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航运投融资政策的新导向

时间:2022-05-17 09:34:06

“十二五”期间我国航运投融资政策的新导向

本文结合我国航运业的实际情况,并比较“十一五”的航运业投融资政策,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航运投融资政策的新导向 。

航运业是我国交通运输业中最重要的子行业之一,从产业链的角度主要包括:船舶制造、港口、国际海运和内河运输、陆上物流及其服务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航运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以下结合我国航运业的实际情况,并比较“十一五”的航运业投融资政策,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航运投融资政策的新导向 。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发展的市场机会

1、港口增能与资源的优化整合

“十二五”期间使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亿吨,并提高港区营运的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

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加强港口规划实施监督,严格岸线使用审批,“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真正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总体上满足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沿海港口将重点建设北方煤炭下水港装船码头及华东、华南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工程,大连等港口的大型原油接卸码头工程,宁波舟山等港口的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工程,上海、天津等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工程。

2、把内河水运发展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决定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把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内河水运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要求: “十二五”末,力争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 按照这一战略,到2020年,中国内河水运货运量将达到30亿吨以上,建成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干线航道得到系统治理,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长江等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港区。

在投资方面,交通运输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其中中央投资450亿,是“十一五”期间的2.7倍。

3、船舶运输与制造实现“四化”

船舶运输与制造的“四化”是指:大型化、现代化、标准化、绿色化。主要体现在:

大型化和标准化。继续拓展海洋运输。出台促进海运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引航、理货行业管理政策,推进落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研究制定船舶港口供应相关服务标准和资质条件。船舶平均吨位提高67%。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吨。从“十一五”末的全国内河船舶平均吨位450吨,提高到“十二五”末的船舶平均吨位800吨左右。

现代化和标准化。船舶融资将重点投向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积极支持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船舶制造业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船配业进行联合兼并;为提高船舶安全性,鼓励广泛使用电子海图(ECS和ECDIS)、船舶黑匣子(VDR,航行数据记录仪)等新设备;鼓励采用电子商务来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等,造船业“十二五”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推动我国由造船大国转向造船强国。

绿色化。继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启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到2015年,在能源强度指标方面,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左右;建立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船舶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为了构建绿色内河水运体系,交通运输部将严格执行和逐步提高船舶排放标准,鼓励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性能船舶。2013年1月1日起,禁止生活污水排放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客船、载货汽车滚装船和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进入三峡库区。

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重点投资和扶持领域。

4、与船舶制造相关的海洋工程国产化实现突破

广义的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大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向海洋要资源正成为国际趋势。加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经成为立足国内油气资源,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陆上资源日趋枯竭的战略性举措。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球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2020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的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41%。

我国的海洋油气极具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2.3%,而世界平均探明率为73%;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1/5,目前海洋石油只有5000万吨油当量,因此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能力提升潜力巨大。

据专家测算,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目前的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而我国“十一五”期间5年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达12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只有240亿人民币。预计“十二五”规划将继续加强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以及建造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我国在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航运业相关投资和金融服务政策新导向

1、在所有制方面,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对航运业的投资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中小企业可独资、控股、参股与船舶业相关的水运、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

2、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目前国内与航运金融服务的主体主要由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以及新成立的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四股服务力量构成。根据以上的政策导向,十二五期间,航运融资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通过加大对国外船东的融资支持力度,实现我国船厂完成现有订单和争取新订单的目标;加大对国内船东的支持力度,重点开拓国内大中型航运企业和地方企业客户,支持国轮国造。

继续加大对骨干船厂的融资支持,严格筛选项目,做到有保有压,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开辟“中国因素”贷款,将涉及提升国家能源产业与船舶产业竞争力、国家能源交通安全合作等领域,纳入信贷支持范畴;积极带动国内商业银行以银团保函、银团贷款方式开展业务,扩大针对国外船东的买方信贷项下的付款保函业务。

推进船舶企业并购贷款和出口船舶基地建设贷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完成船舶企业的规模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实力。

继续推进新船型新技术研发贷款,对VLCC、LNG船、LPG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以及船用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船舶行业的技术水平。

巩固传统融资业务,开拓新的金融工具。在完善发展传统的项目贷款、船舶抵押贷款、保函、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和银团贷款、船舶按揭、船舶融资租赁、并购贷款,以及为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股权置换等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和财务顾问服务等外,继续开发适应我国船舶企业融资的新产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防范系统性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因人民币带来的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由于中国船厂大部分手持订单是以美元计价, 如果人民币长期连续地升值,将给我国的造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金融机构将加入到船舶投资和投机的行列,航运金融化趋势明显。随着各国竞相执行新一轮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因素与运力供求因素一起共同影响并操纵着航运市场的变化。根据以往的规律,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包括投资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蜂拥进入到航运及航运期货市场中来,进行套期保值或短期套利。

(作者系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上一篇:强化建设 提升服务切实推动长江港口又好又快发... 下一篇:中国海事调查应加强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