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时间:2022-05-17 11:55:11

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江西省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献; 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67-002

1.引言

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涉及某地区自然及社会状况、具有地方研究性质的文字、符号、图画等资料[1]。江西地方文献就是揭示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地理、人物、习俗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信息价值方面的情报知识。

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唯一性,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价值,而且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上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咨询作用,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刻不容缓,主要表现在:

第一,江西省图书馆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江西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服务中心,然而省馆目前地方文献工作还存在不足,与收藏中心的地位不符,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刻不容缓。

第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对省馆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形成特色馆藏。地方文献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加强地方文献工作,不仅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而且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和传承优良传统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2)历史赋予了公共图书馆收集与保存地方文献的责任,地方文献工作的好坏能反映一个图书馆藏书质量和服务意识的高低。(3)有利于弘扬地方文化,凸现省馆在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和影响。随着地方志、专业志编写工作的广泛进行,形成的文献资料向民众展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而地方文献为经济、文化、政治、编史修志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加强地方文献的工作,为地方志、专业志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弘扬地方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2.江西省地方文献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2.1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1地方文献征集困难。首先,地方文献种类繁多,类型庞杂,不仅包括本省各级各类地方志(含综合志、专门志、专业志等)、年鉴、手册、汇编、大全、辞书、史书、名录等,还包括本省各姓氏谱系、家族史料以及会议文献等。有些地方文献正式出版发行,如年鉴、地方志等,但发行量少,收集困难;而有些地方文献如姓氏谱系、家族史料及会议文献等都不公开出版发行,仅供内部查阅,征集齐全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出版物呈缴力度不够。早在1984年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就颁布了《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收藏工作的通知》(赣办字[1984143号),要求各出版社将公开出版的图书、报刊等资料及时缴送江西省图书馆保存。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版单位向图书馆缴送出版物时不主动、不及时、不齐全的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地方文献的样本征集工作,也阻碍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发展。

2.1.2经费紧张。江西省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属于依靠国家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购书经费主要来源于省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而江西省财政又较为困难,经费紧缺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困扰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书价上涨太快,在完成每年的报刊征订和购买一些书籍后,地方文献购置费少之又少,很多珍贵地方文献资料无法购进,时过境迁,有些资料很难或根本无法补充。

2.1.3地方文献的界定。关于地方文献的界定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前提,而当前省馆对地方文献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省馆将内容涉及江西的历史、地理、政治、风俗习惯等等作为地方文献,将江西人著述、在江西工作但不是江西籍人士著述的内容不涉及江西的也作为地方文献,但对于江西地方出版但内容不涉及江西的图书,即地方出版物不作为地方文献。界定的不清楚,导致地方文献收、藏工作存在争议,阻碍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

2.1.4人员不足。省馆地方文献的采购没有专门的人员,其征集工作一直由采编部的采购人员兼任,文献的编目也没有专门的人员,都是采编部的编目人员负责编目,人员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发展。

2.2地方文献利用和开发的问题

2.2.1地方文献实行闭架取阅,不利于推广利用。省馆馆藏地方文献与27182种50余万册古籍都藏于特藏部,出于保护古籍的目的,特藏部所有文献都实行闭架取阅,不能借出馆外,仅限馆内阅读,且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除一些学术研究人员借阅利用较多,绝大多数读者对此望而怯步,严重阻碍地方文献的推广利用,不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

2.2.2借阅比率低。从300份的读者调查问卷中发现,知道地方文献概念的比例基本是1:1,但是没有借阅过地方文献的比例远远大于借阅过的比例,没借阅过的约是借阅过的4倍。对于没有利用过地方文献的读者中,51%的人是不清楚省馆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和内容。

2.2.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省馆绝大部分的工作人员还从事借书、还书、倒架、整架等基础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仅仅提供地方文献给读者阅读,对地方文献进行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的开发还不够,地方文献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

3.对策

3.1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

3.1.1争取政府的支持,制定文献征集政策,加大文件的执行力度。地方文献工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决定地方政府成为最合适开展该项工作的组织者,因此省馆要全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向各单位下发征集地方文献的文件,明确规定新出版的地方文献要主动呈缴给图书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来源。

3.1.2加大宣传,建立完善的赠送制度。加大宣传,建立完善的赠送制度,在购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是开拓省馆地方文献来源的有效途径。省馆主要利用本馆的网站和官方微博地方文献的征集公告,接受个人或团体将其所著、所藏的图书捐赠。省馆在接受赠书后,要及时登记,根据不同情况发出纪念证书和回执等,特别注意邮寄过来的文献资料,拆包时注意保留赠送单位或个人的地址,清点包中夹带的信件,单据等。

3.1.3向政府申请更多的购书经费,提高地方文献购书经费。文献入藏量增长与购书经费增加成正比,购书经费大幅增加,文献入藏量随之快速增长,反之文献入藏量增长缓慢。只有购书经费增加了,才能购买更多的图书,满足读者的需求,保障藏书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才能为增加地方文献的采购经费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省馆要向省政府、省文化厅申请更多的馆藏建设经费。

3.1.4清晰界定何为江西地方文献。笔者建议省馆将“文献内容是否涉及江西”作为检验文献是否为江西地方文献的唯一标准,至于其他江西人著述、在江西工作但不是江西籍人士著述的内容不涉及江西和江西地方出版,但内容不涉及江西的图书不作为地方文献,将后者每种取一册单独排架保管,并向读者展示。

3.1.5地方文献专人单独著录,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是进行地方文献研究和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省馆的地方文献都存放在特藏部门,但编目时与其他一般文献著录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地方文献的特殊性。为加强地方文献的管理,突出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建议采用:统一分类、统一著录、统一排架、统一管理,并且著录时体现地方文献的内容,将地方文献的基础业务建设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特藏文献体系,单独管理、单独建库、单独分类、单独使用。

3.2做好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服务工作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在需求自然资源的同时,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宣传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

3.2.1实行开架阅读,取消收费制度。地方文献实行开架取阅,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将江西地方文献与古籍分开,实行单独科室排架,虽不可外借,但读者可以在书架上自由取阅;其次取消借阅地方文献的收费制度,实行无门槛阅读。

3.2.2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地方文献。收集地方文献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省馆要多方式、多渠道、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工作,如联系各新闻媒体部门开设专栏,举办演讲报告会、展览会以及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等。

3.2.3大力开发地方文献,建设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因特网技术将各种信息串联在一起,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了解利用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省馆也处于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可以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逐步建立江西地方文献数据库,并将其上网,通过因特网实现资源共享,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所需的地方文献。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省馆已经建立多个本地特色资源库: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江西地方戏曲资源库、景德镇陶瓷资源库、江西旅游文化资源库、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资源库、江西红色印记多媒体资源库,赣南客家民居专题片等。

3.2.4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图书馆不但要提供地方文献给读者使用,而且要对地方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提供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给读者利用。深度的挖掘和开发地方文献,需要稳定的专业队伍,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挖掘和开发的程度越深,地方文献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首先,加强馆员培训。组织人员培训既是地方文献工作顺利开展进行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省馆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开展地方文献研究开发工作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如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图书馆学、文献索引以及计算机技术,建议采取分期、分专题有针对性地举办讲座、报告、学习班、研讨会等方式。

其次,进行地方文献成果的展示。提高每个职工对地方文献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研讨、论证及认定,使地方文献工作能够在馆内得到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结束语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各项情况的综合反映,有着其他文献不能取代的价值。图书馆应该立足长远,对地方文献工作做出合理的长久的规划,充分发挥出地方文献应有的价值。

*本文系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项目编号:YG2012023)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林伟.公共国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2(12)

[2]杨琳..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问题研究[J]图书馆经济,2014(2),278-280.

[3]宋华雷.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2),46-49.

[4]母育.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1(12),87.

[5]袁逸.七年迈出这一步――浙江省首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考评记述[J]图书馆,2013(1),7-9

上一篇:聚焦目标 设计任务 下一篇:电视公益广告的创作技巧与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