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物理新课程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时间:2022-05-16 08:58:43

实践物理新课程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摘 要】随着物理新教材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我们发现它改变了老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概念及重视实验操作规范教学等局限,尤其强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它克服了老教材的那种单一的叙述为主要求死记硬背,被迫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注重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活”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充分体现新教材的思想,让学生有更多的物理体验,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呢?我个人认为必须在 “活”字上做文章,让每一个学生在“活”中学。

1. 注重教材内容“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首先,新教材用了大量的插图,五颜六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其次,如绪言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举了这些问题:(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2)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3)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4)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网为什么能传递各种信息?再如,教材还提到了如何防治噪声、冷冻食品可以保鲜、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这类鲜活的实例都来自学生的生活,都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它们均涉及到物理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热门话题的看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去学好物理,要去探究物理的规律和知识。因此,我们要积极注重教材内容“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 注重实验教学“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它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需要学生观察、思考、倾听、说话和操作。让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而传统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均是在实验室完成。教师为了抓学习成绩,又没有专职实验员,因此大部分实验均不安排实践。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改进,它给师生有了灵活运用的机会。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活动”中安排了声音在固体、液体等传播的实验,这些实验学生在家庭中就可以开展,只要教师点拨,学生就可以在家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如:用镜子照自己,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使学生巩固了平面镜的知识。

3. 注重课程资料“活”,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的变革起因于人们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从这一点来说,新课程从生活中提供了许多资料,如绿色物理、热岛效应、人工降雨、奥运会(速度项目)中国运动员金牌榜等。这些资料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社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征。本学期,我发现看课本的同学多了。很多同学又利用课余时间从报刊中查找与物理有关的资料,增长自己的视野。可以说他们在关心社会,关心自己未来的生存环境,探究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他们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识。课本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物理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4. 学生思维“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论,从对物理感兴趣到认真阅读教材,其中必以“思”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扬他们大胆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互动发展之中,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张高压锅的原理实验时,有同学就提出能否用一只注射器,里面注入热水,然后迅速用力拉里面的活塞,也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我及时对他的想法给予表扬。因此,对学生的思考,教师适当地点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在讲了噪音后,我列举了身边汽车、摩托车带来的噪音问题,有同学就提出了使用小排量的问题,也有同学提出使用电瓶车。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大胆想象。

5. 用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新教材,弄清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实质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统揽新教材,深入钻研和挖掘新教材,正确理解编者的意图;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对新课程理念有哪些明显的体现,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其实质是什么,教材中所设置的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插图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运用好这些教学资源。

6. 准确把握重点,找准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核心问题来设置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准确把握每一章、每一节的重点,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目标中确定重点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找准教学难点,就必须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7. 摆正教师的位置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和参与者。只有摆正了教师的位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会从这些角色出发进行思考: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怎样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会有哪些疑惑点?怎样予以恰当的点拨?在什么时候点拨?

总之,新的教材刚刚使用,我们应充分利用物理新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物理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轻松。

收稿日期:2013-08-10

上一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依托网络研修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