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05-17 07:53:14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想让数学走进生活,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就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文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情境;生活化语言;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23

一、创设生活化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人来说,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对于数学来说,数学情境这座“桥梁”,能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概念很好地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他们精心设计和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未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以及学生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一并带到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让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播放动画片――“动物赛车”:小狗、小猫、小兔子、小猴子各自骑着自己的赛车,随着发令枪的一声“纭保从同一起点沿着各自的跑道一齐出发。小狗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小猫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兔子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猴子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在整个赛程里,小狗和小猫最吃力,小猴子相对轻松些,但也较吃力,而平时柔弱的小兔子最轻松、最平稳也最先到达终点。至此,数学问题出来了:平时柔弱的小兔子为什么能轻松获得第一?为什么圆形的车轮最平稳?为什么公路上跑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还有铁轨上跑的火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这种动物赛车的情境借助了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动画”引入,既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引发了小学生学习“圆”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圆”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数学打着交道,小到在市场上日常买菜的斤斤计较,大到国家银行系统的资料管理。小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十分敏感,常常会因为一件极小的事物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让他们从生活中找到与数学相关的素材,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在这种环境里学习数学,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比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一下我们这座“美丽的校园”里都有些什么?说说哪些物体可以用“数目”表示?接着把数“数”活动引向学生身边,让学生数一数教室中的实物。然后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校园,让学生数一数校园里的树木、花草、假山、碎石……引向校园以外,让学生数一数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所看到的路边的行人、车辆、绿化带中的花朵、池塘里的小鱼……并把观察到的人、景、物告诉自己的同学、老师、朋友、父母。这样教学,从寻找画面上的数,到寻找教室内的数,再到寻找校园内的数,到寻找校园外的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走出了课本,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生活。

三、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数学教学,变知识的抽象化为形象化

著名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完成的。而数学知识都是一群抽象的符号,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与接受,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运用恰当的生活化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性理特征等,在不影响知识正确性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染上既富有情趣又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色彩。

比如学生对“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这两对概念特别容易混淆,我就给学生编了如下顺口溜:“奇数偶数一家人,用2去除来辨认;合数质数容易混,约数个数能区分;两个以上是合数,质数只有1本身;偶数之中含质数,唯有2是独一份;奇数里面有合数,这是常理不用问。”这短短几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通俗易懂,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又如,教学“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时,我们可给学生编这样一段顺口溜:“快速奔跑是秒针,个儿高挑身材棒;缓慢走路是时针,个儿矮小身体胖;不高不矮是分针,中等速度是榜样。”这样,运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顺口溜,以其简练形象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抓住问题的疑点、难点,一语点破,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尝试这一教学方法。

四、让小学数学知识走进现实生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独立解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简单的问题,即学以致用。有人说,“数学就是生活”,我认为这样的表述还不够完善,加上“数学还是学习和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才更加完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这样,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增强其实践能力(简单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客厅、餐厅、卫生间、阳台等的长、宽,计算出面积,然后告诉学生:“在家里的这些地方要铺设连长为80厘米的地砖,计算一下要购买多少块地砖?”“如果每块地砖的价格为48.5元,家中地面的铺设需要花多少钱?”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购买货物,独立结算。这样教学,将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数学教学,从而真正让小学数学知识走进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 龚玉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J].新课程:下,2012(3).

[2] 林桂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微[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2).

上一篇:建构解释: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渠道 下一篇:南网科研院 创新助力新员工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