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居民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5-16 04:53:40

蚌埠市居民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本文基于对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判断,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蚌埠市居民幸福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及其主观影响因素和客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提升蚌埠市居民幸福感提供建议。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对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步转向了较高的层次。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全面衡量人民的幸福状况。随着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政府部门意识到要衡量社会和谐与否,一个GDP指标还远远不够,于是纷纷将幸福指数纳入其评价体系当中。但是,对于如何衡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还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指标体系和设置合理的考评方式。而在建立合理的测量机制之前需要先明确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以蚌埠市居民为研究样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该市居民幸福感进行调查。

蚌埠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位于淮河中下游,安徽省北部,面向长三角,背靠中原大地,经济腹地十分宽广,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工业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现辖怀远、固镇、五河3县和蚌山、龙子湖、禹会、淮上4区。研究的区域范围只包括蚌埠市4辖区。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集中在蚌埠市的经济中心区域,所以只选择4区研究,3县在此不作为研究范围。

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崛起、享受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之一。据统计,蚌埠市2011年人均GDP为21443元,全国排名中208位,省内第10位。本文通过对蚌埠市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旨在引导蚌埠市居民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为蚌埠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幸福感的内涵

对于幸福感,不同研究者对幸福感含义的界定和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一些研究者在认知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将幸福感等同于生活满意感(life satisfaction)。另一些研究者则在情感层面上使用这一术语,将其理解为happiness。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完善论幸福观为基础的幸福感研究,则力图超越快乐主义幸福观,更多强调自身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

综合以上这些关于幸福感内涵的观点,本文将幸福感的界定为,幸福感是人们对于自己现阶段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个人价值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也不同。然而,正是这一抽象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幸福才会成为千百年来社会理想与个体价值诉求的中心。

三、蚌埠市居民问卷样本特征统计及数据分析

(一)蚌埠市居民问卷调查及问卷样本特征统计

问卷基本构成:

参考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结合蚌埠市特点,以及调查的实际情况,问卷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该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收入;

第二部分:该部分旨在调查蚌埠市居民对蚌埠市长期以来的社会状况的客观评价,以及在这种状况下,居民对自己近三个月的主观感受评价和幸福感打分。其中,客观评价由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社会关系、社会氛围、发展前景构成,各项含义如下:(1)社会环境指标包括住房成本、城市环境、物价水平、交通条件、商业水平五个方面。(2)社会体制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医疗保障、教育资源三个方面。(3)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个体与家人、邻里、同事的关系。(4)社会氛围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尊重、社会的文明与公平。(5)发展前景是指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二)问卷的样本特征

本组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两种方式,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478份,经筛选,共获得379份有效问卷。

(三)实证结果分析:

1、运用软件:SPSS Statistics 19

2、分析方法: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分别分析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与总分的相关程度,分析同一个项目内不同分段之间的相关程度。同时,对于只有两个分段的性别项目做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变量为总分,分组变量为性别)。具体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1)性别(有显著差异)

从表1.1结果显示得出,蚌埠市女性和男性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sig.=0.001)。通过对六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发现,女性在社会关系(sig.=0.030)、近三个月主观感受(sig.=0.003)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其他几个维度差异不显著。

(2)从事的职业:(有显著差异)

从表1.2、1.2.1结果显示得出,蚌埠市不同职业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sig.=0.000)。

(3)教育程度(有显著差异)

从表1.3、1.3.1结果显示得出,蚌埠市不同教育程度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差异(sig.=0.004)。

(4)每月收入

从表1.4、1.4.1结果显示得出,蚌埠市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差异(sig.=0.000)。

(四)数据分析总结

根据sig.

四、蚌埠市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SPSS Statistics 19软件所得出的数据和分析结论以及从问卷中统计出的数据结论,对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做进一步探讨。

(一)性别差异对幸福感影响显著

统计的问卷中,男性占51.98%,女性占48.02%,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社会关系、主观感受对男性和女性影响显著,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女性的社会关系优于男性,女性的主观感受和和幸福感评分也明显高于男性。性别与幸福感显著相关。从表2.1可以看出,女性的平均幸福感指数高于男性。由此可见不同性别间对幸福感的评价存在差异,由调查情况可以得出,蚌埠市居民中女性比男性更幸福。

(二)职业对幸福感影响显著

在除社会环境之外的其他因素中,不同职业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实证分析得出,职业与幸福感显著相关。通过对六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发现,农民、国家社会管理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商业服务业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要明显小于私营企业主小于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小于经理人员、办事人员以及工人。

根据第四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不同职业的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最为复杂,职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经济水平创造了不同的职业,影响着不同职业的发展,而不同的职业则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关系以及主观体验,各种因素纵横交错,决定了职业对幸福感的显著影响。

(三)收入对幸福感影响显著

问卷中,月收入1000-3000元的占42.74%,3000-5000元的34.83%,且在社会体制、社会氛围、发展前景、主观感受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月收入在3000以下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要明显低于3000-5000的群体,且月收入在3000-5000的居民主观幸福感要明显低于5000以上的群体。

由此可见,蚌埠市居民幸福感的幸福感与收入存在正相关性。西方研究者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不少研究发现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例如Bradburn的研究表明,高收入者有较好的正性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Campbell的研究也表明,高收入者的幸福感高于低收入者。本研究支持主观幸福感随收入水平增高而上升的结论。当前我国社会才刚刚进入小康社会,从总体看来收入因素仍然是制约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条件的关键因素。

(四)受教育程度对幸福感影响显著

根据第四部分的数据,可以发现看出,在社会氛围、发展前景、主观感受方面,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幸福感差异。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居民主观幸福感要明显低于高中到大学本科的居民,而高中到大学本科的居民幸福感要明显低于硕士及以上的群体,大致表现出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会带来较好的心理体验的倾向。教育是人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由此看出将教育程度越高,生活的态度越是积极,而受教育程度越高,也意味着可能有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遇,因而也就越可能较多地体验到幸福。

参考文献:

[1]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

[2]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研究[J].理论学刊.2002(5).

[3]孙英.幸福论[M].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4.1.

[4]张瑾.国民幸福指数:社会发展评价的新尺度[J].领导科学,2006(15).

[5]Alan·Carr.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6]吴明隆.SPSS操作与应用: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

基金项目:蚌埠市GDP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XSKY1133。

作者简介:

宋超(1991-),男,安徽铜陵人,现就读安徽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荣蓉(1991-),女,新疆昌吉人,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钱秀凤(1991-),女,安徽池州人,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浅谈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CMOS工艺的2.4GHz低噪声放大器的ADS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