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时间:2022-05-15 03:22:09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 要】“克己复礼”作为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对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仍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克己复礼”的内涵入手,吸取其精神内核,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试图从自我的理性控制、现代礼仪规范学习、践行仁者爱人三个方面探讨“克己复礼”对于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启示

【关键词】“克己复礼”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15-03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他的“克己复礼”思想,要求与人相处时,言行举止要合乎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各种规范,并以“礼”为标准,从而实现人际和谐。因此,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汲取“克己复礼”思想的精华,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克己复礼”的内涵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颜渊问孔子如何是仁?子曰:“约束、克制自己,使自己在言语行动上符合‘礼’就是“仁”。有一天,都这么做了,天下人就会归附到仁德那里去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的中心是归仁,“仁”既是《论语》的中心思想,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必备的特征之一。怎么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先要克己,“为仁由己”;后要复礼,以社会的礼制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就是“仁”。孔子指出了具体的做法,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

1.“克己”的内涵

对于“克己”的认识,各有不同,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说:“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朱圣人将可“克”释为胜;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将“克”释为“能”,将“克己复礼”中的“己复礼”释为“自我复礼”。现代人普遍认为“克己”是对人性压制与束缚,是以群体的礼压抑个体的自由,是个体的意志对公众意志的服从,这是对“克己”的误读。这种解读的根源在于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与“论语”的本意是有所不同的。论语中“克己”更多的是指对自己的约束,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作为约束的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克”是约束的意思。

那么“己”是指个人?抑或是自我?还是个人不合理的利益和欲望?近现代以来,对于自我的研究越发精细,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自我”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儒学中的“己”也涵盖了这三个部分,本能的自我,如“克己”“修己”“正己”等之中的“己”;自然的中性的自我,如“无友不如己者”“人人有贵于己者”等;道德的自我,如“得己”“立己”“在诸己”“求诸己”等。显然,“克己复礼”中的“己”不是“自我”和“超我”,而是本我中非理性的成分,即不正当的私利和过度的欲望。

综合来看,“克己”指的是约束、克制自我本身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和过度的私欲。那么如何约束自己?其标准又是什么?在儒家看来,就是“礼”。

2.“复礼”的内涵

既然“礼”作为约束自己视、听、言、行的标准,那么“礼”究竟指的什么礼?“克己复礼”中的“礼”是众多研究争议焦点之一,特别是近代中国,许多思想界大家,如李泽厚、任继愈、杨荣国、匡亚明、蔡尚思等,将孔子讲的“复礼”理解为“恢复周礼”。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克己复礼”属于修身养性的道德伦理的范畴内,应从“修身之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而“复”不是所谓的返回、恢复之意,而是“实践”和“履行”的意思;“礼”是君之礼、臣之礼、父子之礼、关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礼等,是用来体现“仁”的精神,形成秩序、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的行为规范。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孔子说的“礼”是在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民困苦不堪的现状的一种思考,相较他心目中社会安定、有序的西周社会,不得不说周礼确实是令人向往的。但用社会发展的眼光,“礼”既包含了“周礼”的成分,也包含在那个动荡时代求得社会的安宁稳定、秩序、和谐所必需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分。今天看来,“克己复礼”中“礼”的现实意义更像是当代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行为规范。

3.“仁”的内涵

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仁”是一个总的道德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仁”的核心是爱人,人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爱己而爱人,推己及人。在“克己复礼为仁”中,“仁”是“克己复礼”的目的,是最终归宿,离开了“仁”的指引,“克己复礼”将变得随意和盲目。而“仁”不仅仅是“仁人”,还会使整个社会回归到有序、朴实;不仅每个人到达“仁”的道德境界,也是人际和谐,世道清明的社会现状。

孔子认为“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由于“仁”是观念的和精神的,是不可见的,而其表现形式“礼”却是生动、具体的,缺“仁”则不“礼”,不“礼”亦非“仁”。只有通过“礼”的整合,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减少摩擦和冲突,社会等级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仁”才能得以实现。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今,“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道德意识下滑,交往双方相互认同感减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价值观念。大学生不再信奉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他们有更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金钱的多少、权位的高低成为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和践行。虽然大学生们都懂得基本的社会公德,也知道要诚信交往、坦诚相待,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奉行双重标准,忽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滑,交往动机的功利化,双方或没有交往,或以利相交,交往双方的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冲突增多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家中晴雨表,家长往往给予了他们极大地物质满足和全部的爱。在与长辈交往中,往往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一方面养成了敢作敢为的作风,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逐渐习惯于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与人交往更多地以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导致人际交往冲突增多。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思想正是大学生所缺少的。

3.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矛盾激化

现在部分大学生主观意识太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重视个性的张扬,但往往规则意识不强,言行过激,更缺乏自我理性约束,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同时自己也陷入了人际冲突之中。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以及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法律威严、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却在关键时刻不能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了巨大的危害。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约束能力较差,往往只顾自己所求,不顾及别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对方的反感,矛盾激化。

三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克己复礼”强调通过自我道德的提升,并在交往中做到坦诚、宽容、克制、体谅,从而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和人际和谐。现在看来,不论是其思想内涵,还是其实践要求,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克己自修,学会理性控制

儒家把自我看作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个人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主体的“克己”和“自修”。因此,“克己自修”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克己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儒家认为,要达到“仁”,就要“克己”,并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言行合乎规范,做事合乎规矩。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同时,要克服人性中最消极的东西,展示最美好的东西,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克己修和。相比之前,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往时间,有了更广泛的社交对象,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拥有了更强的交往能力。同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遇到了更多的利益之争,如评优、入党等,对这些利益得之则喜,反之则怒,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就是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老师怀恨在心,言辞甚至行为过激,引起同学、老师间的矛盾激化,甚至造成社会悲剧。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情理交融,既要投入真诚的情感,又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为了私利而为所欲为。

2.加强礼仪学习,规范自己行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因此,在繁杂的社会交往中,懂礼、守礼就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剂。

首先,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必先有礼的修养。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广,交往内容更加丰富,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快节奏、高频率的交往沟通对大学生交往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识礼懂礼,遵礼守礼,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加强礼仪规范学习。一方面,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礼仪思想中吸取精华,将那些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使之成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言行要遵循相应的“规矩”。此外,要把握“德”是“礼”的实质。礼仪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更是人们内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要推行礼、乐,必须具备“德”和“仁”。良好的仪表仪态、诚心诚意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的人性、规范的人伦、高尚的人格等道德本质。只有把握礼仪本身所内含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礼仪学习才不会拘泥于形式的繁文缛节。

最后,注重实践,非礼勿行。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不仅体现在“礼”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礼”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大学生要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加强学习,了解现代的种种礼仪要求,并在内心认可和接受。同时,在实践中要加强自律, 将“礼”变成行为,将“礼”变成习惯,使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职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能懂礼受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践行“仁者爱人”,实现人际和谐

儒家的“仁”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既包括了个人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学生要以“仁爱”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

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孔子曰:“仁者,人也。”(《论语·雍也》)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交往对象,不论其地位高低、身份贵贱,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看到自身的不足;要对人言行一致,真心实意,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

其次,要学会爱人、助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阐述了“仁”的本质。孟子曰:“仁,人心也”,并强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概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奉行仁爱之道的内在根据。鲁迅也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爱人本身就包含着助人之意,不仅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有同情心,要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将爱由自己、亲人而扩展到人际交往中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在关心、爱护别人的同时,还要乐于助人。

最后,要善于推己及人。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能近取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既是个人内在仁爱之情的推衍,也是以自身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并以此作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自己追求、希望得到的东西,应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自己厌恶、否定的,一定也不要施于别人。

注 释

①陈瑛.克己复礼与公民道德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

②③④赵书妍、李振宏.“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J].河北学刊,2005(2):12、14、19

⑤⑦袁纪玮.孔子“克己复礼”和谐意识的现代启益[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

⑥史仲文、陈桥生.中国文化(王国政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⑧蒋璟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3)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肖雁、孙熙国.修己安人:《论语》[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失败是个万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