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奴” 第19期

时间:2022-05-17 06:13:19

近期,随着国内物价的节节攀升,一个新的词语――“菜奴”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这里我们以“菜奴”为例,来探寻一下网络词语的诞生过程。

一、现实生活中的“菜奴”

所谓“莱奴”,简单地说,就是“因菜价普遍上涨而感到生活压力加大的人群”。自2010年上半年以来,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钱包里的钱越来越不禁花了,再看看物价,在悄无声息中一天天走高,人们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正视自己的菜篮子的品种和品质,感叹不仅受累于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车和房,现在还要为买菜而精打细算。

于是,人们首先在最为开放、最能反映平民百姓心声的网络平台上,表达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不解与关注。我们在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检索,发现在2010年5月10日,网名为“张彤秘书”的网友在西祠胡同社区发帖,帖子中使用了‘菜奴’:”我们当了房奴、孩奴,难道还要做‘菜奴’吗?”()

作者在博客的个人档案中表明:文字图片皆原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按照“×奴”词族中的“房奴”,仿拟出“菜奴”,一个新的网络词语由此诞生,而它指的应是“天天在网络农场种菜、收菜、偷菜,感到身心疲惫而又乐此不疲的网民”。

由于多数网民从“偷菜”游戏中所获得的身心放松和愉悦,远远大于其所造成的身心疲惫,此种意义上的“菜奴”并没有像“偷菜”游戏本身那样流行,中国语言文字网上的579条2009年新词语中,收了“偷菜族”而没有“菜奴”。

不难看出,以上两种意义的“菜奴”,源于同一个词模。它们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偷菜的“菜奴”在前,买菜的“菜奴”在后,而后来者居上,更为流行,因为面临生存压力的菜奴毕竟要比忙于偷菜的菜奴多得多,“偷菜”对抑制高涨的菜价是毫无助益的,最终解决不了百姓的生计问题。

网络词语的生成与流行是离不开网络的,网络世界自身的变化,网络自然会“责无旁贷”地去呈现,因此偷莱的“菜奴”应运而生;而网外世界的变化,人们已习惯于通过网络来传递,于是才有了买菜的“菜奴”。如此一来,网络也就成了这些词语的流行之所,网络也就成为当今新词语的孵化器、推进器和试验场。

上一篇:从“家庭妇女”到“自由主妇” 下一篇:车贴语中的修辞手法及社会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