力,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更不能随便对学生贴上诸如“你就是差得很”等类似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的标签。而应用“放大镜”来捕捉学生的亮点和优点。如用“你的知识还很广泛的,你的想象好丰富,你的理解挺独特,你的表达真精彩”等等,带肯定语气的评价,学生就会产生“我如此受尊重,老师这样信任我”的内心体验,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出求知欲,获得成就感。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刺激更高层次的需求,帮助学生去实现个人理想,并最终实现自我。“尊重”就是一粒“种子”,老师通过价值引领,让整个课堂充满了尊严的文化。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尊重、理解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尊重,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理解,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才能彼此接纳。

上一篇:由一道与验电器相关问题引起的思考 下一篇: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