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地理对地理实践力的三个考查角度

时间:2022-05-17 11:21:12

浙江高考地理对地理实践力的三个考查角度

摘 要:从对2016年浙江高考地理部分两组选择题的分析来看,浙江高考地理从“模拟实践情境,分析实践数据”“应用实践数据,解决实践问题”“感知实践过程,掌握实践方法” 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浙江高考地理;地理实践力;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是今年国内教育领域的热词。在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构成的地理核心素养中,前三者在历年高考中已经得到很好体现,教师也普遍重视这些素养的备考。而对于地理实践力,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高考备考,其关注、重视程度似乎有所欠缺。高考中如何考查地理实践力,笔者通过2016年浙江高考地理部分两组选择题加以说明,以利于该项素养在平时教学、复习中的合理培养。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5、6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考查角度一:模拟实践情境 分析实践数据

基于高考与平时教学的形式区别,无法在考试时间内要求学生获取实践数据,故考查地理实践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拟试题情境、提供实践数据。两组题中都呈现了一系列新颖的、来源于地理实践的图文材料,设问情境化,着力考查学生在地理调查、实验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如题1,给出北美洲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项数据――北美云杉分布变化图,要求学生能快速进入实践情境,从云杉(针叶林)分布的纬度位置变化分析气候的冷暖变化,着重考查时间尺度上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题5引入了“阶地”的地理概念,给出野外地质地貌考察时的常用素描数据之一――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要求学生当场学习,从河谷两侧相同级别的阶地高低和地层的水平新老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着重考查空间尺度上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考查角度二:应用实践数据 解决实践问题

除直接对地理实践数据的显性考查外,运用实践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更高。如题6,如何将河谷地质地貌剖面素描图和野外找矿之间建构知识点联系是关键,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贵重金属矿产密度较大与大的颗粒物质一起沉积沙、卵石乙地”这条关系线,着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来论证和探究地理事实的能力。

考查角度三:感知实践过程 掌握实践方法

这类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实践的一般方法,明晰实践过程的基本流程。如题2,题意告知了实践方法,要求考查实践过程。学生解题时首先要掌握地理信息技术这种实践方法,然后要熟悉GIS的制图流程,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这一实践过程,着重考查3S技术的应用过程,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逻辑关系,论证、探究过程和结果。

上一篇:豁达父母育出传奇“洪荒少女”:不是第一却永远... 下一篇:西西里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