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流行语

时间:2022-05-16 10:48:21

前不久,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京联合了第14次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甲型H1N1流感、绿坝一花季护航、中铝力拓、邓玉娇案、罗京等入选今年流行语。

据介绍,“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话”在北京语言大学动态流通话料库(DCC)基础上提取,语料来源包括国内16家主流报纸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全部文本。这16家主流报纸是(按音序排列):《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今晚报》、《南方周末》、《钱江晚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经过计算机辅助提取、进行动态加工分析,最终得出排行榜。

此次的“十大流行语”共设8个类别3个专题。其中,既有往年的常规类,包括综合类、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文教体育类、社会生活类,也有2009年度的特色专题。每个类别下含十个流行语。这些流行语较真实地记录了我国与国际社会在春夏季走过的轨迹,客观映照了诸多社会现象,无一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从“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总结出的80多个流行语,到时下最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曾几何时,人们开始关注来源于生活中的流行语,我们已无从考证流行语的诞生,但是这些带有明显时代印记,在大众中口口相传的流行语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它们从某些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真实地映射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是记录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与符号。

时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我们从流行语这么一个“小点”着眼,回顾一下这60年来中国流行语文化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发生了巨大的政治经济体制变化,汉语从文风和词汇也经历了,一次大换血。之后30年,流行语都带着强烈的革命和斗争色彩。改革开放后,流行语又一次遭受大洗礼,日渐走向繁荣和多元化。尤其在新世纪,网络流行语的大爆发,更是凸显了人民群众无与伦比的才智和创造力。

20世纪50年代革命岁月 爱人是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同志”时代,恐怕算得上是较重要的一个流行语变化标志。中国人以前常用的“先生”、“小姐”、“太太”、“女士”、“阁下”、“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流行称谓暂时退出历史舞台。“同志”可说是包罗万象,有“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还有“领导同志”、“同志”……妻子、丈夫的称呼被“爱人”替代,当然“爱人”同时也是“同志”。谈恋爱时情书常以“某某同志”开头,结婚时还要表态:与某某同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志”其实是革命岁月的产物。孙中山的《总理遗嘱》中写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到了国民革命期间,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这两个词成为流行语。50年代后,就变成了超高频率流行语,无处不在,无日不有。

50年代初,苏州的陈永康小朋友,遇一陌生人递送一包面粉和一沓钱。陈永康小朋友每天听老师讲阶级斗争故事,警惕性极高,立即向举报,成功抓获一名特务,事后经查,据说面粉是炸药。主席为表彰陈永康小朋友,特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此这个句子进入小学教育,每个班级的黑板上方基本都贴着这个标语,成为人人皆知的流行语,直到今天。现在它还有了英文版: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随着运动和困难时期的来临,又增添了不少流行语,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放卫星、合作社、大锅饭、、超英赶美、以钢为纲、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瓜菜代……其他方面的流行语据不完全统计: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致以布尔什维克的敬礼、纸老虎、糖衣炮弹、供给制、解放、抗美援朝、四害、成份、反动派、翻身、“贫下中农”、“马大哈”。

因为早期中文版的西方政治著作许多是从日文转译,包括共产主义类作品,所以大量的日文政治术语进入中文,这些词汇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很多术语今天虽然不再“流行”,但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如意识形态、辩证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对立等等。

60~70年代斗争用语一统天下

政治运动几乎将一切词汇、标语、口号囊括,政治流行语出现大爆炸的现象,其他流行用语的生存空间则被挤占到最小。政治流行语的基本特征是“斗争性”、“反智性”很强,极端到极致,体现出强烈的不宽容意味,“打倒”、“横扫”、“炮轰”、“火烧”、“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砸烂某某狗头”……中华民族的汉语,这一古老优美的语言工具,这一时期变得无比简单粗暴。

口号类有:“三忠于四无限”;读的书,听的话;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破四旧、立四新……

一些原有的汉语词汇因政治需要被拉出来高频率使用,如“水深火热”,学生的作文中必不可少,长期用来形容生活在解放前的劳苦大众。对年轻人的教育,则更着重了新创的“忆苦思甜”方法,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伴随着各种运动而来的大量政治流行语还有:红太阳、红卫兵、红五类、红宝书、万寿无疆、永远健康、文斗武斗、文攻武卫、早请示晚汇报、大串联、最高指示、牛鬼蛇神、封资修、黑帮、黑线、黑五类、上山下乡、斗私批修、苏修美帝、批林批孔、螺丝钉……这个时期,“同志”一词更独显尊贵,当你已不能享用这个称谓时,说明你已经被“打倒”了。70年代末,“”结束,“”自然也成了流行用语,当然主要是在批判的时候使用。

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为迎接大好的“改革开放”前景,1981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妇联、中国文联等力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九单位在倡议中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要“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不久之后,又发起“三热爱”活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统称“五讲四美三热爱”,它们逐渐走进中小学教育,自然也就成了流行语。

那个时代的学生,写作文很少有不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的。“那天我上学迟到了……因为我扶一个老大娘过马路,老大娘说:‘谢谢你’,我敬了个礼说:‘不用谢,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这就是典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类的小学范文。

计划生育是改革开放年代的头等大事之一,进入80年代,计生工作越抓越严,形形的计生流行语诞生了,颇具中国特色。“一胎不算少,两个刚刚好,三胎太多了”,“一对夫妻只养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好”一类的口号标语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地方还自创出更雷人的计生标语,“上环”、“结扎”这类计生词汇也为成年男女耳熟能详。

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经商、娱乐习以为常,“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自然就见怪不怪了。“中国特色”、“脱贫致富”、“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有趣的是,消失了多年的“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词汇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侵蚀了“同志”的半壁江山。

90年代港台流行语渗入内地

大众文化的兴起缩小了地域距离,新流行语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流行语的特点是:地方流行语与全国流行语并存发展,部分地方流行语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升格为全国性流行语,外来新用语也为生活增光添彩;政治类流行语边缘化,大量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娱乐、生活方面的流行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各地对丈夫、妻子的称谓原本丰富多彩,借着社会多元化,这些称谓在民间流行:“男人”、“汉子”、“婆娘”、“媳妇”、“堂客”,“爱人”。广东地区惯常称丈夫和妻子为“老公”、“老婆”,借着香港大众文化的强势,“老公老婆”东征西讨,大举北伐,最终胜出。今天已经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国人民对“爱人”最常用的昵称。广东人常用的“有没搞错”、“搞定没有”、“莫问题了”,“炒鱿鱼”等早就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大哥大”、“老板”、“蛮好的”、“抢滩”、“登陆”、“生猛”、“火爆”、“炒作”、“玩家”、“作秀”’、“的士”、“巴士”、“的哥”、“酷毙了”、“帅呆了”、“靓丽”、“人气”、“指数”、“红包”、“桑拿”、“打工仔”……不计其数的港台流行语涌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产生后,其传播速度更加迅猛,丰富了当代汉语。“哇噻”一词,表达惊讶、不满、不屑的意思。1999年春晚,某小品中,五个饰演战士的演员集体大喊“哇噻”,这个流行语首次登堂入室,辉煌到了极点。

虽然就整体而言,流行语的交流,东强西弱,南强北弱,但北京地区的少量流行语借助首都的优势走向全国,如“大款儿”、“侃大山”、“大腕儿”、“托儿”,不过也仅局限在西北、西南、华中、东北等北方方言区域,很多人懂得是什么意思,但未必常用。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第二职业”、“电脑”、“发烧友”、“因特网”、“伊妹儿”自然就出现了;“下岗”、“上岗”、“希望工程”、“弱势群体”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变迁。

新世纪网络成为流行语制造厂

2000年以来,中国人最关注的国家大事是“申奥”与“入世”;最常听见的社会问题是“就业”、“三农”、“征地”、“拆迁”;耳熟能详的政治流行语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国人都知道,“拉登”搞了“9・11”之后,全世界的“反恐”意识增强了。中国要加速发展经济,得加入“WTO”,融入“地球村”。国人更加明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作用,也深知“金融危机”的凶险;虽然知道“知识产权”很重要,但有人用“盗版”,觉得省钱更重要。

互联网普及,使流行语更加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产生与流行的迅速今非昔比。一件事,一句话,就可能产生流行语,很容易一两天内蹿红网络。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把流行语串在一起说出来,十年前的中国人肯定听得一头雾水――

今天被你“忽悠”了“N次”,就算“I服了You”吧,“爽”了吗,“High”了吗,你“很好很强大”,“靠”,可是我绝不会“晕倒”,必竟俺是个“海归”,有自己的“粉丝”,不是“愤青”,玩玩“躲猫猫”,回家做做“俯卧撑”,上上“互联网”,“人肉搜索”你一下,随便回贴“盖楼”,但其实我盖的不是楼,而是寂寞。我不会看,因为“很黄很暴力”,会搞得人“心神不宁”,天天“YY”……好了,不跟你“唧唧歪歪”了,我妈叫我回家吃饭了。你问啥叫“唧唧歪歪”,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你难道天天出门“打酱油”,不会这么“山寨”吧,太“雷人”了。

流行语从“菜市场”走向“优雅”

流行语起源于民间,且主要反映的是平民文化,而受到了“菜市场”亚文化的影响,其中的很多流行语体现出的是一种底层文化,限于创造和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有些流行语是很难登大雅之堂的。比如一些反映一种平民心理的流行语,创造者赋予流行语与书面语相区别的口语特性,与高雅相区别的通俗特性,与严肃相区别的轻松特性,与等级观念相区别的平等特性。出于这种心态,加上创造和使用者的文化素质,很多流行语不免粗俗,比如北京话将“吃”称“撮”,将“离开”称“颠菜”等,上海话将“迟钝”称“木卵”等。

留美博士、传播效果研究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周培勤曾说,流行语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的特点,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现在由于借助于现代传媒,能够很快地在社会上传播,应该说,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文化有活力的表现。从~个社会来说,历来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分野,流行语显然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虽然说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经常有所排斥,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不少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可以进入主流,甚至进入精英文化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只有那些“优雅”之词才有资格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象征。譬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现在我们翻看《诗经》,依然能够品味那个时代美好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而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流行语调查和,日本2006年的“U-can流行语大奖”,出自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之口的“必须做点什么”及高中生高尔夫球选手石川辽的昵称“腼腆王子”获得大奖。关于获奖理由,评委会表示,东国原这句当初用在知事选举的口号“触动了日本全国男女老少的心弦”;在低调羞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今天,石川选手独有的自然无造作的表情“让日本人产生怀旧之感”。

由此可见,流行语也是一个国家的“口头禅”,也应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

今天的中国富裕了、中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大都会,当我们有钱有闲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奥运会、世博会涌来数千万观光客,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形象大使”,因此别让“出口”的陋习毁了国人形象。但是,优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它是一种习惯、一种长时间的渗透,所以我们看到了从2002年起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Q中心等单位共同的十三次主流报纸流行语,这项研究的目的除了是对中国主流报纸上汉语词语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统计和研究,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动态变化,充分了解汉语词汇稳定使用以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外,更重要的是以独特的方式给语言留下了痕迹,同时通过报纸媒体的广泛传播让一些客观得体的流行语融入百姓的日常话语中,让流行语来源民间,更高于民间,进而反作用于民间。

流行语言的出现是当代一种社会生态中的“自然生态”,有它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一旦生成,将无法更改。但如何面对这样有亮度与热度的语言,并让这些语言富于科学、人性化的发展,则体现着今日社会的道义力量与制度力量。

上一篇:巴黎女人的味道 下一篇:一个尊严女的败金之旅 8款女人倾心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