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山里的“世界客都”

时间:2022-05-16 05:59:00

梅州:大山里的“世界客都”

全世界客家人有1.2亿,华侨、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客家人有230万,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在国内的聚居地以粤、闽、赣3省交界的大三角区域为主。地处粤东的梅州,生活着500万客家人,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侨省亲,梅州是首选地。长期以来,梅州的城市发展紧扣一个“客”字,近年来的一系列变化拉近了侨乡与世界的距离。

交通升级:梅州人的福气

1983年,印尼华侨钟奇可回家乡梅州,一路走得好辛苦。从澳门辗转到广州,从广州再到梅州,长途车一早出发,挤上整整一天,晚上才到家。

“现在,从梅州到香港一天都可以来回,早上7点半乘车赴港,下午6点坐大巴返回梅州,省时多了。”钟奇可说。

上世纪80年代,钟奇可是第一批回国参与家乡建设的华侨。刚到梅州,当地还没有机场,他下榻的华侨大厦是当年梅州最好的酒店,一天10多元,“那时的钱很大哦”。现在,更高档次的酒店添了多家,那家华侨大厦干脆闭门停业。大厦门口是“水打伯公”码头,当年,黄遵宪、林风眠就从这里乘舟东去,赴国外留学。

钟奇可一口气在梅州待了20多年,经营着梅州唯一一家制作瓷砖的企业。其实,真正做陶瓷生意,最好的选择是不远处的佛山,

“国外的采购商只认那里”。然而,同许多梅州华侨一样,78岁的钟奇可十分恋家,宁可把生意做在少赚好多钱的“家门口”。

最了解梅州变化的是当地人。梅州老司机曾万水今年45岁,19岁起开大货车在梅州谋生,见证了梅州公路的每一次变化。

“过去从梅县到广州开车要走12个小时,到顺德要走14小时。当时有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叫做‘一来三补’,即来一趟梅州汽车要补轮胎、司机要补腰骨和补精神。可见当时公路的难走。”

1987年,梅州有了机场。2005年,通向广州的高速公路通车,梅州从交通死角成为沟通珠三角与江西、福建的咽喉要道。“这是梅州人的福气。”曾万水说。

同样的经历,中国客家博物馆副馆长饶金才也有体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吊线木偶演员,饶金才随大埔木偶剧团在梅州各个村镇演出。

“那时只有坑坑洼洼的山路,所有的行当都靠双肩来挑,雨时一身泥,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一个小时就够了。”

广东省委书记有一次来梅州,住在雁南飞茶园,晚上出来运动的时候,他说,这里的星星、月亮是最漂亮的。

确实,梅州空气的干净远近闻名,每月在香港住10天、梅州住20天是钟奇可的“生活规律”,除了要打理生意,最直接的理由是,他喜欢家乡的空气。

梅州是一个被很多山围在中间的盆地,早在199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就被誉为“世界客都”。

从东晋到清末,客家这一民系完成了从中原到“南荒”的五次大迁徙。有人把这五次南迁,喻为“中国人的第一次长征”。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有个形象的说法:如果说,客家在河洛是根、在江西还是一个处在母腹中的胎儿、在闽西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在广东梅州则已长大成人。

客家人的远行是带着文化的远行。在学者余秋雨看来,这五次远行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客家文化的浓度比当地文化要高”,“客家是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团队”。

他举例说,吉卜赛文化尽管在世界很多地方逗留过,但是它没有同化过任何一个地方原住民的文化。世界上很多流浪文化,都处于这种状态。

出于对本地文化资源的珍爱,梅州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世界客都”这一品牌。在中国首批10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竟逐中,梅州凭借中国五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建筑与客家方言、山歌等财富,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申报城市。今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世界客商大会,使梅州的知名度也越发大了起来。

博物馆:集中展示“大客家”

“我们不是世界客都嘛,起码要有重量级的文化来支撑。”中国客家博物馆馆长谢继说。梅州重量级的文化当然就是客家,最能展示客家人来龙去脉的,首推中国客家博物馆。因为直属国家“文博”系统,谢继把他的博物馆称作“中央军”。

“目前国内一些博物馆每平方米的平均造价高达5位数,而客家博物馆每平方米的造价才1千多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劲透露说。

几年前,这座博物馆还处在规划阶段,邻近两座民居是否保留成了争议焦点。谢继没有想到的是,他提议保留下来的这两座客家民居――达夫楼和先勤楼,映衬着客家博物馆的主馆建筑,竟然成了“新博物馆运动的先行者”。

“新博物馆运动就是一个主馆、几个分馆,而且这些分馆都是利用古民居、古建筑,保持原生态。”谢继说。

“一个博物馆不可能面面俱到,去穷尽我们客家文化,主馆的陈列只能大概把客家主要的东西介绍出来。具体要看民居,可以到黄遵宪纪念馆;要了解客家出了多少英才,可以去将军馆、大学馆。”

“地级市里面,同时期比,梅州的文化建设是大手笔。”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剑忠告诉记者,“中国客家博物馆耗资1.3个亿,8千万由华侨投入、社会集资,花了政府不多的钱,办了大事。”

在梅州历史上,这一“大事”是十分重要的拐点。它的目的十分朴素――让观众一日看尽客家人的来龙去脉。听着朗朗的客家读书声,很多华侨在这里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但真要对客家生活有切肤之感,还要走进散落在梅州方圆数百公里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据悉,梅州现存客家围龙屋总数有275余座,梅州市正着手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它成为梅州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在余秋雨眼里,“客家文化是异数”。因为整个中华文化中,最具有行动力、用自己的脚步来表现自己文化选择的,是客家文化。

“我们历代历史学家是缺少行动力的人,他们追不上有行动力的客家人的步履,所以使得客家文化在后汉中国史册当中,留下的篇幅不多。”余秋雨说。

对这一历史学家留下的遗憾,中国客家博物馆交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这是全国2400多个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客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评价说。它的另一个重要头衔是“全国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客家文化的台湾学者曾喜城认为,梅州客家文化可研究的内容丰富多彩。“就连(黄遵宪)故居里面展览的一封书信,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距离博物馆50米的一排老房子,便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清末外交官黄遵宪的故居。唐朝末年,他的祖上从河南信阳辗转南迁,最后落户梅州。黄遵宪在这里读书、成长,然后在故居旁边的周溪河上船,出海走向世界。

周溪河是梅州的一个重要地标,这里100米开外,就是有着260年历史、元帅和曾宪梓 当年读书的东山中学。周溪河是上游源头,博物馆建造之前,这里是“每周排两次气体,气味臭得全城都能闻到”的梅县造纸厂。

“污水直接排到周溪河里,而这条河与梅江连在一起。我们是上游,梅江又连接潮汕人的水源韩江,接二连三污染一串。”谢继说。

2005年3月,中国客家博物馆在造纸厂门口奠基动工,工人用狐疑的眼光看着眼前的一切,围在规划示意图前的人甚至说:“划得挺好,做不成的。”这是客家方言,意思是做得很漂亮,建不起来。

3年后,国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交付使用,速度快得让很多人“吓了一跳”。

《新建筑》杂志副主编汪原常常陷入“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这样的困惑中,在参观了梅州民居后,他忽然有了信心。他最想做的事情是,测绘整理好一些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把乡土文化整合到现代设计中。他希望,这种传承不仅靠政策制定者,普通百姓也要明白传承的重要性,自发地传承维系文化。在梅州,他欣喜地发现,许多建筑,比如乐善公祠、南华又庐等,都由房屋的产权人在保存和传承。

客家话和地方菜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梅州的汉剧、埔寨火龙、席狮舞、提线木偶等4项“遗产”榜上有名。早在第一批中,用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便赫然在榜。

走在梅州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古老的梅州客家话。甚至麦当劳的服务生也先以客家方言与顾客沟通。其实客家人的普通话也说得不差。

客家菜的“老三篇”是盐h鸡、酿豆腐和红烧肉。关于吃鸡,中国人学问深厚。山东喜欢扒鸡,河南擅食烧鸡、京津是童子鸡,客家则偏爱盐h鸡。街头随便一走,经常可见盐h鸡专营店。

旧日的客家人居住在深山,向来不惜柴木,客家饭多是精工细活。食材,如酸菜、梅干菜等也充分配合,一律具备不怕蒸煮的坚韧品格。如果你知道盐h鸡和梅干菜的做法,便能领略客家人的烹饪风格。前者是把整只鸡没入盐堆,煨掉所有水分,生生“杀”熟,打开锡纸,一股关门闭户的幽香味;后者则是三蒸三晒,蒸了晒,晒了蒸,直到把鲜翠的芥菜变成干草状,香味扑鼻,再拿来卤肉下饭。去超市走上一遭,便可知梅州野味丰富,仅炖品调料就可罗列一大货架,看得人眼花缭乱:鸡骨草、五叶神、牛奶树茎、艾根、苦斋干、石参、猴头菇、竹荪等琳琅满目,把它们一一记在心里比写论文容易不了多少。

客家人待客大方,讲究“六碗八盆十样”。当地人早餐爱吃腌面和三及第(一种用猪的肝肠肉做的汤)。腌面是广大客家乡亲为肚皮“报仇”的首选。原料近乎阳春面,拌上蒜蓉、葱花、油盐。据当地人说很多华侨回到梅州,放下细软,第一件事就是去街头小店吃腌面。

客家美食告别了深山,做出的菜式越发精致。甚至有台湾人专门来梅州经营饮食,来自新竹的客家人陈秀锦在梅县繁华的步行街入口处开了一间酒店,很多原材料直接从台湾带来。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是客家的一句老话,客家话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客家人说话咬文嚼字,古意森然,比如,把“我”说成“吾”,把“稻子”唤作“禾”,吃是“食”,绳子是“索”,脸是“面”。其他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几乎就是一部口头上的“古汉语”。

作家阿城在其著作《闲话闲说》中曾论及客家人,说粤语、闽南语都是唐音,“以这两个地区的语音读唐诗,都在韵上”。

每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用客家话为台湾播送1小时的“客家天地”节目,制作该节目的前沿编辑部2008年落户梅州。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个客家话前沿编辑部,6名播音员清一色是梅州人。

选择梅州作为立足点,是因为台湾的客家人达400多万,很多是“嘉应州”(梅州)人,两地的客家话口音接近,将编辑部设在梅州,并以梅州客家话播送,容易被台湾客家人接受。

上世纪80年代内地很多大学教授、博士,纷纷走出国门到国外镀金;而正好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法国、还有日本的博士则申请来梅州做访问学者。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房学嘉接待了好几位。“最长时间是一年半,他们都不懂中文、不会讲客家话,以我们这个客家研究院为依托,到乡下去。到现在还有两个美国学者在这里,有专门的办公室。”

责编 张 洪

上一篇:踏访台湾的博物馆 下一篇:功夫诗:化成舞蹈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