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命归宿,克服死亡恐惧

时间:2022-05-17 02:39:53

[摘 要]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对生命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对死亡的原始恐惧,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迫使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类反观自身的哲学观照。为了解释生命的意义,人们或诉诸超验的形而上实体,或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或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和感官的内在体验诠释为生命的全部意涵,但都无法完全消解人们对生命的未知和对死亡的恐惧。马克思的生命观独辟蹊径,他以现实的视角,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找到了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为生命的行为结果找到了载体,即人类历史,从此个体的生命价值找到了归宿,克服死亡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个体生命融入人类共同体,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中将生命的社会价值凝结在永恒的历史中。

[关键词]生命价值;现实;社会关系;人类共同体;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B0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10 ― 03

[收稿日期]2014 ― 10 ― 23

[作者简介]王博医(199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对生命价值的问题尝试做出自己的阐释,而马克思认为,任何生命都无法逃脱死亡的结局,他将“死亡”称为“自然的必然性”。正因为人都是会死的,生命价值定位的正确与否才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正是生命的有限性迫使人们为生命寻找价值的归宿。许多思想家也都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寻,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始终都停留在麻痹人的精神以缓解恐惧的层面,唯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理论以现实的视角,真实地为人们展现了生命的原貌,主张以实践的方式,在社会关系和人类历史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归宿。在当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升温的时代,面对着生命价值的虚无与迷失,更加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论中寻找答案。

一、从彼岸世界回到此岸世界

马克思重视人的活动,因此对人的生命价值有着深层次的关怀。由此出发,他的生命价值理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宗教神学和神秘主义解读。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入手,将生命研究的视角从“神本位”转向了“人本位”。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某种超验的终极实体,只有这种超验的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因此人们全部生命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服从这一实体的要求,或与其属性相契合。如中国的道家以“道”为终极实体,在他们的描述中,“道”的属性就是“虚无”,因此要求人们效法“道”而做到“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顺从,做到“心斋”,即“虚而待物”,终止一切认知、感受和意志活动,达到内心完全虚静的状态,通过忽略生命活动中的情感和欲求来实现与“道”合而为一的境界。西方亦然,传统的形而上学发展至中世纪,经院哲学作为集大成者,以基督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他们相信人的生命是由上帝赋予的,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遵守宗教生活的戒律来取悦上帝,从而重新获得上帝的爱,最终得到救赎。此二者虽然分属不同的思想流派,但从本质上来看,则都以寻找经验世界以外的终极实体为最终目的,他们漠视现实,强调人的渺小,认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强大的超验力量中才能实现。这实质上是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时所产生的无奈之情使然,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又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1〕

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同样存在着作为生命价值归宿的“终极实体”,然而不同的是,马克思哲学中的实体不是超验的存在,而正是现实世界的总和,亦即人类社会的历史。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们全部行为结果的载体,承载着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也正是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如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2〕任何人的实践活动,无论好坏,都会在历史进程中有所体现,个体生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陨,但历史结果会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而永恒存在。马克思的生命哲学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狭隘的价值格局,不再将着眼点局限于个体生命的渺小,而是在现实中寻找“永恒”的存在,“永恒实体”是人类一直在追寻的东西,然而马克思将其从形而上的世界带到了现实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带有社会属性的人所追求的最真实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命运,这种“命运”不是宿命论抑或神秘主义的实体,而是人类历史中所有个体都可以参与和影响其走向的集合,由此推知,生命的意义并不需要某种超验力量的认可,一切对社会和人民有正向推动作用的行为,都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确证。

二、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生命价值

自人类产生之日起,面对世界的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矛盾,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恐惧,这是根植在人类群体记忆中的原始恐惧。因此,每个人都关心人生的意义,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生命就显得无比珍贵,与其追求生命在时间上的永恒性,不如为生命寻找出路,即找到人生的目的,以确保生命不被虚度。死亡恐惧的本质在于有限的个体生命面对无限的某种存在时所产生的未知和恐慌。在当今社会中,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所衍生出的无尽的消费欲望掩盖了生命应有的价值,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感觉到有限的生命无法完全消费所有的物质资源,从而加重了对死亡的恐惧,这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商品拜物教”。物质的爆炸式更新湮没了生命原有的价值意涵,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在追求这些无限的“身外之物”的时候,对生命的有限性产生了无奈和恐惧。生命的价值被无限的欲望所取代,在消费社会的发展中,社会不断为人们制造新的欲望,人们开始认为“凡是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都不具有存在的价值”〔3〕,进而或将人与人的关系纳入了消费的行列,或将其排除在价值考量之外。

20世纪初,资本主义面对着种种困境,许多西方学者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反而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潜在的无限生产力与被限制的消费之间的矛盾,进而主张刺激消费、鼓励享乐,人逐渐异化成了满足商品市场的工具,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挖掘和培养。生命成了消费行为的载体,生命的价值被消费活动所填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只是消费社会生命异化现象的外延,其本质则在于生命价值的“虚无化”,这种倾向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对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迷失源于消费主义的盛行,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的关系。” 〔4〕。

当人们同产品、同劳动,甚至同人类本身都发生了异化的时候,其最终的表现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样态体现着社会存在之基础发展的良好与否,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意识的走向。当今社会如马克思所言,“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它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 〔5〕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劳动实践如果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反而意味着痛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变得对立而疏离,如此一来,少数人的快乐必然以多数人的痛苦为前提,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即个己的幸福同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对立起来,进而产生如列宁描述的“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这种人像夏洛克那样冷酷地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个小时,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 〔6〕于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随之异化为了自私和享乐。在“商品拜物教”盛行的社会中,异化无处不在,与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同,异化的劳动是被迫而无奈的劳动,是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更是一种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畸形产物。而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们发自类本质而自动自觉地进行劳动,每个人的劳动和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需要,劳动的目的在于人而不是物,劳动实践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唯一方式,人们为他人所做的奉献也不应是痛苦的,当“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他任何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的时候,才是人类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超越宗族血缘的命运共同体

在宗法社会中,个体的生命往往被安置在宗族和家庭关系中,作为祖先生命的延续,某一家族成员的行为结果形成一个合力,组成了这个共同体的名声和荣誉。由此衍生出的生命价值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为“对‘名’的礼赞和高扬”,如儒家所提倡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即是将个人对集体名声和荣誉的影响作为评判生命价值的标准。这与马克思宣扬的将个体生命融入社会历史的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性,但这种基于“祖先崇拜”的生命价值观是以“家本位”的“忠文化”为行为动机的,始终存在着局限性,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宗族血缘的纽带必然被打破,个人一旦与族群割裂开来,个体生命就被孤立到了群体生命之外,人类又将重新面对死亡的原始恐惧。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理论同样将个体生命安置在群体之中,但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相比,“群体”的概念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展,马克思将生命的价值投射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中,他认为人的生命本体是“人类共同体”历史演进的“助推器”,生命的终极归宿在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长远来看则是“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

中国传统的“家本位”族群观以同其他民族的差异性为基础,以“忠君”文化为信仰,却没有超出忠诚的具体对象的限制,这样的忠诚往往是与整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相冲突的。如此的信仰大都是“孔孟儒学名目下的观念,在知识分子之间成了一个充满傲慢的义气,缺乏理智的直觉行为。” 〔7〕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论同样提倡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但其与中国传统的忠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中国传统的“忠”没有超出君主、朝代本身这些具体的特定存在,这样的忠文化是以血缘和宗族为纽带的,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忠”则是以全人类为投射对象的全面的“忠”,它以社会的长远利益为根本着眼点。其次,传统的忠文化以道德优越感为内在驱动力,缺乏理性的思辨和逻辑论证,而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的科学视角,观照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将人类历史整合为一个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如此,作为人的生命价值归宿的族群就不再是狭隘的一己之群,而是囊括了全部人类的联合体,驱动人们实现生命价值的就不再是一时意气的冲动,而是经过理性论证的科学论断。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忠”是有具体对象的忠,而作为具体的忠的对象的君主或是朝代,终究存在着局限性,而马克思所提倡的“忠”,是一种普遍意义的忠,“他有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观作为他忠的依据” 〔8〕,这一“普遍性的道德”就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此人们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效忠的信仰,但只有普遍意义的忠才能突破狭隘,以历史的正向演进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为目标的忠诚,才是生命价值的正确归宿。

四、高扬超越“生命本体”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的生命哲学虽然是以人的幸福为最终指向的,但并不囿于单个人的幸福抑或“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他看来,只有整个人类的历史才是值得追求的价值“本体”,而历史的演进则是以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目标的,过分追求“生命本体”的价值就会陷入自私和享乐主义的泥潭。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就是以个体生命为其最高追求本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忽略了生命的社会属性,因而否定生命的社会价值,将生命的意义仅仅等同于感性的内在体验,他们把个体排除在社会之外。尤以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为甚,他认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感受快乐和规避痛苦,生命的价值即等于经历的快乐和痛苦的差值。

这正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要批判的症结所在,过分注重“生命本体”和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将会导致自然人与其社会角色的疏离,在一个人变得“单向化”的社会中,每个人的快乐或痛苦与他人无关,个体生命在独自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在独立承受着痛苦,尤其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是凭一己之力所难以抵抗和消除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共生,最终形成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是“单向化”的,而要将个体生命融入社会集体,进而融入人类历史,使个体生命价值体现为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人只有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命价值,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在此价值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其独特的“死亡哲学”。以现实的、感性的人为出发点,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得出了“死亡意味着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破坏”的论断。这是一种实践哲学,是脱胎于社会现实和生产关系而提出的生命价值理论。学界把马克思的“死亡哲学”称为“关系死亡论”,将“个己的逝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尽力弥合死亡带给个体的各种‘关系’的破坏” 〔9〕。如此,马克思把个体的生命价值投向了社会和民族国家的领域,从而消解了人作为个体的孤立感。也就是说,死亡意味着肉体的消亡,但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人对世界改造的实践却不会消失,反而存留于历史中,成为永恒的历史价值。马克思的死亡哲学是唯一自觉到现代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的死亡哲学,也是唯一把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流血牺牲作为死亡最高价值尺度的死亡哲学。

当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成为每个人发自内心追求的事业,人们必将摒弃神秘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生命观,重拾对社会历史的现实信仰,在推动历史向前演进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完善生命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把个体生命的价值融入社会,继而融入人类历史,把眼光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让个体生命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10〕肉体生命的消亡就并不意味着生命价值的终结,相反,高尚的生命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不朽。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3〕 〔5〕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5-27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7〕 〔8〕周明之.近代中国的危机:清遗老的精神世界〔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0-47.

〔9〕尤吾兵.消释死亡恐惧:马克思“关系死亡论”对传统死亡论的超越 〔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03).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上一篇:浓浓情意洋溢语文课堂 下一篇:浅谈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