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看新课改

时间:2022-05-16 12:35:16

【前言】从一节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看新课改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出示例题9+3= ?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9+3=12,因为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生2:9+3=12,因为9和3组成12,所以9+3=12。 生3:9+3=12,因为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一想,想得仔细...

从一节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看新课改

摘要: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都积极投身新课改,新课改"新"在哪儿?本文拟就一节公开课谈谈自己对新课改的一点肤浅认识,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202-01

新课改,在教学中,似乎许多老师并没有理解,而是为"新"而"新",我们先看一个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简述

出示例题9+3= ?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9+3=12,因为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生2:9+3=12,因为9和3组成12,所以9+3=12。

生3:9+3=12,因为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一想,想得仔细一点。

生:还是沉默。

师:你们想一想(边说边作掰手指状)。

生4:我知道了,我们还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手指。

(在座学生哄堂大笑)

师:对你说得很好,我们是还可以掰手指,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5:不对,这个方法是幼儿园里教的,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难为情的。

师:(显得很不自在)接着问: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6:摆小棒,先摆9根,再摆3根,然后数一数,一共有12根。

生7:还可以摆圆片、摆三角形……

师:把这些方法都一一罗列在黑板上,(显得很自豪)。

2.思考

2.1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决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只要学生回答出的算法多就是算法的多样化,这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是指在同一层面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同。如:本堂课的前几种算法可以称作为算法的多样化,而后面几种算法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说的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的和小学生所用的方法属于不同层面的,所以称不上算法的多样化。本堂课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算法多样化,但是他的做法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为了多样化才多样化,并不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

2.2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还有一个后继步骤,那就是算法的优化,算法只有在优化后多样化才有意义,否则对学生来说加重了课业负担,而且不能得到算法多样化所带来的好处。何为算法的优化,我认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在多样的算法中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最为合适的、最能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过程。这个和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优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前只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优化,而现在更强调从学生的层面去考虑优化。且优化的过程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优化、不断地完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地积累、实践不断地深入,学生已经优化的算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本课一学生所讲的掰手指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方法难为情的。从中不难看出掰手指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好方法了,也就是对于小学生在进行9加几的计算时除极个别外,他们的优化目标不会是掰手指了。

2.3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

3.教学反思

3.1本人认为,本课执教教师在学生已经回答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时,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其他算法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用掰手指去诱导学生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学生一开始没有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其实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潜意识地将这种算法优化掉了,这在学生的回答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把这种算法搬出来而且还说这是一种好方法,那么是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计算时都去掰手指,高年级手指不够又该如何?

3.2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在新课中当学生已回答出三种不同的算法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而不是再去追求所谓的"多样化"。其实这已经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多样化"了。

对于新课标,本人对他的认识也不够深入,有待于今后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新课程、新课改的"新"在于指导思想、理念的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引领者、参与者,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行者,知识的获得不再看重结果,重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少老师还没有领悟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的精髓,在为"新"而"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老师认真解读新课标、学习新课程,钻研新课改,向同行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脚踏实地搞课改;向课改专家学习,学习他们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的理解、把握;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向新课改做出成效的老师学习、向新课改走在前面的学校学习,当然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学校的特色,走出适合自己的新课改道路。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数学学习如果只追求正确答案,那我们的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将对数学失去学习动力,甚至厌恶数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应有的魅力。教师的职责在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潜能为后天的学习打下基础。新课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课堂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接受前人的知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广大老师积极投身新课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进取。这样我们的新课改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上一篇: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分析 下一篇: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