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血方法的探讨及体会

时间:2022-05-16 02:22:26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血方法的探讨及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沐浴后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作用,并与不沐浴直接按摩足部采血比较。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2月在产科足月分娩的21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沐浴后采血,B组为不沐浴但进行足部按摩后采血。结果:A组(沐浴后)采血成功率高于B组(不沐浴)。结论:通过新生儿沐浴可使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末梢血管扩张,四肢温暖,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效果优于单纯足部按摩后采血,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了新生儿痛苦。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沐浴;血样采集;标本保存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a)-136-02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to newborns for disease screening

LI Fen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Yushui District, Xinyu3380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collecting heel blood to newborns after bathing for disease screening,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made on the newborns after bathing and those after massaging instead of bathing. Methods: Experimenting on the 212 full-term delivered newborns who were bor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2006 to February 2008 in our hospital. Divide the newborns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randomly. Bathing the newborns in group A and massaging those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before collecting bloo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blood collection in group 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Conclusion: Bathing the newborns has the advantage of speeding up systemic blood circulation, expanding peripheral vascular and warming limbs; the effect of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to the newborns after bathing is superior to those without bathing; moreover,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is increased, and the pain of newborns is alleviated.

[Key words]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Specimen preservation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新生儿血液检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等代谢性疾病(目前只做前2项)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进行筛查,使机体在受到损害之前就得到有效治疗,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一项有效措施,对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深远意义。我院自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活动以来,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采血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2月母婴同室、体重≥2.5 kg的新生儿共21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22例在新生儿沐浴后采血,B组90例不沐浴但针刺前进行足部按摩。

1.2采血时间

要求新生儿出生72 h后,充分哺乳8~10次,以避免在哺乳前无蛋白质负荷情况下采血出现PKU筛查的假阴性及CH筛查提前采血出现假阳性。

2方法

选择室温在28~30℃的治疗室,分别为两组新生儿采血。将新生儿平放在操作台上,采血部位选择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内侧静脉。操作者左手将新生儿一侧下肢抬起,用75%酒精局部消毒待干,将采血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刺入皮肤2~3 mm,使血液自行流出,用干棉签拭去第一滴血,再在针眼四周较大范围处轻轻挤压,待血滴足够大时,将采血卡正面轻触血滴,血滴即被吸入滤纸并渗透至背面,形成直径8~10 mm的圆形血斑。

2.1采血成功率判断

一次需采足3个血斑,且每个血斑直径约为8~10 mm,否则为一次不成功,需第2次穿刺。

2.2血标本放置及递送要求

血标本采集后室温下放置,自然干燥后装入密封塑料袋内4℃冰箱中保存,切勿受潮,7~10 d后送检。

2.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

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比较,χ2值为12.1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4体会

4.1采血人员应具有的资历

采血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并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及方法;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结果登记和档案管理等。

4.2患者的知情权

采血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诉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应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

4.3严把标本质量关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我院采用在新生儿沐浴后采血,理由是新生儿血流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而四肢少,一旦足跟温度偏低则血管收缩,往往不易采到足够血量;而温水浴后足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因而采血成功率大大提高,确保了采血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

4.4严格登记制度

设专人管理,由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负责血标本的采集管理工作。采血前认真填写采血卡片,核对床号及母亲姓名,做到不漏项,确保标本准确无误。同时认真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资料保存至少10年以备查。

4.5确保阳性召回率

我院对每例筛查的新生儿都留下了详细有效的电话以便联系。严格执行阳性召回制度。在受到筛查中心可疑阳性通知后,立即电话通知其尽快来院采集第2份血标本送检。

4.6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控制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及我国的人口素质。我国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这一检查的接受程度也十分有限,有资料显示:每年出生2 100万活产儿,其中仅有54万接受这一筛查,覆盖率仅有2.5%,仍有很多患儿因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而留有严重的智力残疾,严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和意义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孕妇学校、家长学校、产科母乳喂养培训班等宣传形式发放宣传资料,使产妇及家属能得到有关新生儿筛查的知识,积极配合做好筛查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婉如.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以预防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6-67.

[2]司丽霞,张颖,蔡建霞.温水浴足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47.

[3]孙尚慧.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保存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33-34.

(收稿日期:2008-06-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TAT皮试液配制、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注射方法改... 下一篇:心脏电复律患者转律后早期的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