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机器思考

时间:2022-05-17 03:40:07

人工智能,让机器思考

“图灵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如果一台机器可以诱使一个问询者相信它是一个人,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有了智能。

??1997年5月11日,一场历史性的国际象棋比赛落幕了。毫无疑问,它引起了极大轰动。

执黑的一方,是棋坛奇才——加里·卡斯帕罗夫。真正的执白者,是一台名叫“深蓝”的计算机;而坐在卡斯帕罗夫对面的男子,只是在为“深蓝”摆放棋子。这是对弈的第6局;在前5局,他们以2.5对2.5打成了平手。

在这决胜的一局中,卡斯帕罗夫仅走了19步就向“深蓝”臣服了。

人与电脑的棋局

没有人这样为难过卡斯帕罗夫。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棋手之一;能讲15国语言,早在22岁时就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但这一次,他无力再战,虽然比赛进行了还不到1个小时。

这是计算机第一次在多局赛中战胜世界冠军。

“深蓝”是IBM 研制的一台超级国际象棋电脑,“体重”超过了1吨。如果把一个微处理器视作一个大脑的话,那么“深蓝”有着32个大脑,这让它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步。它存在“大脑”中的对局多达200多万局,出自100年来的世界优秀棋手。

“深蓝”不是第一次与卡斯帕罗夫对局。1996年,它曾在6局对抗赛中以2∶4败给卡斯帕罗夫,尽管如此,“深蓝”也成了第一台单局赢了世界冠军的电脑。之后,研发人员教给了“深蓝”新的东西,它的运算速度也提高了。

人机对弈,堪称“人工智能”史上最经典的案例之一,也是人工智能的一次主要成果。在“深蓝”之前,它的上一代产品“深思”也曾在1988年第一次赢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生产出一种机器,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电脑能不能思考,它的“智力”会不会超越人类,人与电脑之间的关系究竟会何去何从……“深蓝”让人们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争议,变得更激烈了。

机器能够思维吗

第一个国际象棋程序,是出自一位英国数学家之手。他叫阿兰·麦席森·图灵。

图灵是一个传奇。1935年,他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念书时,凭借着一篇论文,从大学生直接当选了国王学院的研究员。3年后,他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遗憾的是,1954年6月7日,图灵在家中服毒自杀,床头留下了一个咬过一口的苹果。若干年之后,乔布斯撼动了世界的“苹果”,正是以“咬去一口”的形象示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二战”爆发之前,图灵已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他假想了一台机器,这台虚构机有3个主要的部分:一个纸带、一个处理盒、一个能从纸带上读取并记录信息的装置。纸带是用来储存信息的;处理盒是现在所说的CPU,它会按一定的规则来读取和编辑纸带上的信息。

图灵用数学的方法证实,如果CPU的规则正确、如果纸带足够长,那么,这台机器可以完成世界上任何一种计算。“图灵机”成了计算机和相关产品的鼻祖。之后,图灵又在考虑:“机器能够思维吗?”他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个观察者向藏在屏幕后的一台计算机、一个人提相同的问题;然后,判断哪一方是计算机、哪一方是人。结果显示,计算机太擅长算术,而人类太擅长结构识别。

“图灵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如果一台机器可以诱使一个问询者相信它是一个人,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有了智能。

图灵开创了一个研究领域。1950年,他的论文“计算机和智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的影响深远至今。两年后,图灵写了一个国际象棋程序,虽然当时没有计算机具备足够的运算能力来执行这一程序,但美国研究人员后来造出的第一个电脑程序的象棋,正是基于图灵的理论。

在计算机界,有一只长得如同碗一般的奖杯,它就是“图灵奖”的奖杯,被公认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马文·明斯基、约翰·麦卡锡是两名荣膺过“图灵奖”的科学家,他们先后在1969年、1971年获得了这一殊荣。

195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深造的明斯基,提出了一些关于思维发生的理论,建造了一台名为Snarc的学习机。Snarc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早的尝试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为的是学习如何穿过迷宫、对成功给予奖励。

不过,“人工智能”这一术语真正诞生还在5年之后。1956年,麦卡锡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他与明斯基、IBM公司的罗切斯特、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一起,发起了“达特茅斯会议”。这是一次有着历史意义的研讨,它成了人工智能的起点。

两年之后,明斯基与麦卡锡一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次年,麦卡锡开发出了人工智能界第一个最广泛流行的语言——LISP。

心智的秘密

2001年,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一部“科幻史诗”撼动了地球人。片名是《人工智能》。

片中,一对独生子患了病的夫妇,领养了一个机器人孩子——大卫来替代儿子,并让它成为有感情的机器人;但最后,不得不将他遗弃。那一天,大卫被“妈妈”带入了森林深处,哪怕他惊恐地紧抱着“妈妈”、苦苦哀求……他想做一次真正的男孩,一天也好。人类灭亡时,外星人满足了他的愿望,看着睡去的“妈妈”,大卫流出了一滴眼泪。

可以说,“人工智能”行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口。早在20世纪中叶,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等众多的学科就对它投入了关注。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也在作品中,为机器人设定了一套行为准则。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这个“机器人三定律”让人类看到了机器人独立的判断、推理。其实,“人工智能”会不会让机器产生自主意识,是有争议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塞尔教授认为,计算机不可能智能,并设计了一个著名的“中文屋”实验。

让一个不懂中文、说英语的人在房间内,给他铅笔、便笺、一本英文写成的指令,上面介绍了汉字处理、分类、比较的方法,但不涉及任何汉字的含义。房间外递进来一张纸,用中文写着一个故事和相关的问题。屋内的人按指令书写、移动、删除一些汉字。他不知道,自己正确回答了中文故事后面的问题。

实验中,屋内的人不理解中文,只是像CPU一样执行指令。这像极了计算机。

如今,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在迅速发展。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的心智不但产生于大脑皮层,还需情感体系和复杂的结构。计算机没有人的情感系统和经历,欠缺大量常识。这些常识可以不向一个孩子说明,却不得不提供给一台计算机。人脑也无需以“计算”来找答案,记忆可以帮助人预测,而计算机做不到;“深蓝”获胜也是靠计算,只是它的计算能力超强。

当然,也有观点支持机器会有“心智”,只是它们不会以人类的方式行动、交流。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那是它的世界。

上一篇:《复仇者联盟》:转制3D≠伪3D 下一篇:“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