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声部视唱中的多声部思维

时间:2022-05-17 04:10:40

单声部视唱中的多声部思维

摘要:视唱是学生理解感知作品的最直观且基础的行为,分析拆解单声部视唱中的隐伏旋律,用分声部训练的方法来视唱隐伏旋律的片段,更有助于学生对视唱作品的整体把握,并培养其声部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内心听觉,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关键词:隐伏;旋律;单声部;多声部;声部思维;视唱

中图分类号:J61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1.014

作者简介:李颖(1982~),男,文学硕士,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系主任助理(天津 300171)。

收稿日期:20131017

旋律在音乐中是最容易被记忆的要素,能够塑造丰富的音乐形象,给欣赏者直观的听觉感受,控制着音乐作品的整体走向,因此被称为音乐的灵魂。隐伏旋律会在单声部旋律中形成多声部的听觉效果,是旋律的一种有趣且特殊的形态。

单声部旋律视唱是视唱练耳课传统且基础的训练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视谱训练,锻炼出良好的乐感、养成对乐谱的预先想象力,熟练的读谱能力及对音乐作品的处理掌控力。视唱作品中存在着许多隐伏旋律的片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声部视唱将隐伏声部拆解出来,对单声部视唱作多声部的思维训练,从而在听觉的角度更好的理解并感知作品的音乐思想。

一、隐伏旋律的特征与训练意义

隐伏即潜伏、隐藏①。旋律是指若干乐音与节奏相结合形成的序列②,是表达音乐思想的要素之一,单旋律通常被认为是听觉上的线条。隐伏旋律又叫做隐伏声部或隐伏线条,是指隐藏在单声部旋律线条中的多声部进行。隐伏旋律一般表现为二声部的形态,在音域比较宽广的器乐曲旋律中,隐伏旋律可以存在三个甚至四个声部。具有隐伏声部特点的单声部旋律虽然在发音点上只显示为一个声部,但是在听觉上却能给人以数个声部的感受,这便是隐伏旋律最为典型的特征。

隐伏旋律在听觉上有些类似于单声复调。所谓单声复调,是指其外观形式是由诸多线条结合而成,而内在本质则是单声部进行的多声化线状织体\[1\]。隐伏旋律可以看作是单声复调的合并形态,单声复调可以看作是隐伏旋律的拆解形态。

隐伏旋律实际上也可以被看作是点状旋律的一种。所谓点状旋律,实际上就是不连贯的旋律线\[2\],由断断续续的短促的音所构成。它是从一系列快速奔跑的音流中剥离出来的。在一连串快速而均匀的音符中,由运动着的与平稳的两部分迅速交替而成的,有时整段音乐都是由隐伏旋律所构成的。隐伏旋律常常是用于炫技性作品当中,但也不尽然,有些音乐作品中,隐伏旋律会在快速的旋律中偶尔出现,并不一定说明这就是一部炫技性的作品。\[3\]

视唱练耳课需要组织并发展学生的听觉,积极提高学生音准、调性感、音程感及节奏感,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记忆力,熟练掌握听觉的预先想象力及识谱读谱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内心听觉。比如在视唱单声部调性音乐作品时,我们仍然希望给学生建立起来的内心听觉是有倾向的、调性的、立体的、有和声架构的多声部感受,而不仅仅是单音的流动。要教会学生用声部思维模式去拆解并分声部视唱出含有隐伏旋律片段数个声部,用直观的方式理解单声部旋律中的多声部思维,通过视唱来得到听觉感知,达到对隐伏旋律较全面的音乐处理。

二、隐伏旋律的类型与声部分析

根据隐伏旋律中各声部给人的听觉感受,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按照声部间的织体形态,可以将隐伏旋律分为两种类型:

(一)主调关系:隐伏旋律中的其中一个是主要旋律,另外的声部一般作节奏性的或同音反复一类的进行,可以看作是主要旋律的伴奏。

例1原型拆解

(二)复调关系:隐伏旋律中的各声部地位同,呈竞奏状态。

例2原型拆解

按照声部间的关系,可以将隐伏旋律分为两种类型:

(一) 对比式关系:隐伏旋律之间性格差异较大,形成对比式关系。

例3原型拆解

(二) 模仿式关系:隐伏旋律之间性格相似,形成前后上下模仿关系。

例4原型拆解

按照声部的走向,可以将隐伏旋律分为四种类型:

(一) 斜向关系:一个声部作保持音状态,另外的声部作同向进行。

例5原型拆解

(二) 同向关系:所有的声部作同时向上或向下的进行。

例6原型拆解

(三)反向关系\[4\]:一个声部作向上或向下的进行,另外的声部作相反方向的进行。

例7原型拆解

(四)综合关系:出现在三声部或以上的隐伏旋律中,指一个声部作保持音状态,另外的几个声部作反向进行。

例8原型拆解

按照声部数量分,可以将隐伏旋律分为三种类型:

(一) 二声部:隐伏旋律含有两条旋律线,最为普遍的隐伏旋律类型。

例9原型拆解

(二)三声部\[5\]:隐伏旋律含有三条旋律线,多出现于节奏较密集、音区跨度较大的器乐曲中,只有符合这两点才能突出声部的落差感。

例10原型拆解

(三) 四声部:隐伏旋律含有四条旋律线,只会出现在音区跨度极大的器乐曲华彩段中,比较少见。

例11原型拆解

通过对隐伏旋律类型的界定,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将旋律进行拆解视唱。

三、隐伏旋律的分声部视唱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视唱含有隐伏旋律片段的曲目时,教师应当指出,根据类型的不同加以拆解,形成多声部的视唱片段供学生合唱,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全面立体的感知并再现隐伏旋律片段,趣味生动、印象深刻。在视唱作品中出现的隐伏旋律一般以二声部的为主,因为受人声声部音域的局限,不可能出现像器乐曲音区跨度那么大的旋律,所以较少出现三声部和四声部的隐伏旋律。

单声部视唱作品中,快速流动的旋律中的强拍强位如果能形成鲜明且具有个性的动机,我们就可以当作隐伏旋律进行分声部拆解合唱练习。如法国视唱2A第24条:

例12

上例中的强拍强位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旋律,功能进行也显得十分清晰,教师课堂上可以现场拆解,让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体会低音声部在隐伏旋律中的存在感,反复练习后,再回到单声部的原型中,学生自然就会用多声部思维去强化隐伏旋律,达到全面的音乐表现。

例13

在某些复调音乐作品中,也能找出隐伏旋律的片段,复调作品本身的声部感很强,只要具备节奏密集与音高跨度较大这两个条件,大多都能进行拆解,如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下册第2首前奏曲(Bwv871)的右手部分的片段:

例14

这首作品的隐伏旋律也是在强拍强位上,主要的发展素材是音阶、分解和弦与模进,通过拆解能形成一动一静两个声部,通过合唱就能强化声部概念。

例15

在弹唱作品中,如果在钢琴声部出现了隐伏旋律,我们也可以将伴奏中的这些片段拆解成动机式的多声部视唱作为伴唱进行教学。如下例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Bundeslied》的片段,钢琴伴奏的右手声部出现了隐伏旋律。

例16

将钢琴右手声部的隐伏旋律加以拆解,形成了动机性很强的二声部,加上声乐声部与低音声部就将其现场即兴改编为一首四部合唱,让学生唱出钢琴声部,不仅节奏感十足,而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多声部思维。

例17

综上所述,隐伏旋律是会形成多声部听觉感受的单声部旋律写作手法,掌握隐伏旋律的视唱技巧便成为了视唱练耳课上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分声部训练拆解隐伏旋律的片段,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积极性,用多声部思维模式来视唱单声部作品,将有助于建立学生的内心听觉以及处理隐伏旋律音乐片段的掌控力。

注释:

①详见《辞海》——“隐伏”词条。

②详见《辞海》——“旋律”词条。

[参考文献]

\[1\]刘永平.论单声复调及其织体构成——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二\[J\].黄钟,2007(1).

\[2\]廖胜京.旋律的多形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

\[3\]廖胜京.旋律的多维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

\[4\]赵德义.隐伏声部剖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4).

\[5\]罗忠镕.隐伏着的双声部进行\[J\].人民音乐,1958(1).

上一篇:电子音乐语境中的声音景观思想研究 下一篇:从《魏公子列传》透视人性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