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创意曲”教学浅议

时间:2022-05-18 12:09:30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创意曲”教学浅议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 安•巴赫被后人称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它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凡是钢琴演奏者和习琴者无一不接触巴赫的复调作品。然而,从多年的教学状况获悉,由于习琴者普遍对巴赫以及复调作品的背景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弹奏粗糙,如速度的把握、节奏不严谨、和声层次的模糊等现象,由此而达不到提高技巧,完善钢琴表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巴赫;钢琴;创意曲;教学

约翰•塞巴斯蒂 安•巴赫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把他同人类文明相联系起来,因为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苏联的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说:“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由于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因而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巴赫在艺术创造上吸收融合了当时欧洲各流派的艺术成就:从帕莱斯特里纳式无伴奏合唱到意大利歌剧,从法国的钢琴艺术到意大利的小提琴艺术,都是他不断研究的对象,对巴赫的创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巴赫和德国本土的音乐艺术传统保持着牢固的联系,十七世纪的德国管风琴艺术、新教圣咏以及序兹的作品,都是他艺术创作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后人称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这是当之无愧的。巴赫丰富的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反而越来越流行,成为中外近、现代钢琴技巧训练和钢琴表现能力完善不可多得的范本。

巴赫是一个多产的音乐家,特别以他的《创意曲》和《平均律》影响巨大。对于巴赫的复调作品,曾有评论家这样评价:“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谁要是不研究巴赫,那么对他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以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除了艺术的再现巴赫复调音乐这一独特而完全的形式所表达的境界和内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作品地研究和学习,使演奏者能较好地掌握旋律线条的弹奏方法、声部的模仿交替、声音层次的对比变化、各声部的纵横交错、平衡与协调,以及良好的复调听觉等复调音乐的弹奏理解。演奏中手指的灵活与独立对弹奏复调作品极为必要。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的对比控制、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双手的相互协调配合等。最终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各个声部能否清晰地展现出来才是关键。对巴赫的复调学习,包含《创意曲》和《平均律》。本文单从《创意曲》方面浅谈笔者的教学思考,以至抛砖引玉。

巴赫的《创意曲集》共30首作品,其中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各占一半。所谓“创意曲”,意味着由演奏者根据乐谱来独自创造乐意,创造符合乐曲要求的音乐形象。巴赫曾在《创意曲集》的扉页上写道:“等到能把二声部弹得很优美,而且进步以后,就要使三声部的Obbligato(必不可少)声部,做出正确而畅快的处理。若能这样,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构想以及流利的展开,更会领略如歌的弹法,也能预感到作曲的快乐……。”巴赫要求的是首先要把演奏技巧掌握好,并且同时注意到曲式、创作意图和趣味以及精神内容、主题性格等中昂要方面。从演奏方面讲,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要正确地理解主题,这样才会对作品的内容与性格做出合乎巴赫的想法的演奏。由于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很长时间以来被钢琴家演奏,又被教育家一代一代地理解和阐释,以及对每首创意曲都有最基本的解释和要求。因此,初学创意曲时,一定不要马虎,严格按要求练习,否则很难再演奏技巧上有所提高,也就不能更深刻地理解巴赫的作品。

巴赫作品的弹奏风格,首先要研究、读懂乐谱,严格按照乐谱要求进行演奏,概括起来说就是:触键要集中敏捷,颗粒均匀,富有歌唱性的连奏法;不要恶劣地过强或过弱的对比;也不能极端地渐强和渐弱;注意各种装饰音的奏法;特别关注各声部线条的起伏感觉。弹奏别注意从中体会旋律中和声的感觉,巴赫是一位和声学大师,即使在旋律线条由各声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的复调音乐中,哪怕是一个音型的反复或模进,都有调性与和声上的变化。本文分别以二部创意的第8首以及三部创意的第6首为例进行分析。

二部创意第8首,该曲可能是二部创意中较容易演奏的作品之一。速度约为每分钟120拍左右。其情绪基本要求是生气勃勃和活跃的。从技术上要求,手指非常灵巧和有力,指尖的感觉异常敏锐、快速。这首乐曲是采用卡农的写法,主题非常活泼。1主题开始陈述,用活泼的跳音,2即由左手做低八度的模仿,这是严格的模仿,直到7时,右手为了转调的需要,做了一点变化重复。9完全转入C大调直到12的第一个音。这部分从4开始的音型要很清楚,不慌乱,以至到6,这3个小节的第一音都要稍稍响一点。同时注意弹奏中凡是左手模仿的主题出来时,都要突出一点。12开始由左手在C大调上严格模仿,但音量上稍有所变化。15是为转调需要的过渡,16又进入g小调的模仿,音量不要放开。19又是过渡,是16的两声部对调模仿,20-22是进入d小调的模仿,但声部进行有些自由。这时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群中的跳音进行,似乎出现一个中声部的进行,演奏者要用心聆听。从21开始,又出现严格的模仿,好像是再现了最初陈诉的主题,即从4开始那样,这时逐步转入降B大调。直到29小节,才最后进入主调F大调,至结尾。最后的这9小节,即从26开始,需要一气呵成地从弱、渐强到强音结束。结束音以前,可稍微减慢处理,以有完满的解释感。演奏全曲要注意:整个乐曲要求紧凑、均匀的节奏,适度的速度、力度对比,富有流动感而且非常活泼。

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声部的增多对弹奏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比如三部创意第6首,该曲是一首清新优美的乐曲,瑞士著名钢琴家费舍尔把它解释为“牧歌”;也有演奏者把这首乐曲当“吉格”舞曲(快板的练习)。因为吉格舞曲是八六拍或八九拍子的快板,这首作品是八九拍,乐曲也富有吉格舞曲的风格特点。从速度来说,如果把三个八分音符当作一组的三连音,那么其速度可确定约为每分钟90-120拍。但巴赫在乐曲中要求不过分的快板,因此可以弹成每分钟102拍左右。乐曲为E大调,开始的主题在中声部,注意因第一个音与低声部相同,只用低声部弹出并保持住,中声部准确地弹出第二个音。主题是一个上行音阶式的进行,回转到一个长音上,低声部是一个自由对位。紧接着高声部在属音上模仿主题,3低声部低八度重复高声部的模仿主题,接着是一个低声部自由模仿至6,中声部重复主题。乐曲(前三小节)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主题的情绪,清新明快;如同三连音般的准确;音色干净,指尖触键感觉很敏锐;同时任何时值都不宜过长。7开始,低声部模仿主题,在低八度上,二高声部在高音模仿低声部的开头,这是一段自由的三重对位。10在升c小调上由高声部模仿主题,并做了相应的展开,中声部和低声部依次做音型的模进。从10-16这7小节应注意声部的层次,不能弹成似乎是一条旋律线。这部分开始时音量弱,高音明亮,中音稍暗,低音最暗,并逐渐远去。经过17的倒影的主题模仿,转入18的A大调。这个倒影是第一次出现,这也有点像吉格舞曲,在后半部分,多采用倒影模仿主题。19中声部高八度模仿低声部,20高声部在升F音上模仿主题,这里实际上进入升f小调,又经过升c小调,转回到E大调(主调),此时注意主题的倒影模仿,首先在中声部,24在高声部,25在低声部,26又中声部又一个倒影模仿。经过27、28两个小节的自由模仿,至29低声部又一个倒影模仿。经过30-33各声部的主题模仿。34进入一个减七和弦,这里音乐有所停顿。35由高声部倒影和中声部的主题同步模仿,这种结合要把两声部很清楚地弹出来。36也由一个省略一音的减七和弦开始,低声部的主题模仿,又进入一个主题和倒影主题的结合同步模仿。经38三个自由模进。最后进入一个相隔六度的主题模仿,才由低声部领衔结束。结束时声音逐步放下来,并有一点渐慢,但不要突出。在弱音中安静地结束,似乎有点田园意味。三部创意曲要求三条横的线条要异常清晰,演奏中主要应注意主题连奏的“连”和长音的“保持”度的把握,否则就将几个各有特性的旋律线变为两个线条,或一个线条了。

在弹奏巴赫复调作品中,不论是模仿、对位或者声部的衬托,各个声部的重要性也时有变化,演奏者在注意主声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声部,弹奏中要注意它是声部旋律线条如何进来、如何发展、变化的。不同旋律线的发展和变化使各声部的力度色彩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存在联系。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是钢琴技巧训练与发展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如此地博大精深,值得每个教育者和演奏者认真探究。要真正地弄懂并准确地把握这些巨作,需要演奏者倾注大量的精力去做认真研究,用心去感受,只要通过对巴赫复调作品的清晰理解,就能掌握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和时代背景,它是演奏好巴赫作品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苏]A•阿列克赛耶夫著,.钢琴演奏教学法[M]谌国璋、程白山.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

[2]司徒壁春.陈朗秋[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3]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编注.冯丹.姚纯青译[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4]司徒壁春.陈朗秋.西方音乐史[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

作者简介:

李亚萍,本科,四川绵阳师范学院(表演与艺术学院)钢琴讲师。

上一篇:井陉拉花社会功能研究 下一篇:论《歌曲写作》教学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