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初探

时间:2022-05-16 09:41:19

内容提要 《释名》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人,生活年代当在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献帝建安中曾避乱至交州,《后汉书》无传,事迹不详。刘熙解释名源,采用的是声训的方式。汉代《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但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则《释名》为第一书,是刘熙的独创。《释名》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历来被视为汉代4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释名》 体例 训诂 声训

《释名》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是中国语言史上出现的一部颇负盛名的训诂学专著。《释名》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年代当在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后汉书》无传,事迹不详。《释名》共8卷,27篇。其27篇依次是: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所释名物典礼共计1502条,虽不够完备,但已可窥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缘由或含义。本文着重于对《释名》的作者以及体例进行探讨。

一、《释名》的作者

释名的作者有刘熙和刘珍之争,原因是在《后汉书》其中的《文苑传》中载有刘珍的事迹,言其:“又撰《释名》三十篇,以辨万物之称号云。”于是引起了后人对《释名》一书作者的怀疑。

⒈二者的关系有4种学说:

①二名一人说。清人赵怀玉《广释名序》里有提到“每怪范史无刘熙名,唯《刘珍传》云珍撰《释名》三十篇,辨万物之称号,今《释名》仅二十七篇,而有亡篇,若并之宜合三十篇之数,珍与熙岂一人与?”

②误熙为珍说。清人毕沅《释名疏证叙》曰:“《后汉书・刘珍传》言珍辨万物之称号,今《释名》仅二十七篇,而有亡篇,安知非本三十篇也。或刘珍别有《释名》,而已亡与?或蔚宗闻之不闻,而误以刘熙为刘珍与?”

③二人相踵说。毕沅又主此说,他在《释名疏证叙》中认为刘熙是汉末或魏受禅以后之人“疑此书是兆于刘珍,踵成刘熙。”毕氏以为刘珍、刘熙为二人,各有《释名》一书,但二者有相承关系,今存之《释名》为刘熙所踵成,所以毕沅热认为范晔在《后汉书》中载之的《释名》当为刘熙所撰写的书。

④二人祖孙说。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云“按《湖广旧志》云:“刘珍撰《释名》三十篇,以辨万物之称号,刘熙序之。”序末有云“其于答难解惑,王父幼孙朝夕侍问以塞,可谓之士,聊可省诸。”其语不甚明白,岂刘熙为刘珍之孙,幼时尝质问其义,后踵成王父之书。

⒉刘珍的生平与刘熙的生平相比较发现有六处不合之处:

①名字不合。二人各有名字。“熙”和“珍”义不相涉,二者搭不上关系。

②籍贯不合。刘熙是北海人(属今山东省),刘珍为南阳蔡阳人(属今河南省)。二者的籍贯相去甚远。

③时代不合。范史称刘珍为和安时人(刘肇、刘祜时期),刘熙为灵献时人(刘宏、刘协时期),刘熙所生活的年代比刘珍晚了几十年。

④官位不合。范晔所载刘珍名位甚显,而刘熙或题“征士”或题“安南太守”,史书无传,名位未显。

⑤篇数不合。史书所载刘珍的《释名》为30篇,而流传至今的刘熙的《释名》为27篇。

以上数说虽各执一端,但有一点是诸家共同的,那就是都承认历史上确有刘熙著《释名》的事实,承认今天所流传的《释名》一书就是刘熙所著。刘熙为北海人(今山东省内),他在《释名》中广引各地方言以释,其中引用较多的分别是青徐、齐鲁。这些地方都在山东省内,说明刘熙对这一带的方言比较了解。作为东晋人的优滔明确地将刘熙称作“青土有才德者”。由于史书无记载,刘熙的生卒年已无法考证,大致是生活在汉末。

二、《释名》的体例

刘熙的《释名》作为一部声训专著,其写作动机是为了揭示事物得名的缘由,其方法是声训,它的比例比较复杂,下面就详细解析《释名》的体例。

⒈《释名》的选词原则:《释名》在确定所释对象时,至少遵循三个原则。

①正统原则。所谓正统原则,即遵循当时社会在政治制度、宗法礼教、伦理道德、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正统观念,以此为准则选择那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词语作为释名对象。在整个古代社会,天地在人们的观念中是至为重要的,所以在《释名》27篇中《释天》、《释地》为冠首。

②人本原则。人本者,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也。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中,人的地位在宇宙万物中仅次于天地。《释名》27篇所释之名的选择,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表现得非常明显。归纳为衣饰范围:《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归纳为食的范围《释饮食》,归纳为住的范围:《释宫室》、《释床帐》,归纳为用的范围:《释书契》、《释用器》、《释乐器》、《释兵》,归纳为行的范围《释车》、《释船》,最后释人所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丧制》。

③习用原则。即是选择那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和接触的事物或概念作为解释的对象,这也是建立在人本原则之上的。关于这一点,刘熙自己在《释名序》中已说得比较清楚。其言曰:“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典礼所制”大体上属于官用制度所定或与之有关,“出自民庶”则是属于老百姓习用之物。但不论是官用制度还是老百姓的习用之物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两类而释,一类是物名,一类是非物名。释物名的大多是关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霜雪雨”,如《释天》、《释地》。非物名的是关于“行步走卧”、“善恶好丑”,如《释姿容》、《释言语》。

⒉《释名》的编排体例:《释名》的编排体例可以从内容上来进行分析。

①以类相从。《释名》编排的基本体例,全书分为27篇相对来说就是有27类。统计所收入的1700多个被释词。分类的标准是被释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属性,同类中的词就是作者所认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词。《释天》共释115词,都是与天文历象相关的词。《释地》释17词,都是关于土地的名词,《释山》、《释水》、《释丘》都是释与“山、水、丘”相关的词。

②排列有序。《释名》内容的有序排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各篇的排列次序遵循了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正统观察和人本原则。在《释名》的排列按照先释自然再释人类社会,如先释天、地、山、水、丘、道,再释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

二是各篇内部所释词的排列,从整体上看来也是大致有序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根据不同的类别,各依一定的顺序来编排所释之词。如在《释亲属》中大体就是按照由亲到疏、由内而外的次序来释各亲属之名。《释衣服》则大体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由衣而绔(裤)到裙、袜、履,各以类相聚,依次释之。

三、《释名》探源的方法――声训

《释名》既总结继承了东汉以前的训诂成果,又展现了东汉时期的训诂实绩。声训这种方法,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至刘熙集大成。声训探源这种方法到了刘熙的《释名》中,才真正地形成了一个流派,一种风格。声训就是用音同、音近、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从训诂以来就有的一种训诂方法。

在《释名》中体现出的最大的声训特点是“同声而训”。用原字解释原字叫“同字为训”,如“蒙者,蒙也”“彻者,彻也”。要正确理解这种现象,首先要分清字、词两个概念。字是词的书写形式,字不等于词。有时字与词是一对一的关系,如“人”这个字记录的就是“人”这个词。有时一字可对多词,如“战”这个字可以记录“战斗”这个词,也可以记录“发抖”个词。有时又可以数字共一词,异体字就是这种情况,如“群”、“荤”记录的就是一个词。《释名》中的同字为训的构成方式是这样的:被训释词+训释词+说明,如:宿,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我们知道,《释名》的写作目的是推求事物的得名之由,如果采用“被训释词+释词”的方式,由于文字迷瘴的作用,可能使人不知所云,说了等于没说。即使知道是同字异词现象,也只是知道“x”得名于“y”,但是为什么说“x”得名于“y”,还是不明就里,而加上后边的说明语,就清楚明白了。在《释名》中“同字为训”的词总共有20例。

(1)《释天》:“宿,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

(2)《释水》:“济,济也,言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3)《释州国》:“卫,卫也,既灭殷,立武庚为殷后,三监以守卫之也。”

(4)《释州国》:“齐,齐也,地在勃海之南勃齐之中也。”

(5)《释州国》:“县,县也,县系于郡也。”

(6)《释亲属》:“弟,弟也,相次弟而生也。”

(7)《释言语》:“乐,乐也,使人好乐之也。”

(8)《释饮食》:“炙,炙也,炙于火上也。”

(9)《释采帛》:“布,布也,布列众缕为经,以纬横成之也。”

(10)《释衣服》:“被,被也,所以被覆人也。”

(11)《释宫室》:“寝,寝也,所寝息也。”

(12)《宫室》:“传,传也,人所止息去而后人复来,转转相传无常主也。”

(13)《释宫室》:“阙,阙也,在两旁,中间阙然为道也。”

(14)《释宫室》:“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15)《释书籍》:“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

(16)《释书籍》:“垂,示也,所过至关津以示人也。”

(17)《释典艺》:“易,易也,言变易也。”

(18)《释典艺》:“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

(19)《释疾病》:“疾,疾也,客气中人急疾也。”

(20)《释丧制》:“敛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

这20例同字为训中的被训释词和训释词都属于同字异词。它的理论基础是:它们往往是一词之引申,后来才分化成了不同的词。但是这就容易产生问题,那就是本义和借义也可同字,虽然同字,实无渊源关系,贸然牵合,就会造成系联错误。

从上所述可见《释名》对研究训诂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清人毕沅说:“其书参校方俗,考合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洵为《尔雅》、《说文》以后不可少之书。”

参考文献:

[1]寇占民 2008 《北方渝从》 第二

[2]许征 2009 《中的“同字为训》《新疆大学学报》第三期

[3]刘景耀,刘芳 2003 《河北学刊》一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中和:希区柯克电影中的道德观 下一篇:浅谈舞蹈专业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