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内蒙古经济企稳运行

时间:2022-05-15 06:54:05

1—5月内蒙古经济企稳运行

一、工业生产企稳

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与1-4月持平。全区工业产销率为96.7%,比1-4月提高0.7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1-5月,全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都在10%以上,分别达到14.2%、15%、12.7%、14.8%、15.4%。从经济类型看,1-5月,全区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7个百分点。用电量方面:1-5月,内蒙古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分别达到867.19亿千瓦时和76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和8.3%。

二、投资平稳增长

1-5月,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481.88亿元,同比增长1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7.49亿元,同比增长41.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84.42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59.97亿元,同比增长18.3%。从主要行业看,1-5月,各主要行业投资回暖势头明显。特别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完成投资337.59亿元、1227.87亿元、283.66亿元、316.96亿元,增速分别达到24.1%、17%、26%、39.2%。分盟市看,1-5月,全区12盟市增速均呈涨势。施工、新开工、投产项目个数均有增加。1-5月,全区施工项目数7807个,比上年同期增长9.4%;本年新开工项目数5569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6.2%;本年投产项目数2269个,同比增长16.8%。

房地产投资方面:1-5月,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1.73亿元,同比增长2.1%。从商品房销售看,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70.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商品房销售额211.21亿元,同比增长18.7%。

三、消费低位运行

初步统计,1-5月,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7.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1%。其中,城镇实现725.8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乡村为11.59亿元。1-5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商品销售额完成1776.8亿元,增长4.9%。按可比口径计算,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6%,金属材料类增长18.2%,汽车类增长4.8%。

四、新兴贸易伙伴看好

1-5月,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达4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总值14.34亿美元;进口总值31.63亿美元。从主要贸易对象看,1-5月,与新兴贸易伙伴澳大利亚、韩国的贸易额增速迅猛,分别同比增长22.9%和30.1%。

五、财政收入开始正增长,支出平稳

1-5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7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06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86亿元,增长7%;税收收入完成486.97亿元,增长2.5%,占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69.3%;非税收入完成215.62亿元,增长18.9%,占30.7%。

1-5月份,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90.52亿元,同比增加154.29亿元,增长14.9%。分项目看,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8%,教育支出增长16.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8.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0.8%,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9.5%,有力保障了民生等重点事业需要。

六、存贷款余额增速平稳

截至2013年5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4662.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5.08亿元,比上年同月末增长1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7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062.80亿元,比上年同月末增长15.6%。

七、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

1-5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高于全国平均涨幅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同比上涨3.3%,农村牧区同比上涨2.7%。类商品“七升一降”,食品价格依然领涨,同比上涨5.9%;交通和通信类同比下降0.8%。从5月份看,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同比涨幅较4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3%,总体呈“四升三降一持平”。食品类、交通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环比分别下降1.1%、0.2%、0.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与上月持平;其余四类涨幅微弱。

八、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

1-5月,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6%,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5%。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1%。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8%,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2.4%,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下降2.7%。

上一篇:夯实基础 增强活力 下一篇: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并购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