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之策略

时间:2022-05-16 08:25:06

优化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之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体育课学校重视不够。许多中职学校领导认为中职教育重点是技能的培养,所以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要求也不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得过且过,上体育课时依旧是传统式教学,对课堂内容创新不重视,经常是"自由式、放羊式"的课堂教学。这些表现出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体育教学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中职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要优化体育教材,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拓展体育教学时空,提高教学功能,还要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言传身教,用体育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应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去影响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帮助和鼓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你这是干什么,有你这么做的吗?”“怎么学也学不会,有你这么笨的吗?”等等,这些语言伤害力极大,由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都可以让学生自尊崩溃,心灵受到创伤,或者说从此留下烙印,关闭沟通之门,使其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其结果不可想象。正如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明确提出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事实上,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教师积极进取、自我发展的行为又昭示出“学无止境”的真理,教师的形象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师的个性魅力像“细无声”的“春雨”永远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所获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主战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内容、学有所获。也就是说,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应该对教学任务的目标、结果及任务的执行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以把握活动的方向。有时也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任务是什么,如何完成此项任务,任务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而且目标越具体越好。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意识模糊,目标不明确,那么就可能是“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应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若目的性缺失,活动将沦为一般的游戏,只能满足学生的低级需要而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三、发挥教师评价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学生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学生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作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不断地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的结果、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运动之前适当用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的任务,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运动中,教师适当的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能使学生逐步踏上主动学习、发展能力的轨道。教师要善于从“差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之能在学习的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并逐渐由“差生”转向“优生”。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要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策略在中职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有利于体育课内容的丰富,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注重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参与意识的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力于体育课功能的良好激发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必须重视游戏化教学策略,设计顺应时展的游戏,以安全为基础,依据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联系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生活化体育课堂教学初探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