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自喷井开发稳产管理与优化措施浅析

时间:2022-05-15 02:41:31

油田自喷井开发稳产管理与优化措施浅析

[摘 要]自喷井为地层压力足够将原油举升到井口以上的油井,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制约,而影响石油的正常生产,尤其是处在自然能量较低条件下的自喷井,各种不利于开采的因素就会更多,生产状况也就越复杂,而自喷井的自喷期及产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和限制,所以创新生产方式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提升采油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延长自喷井的生产生命周期。也只有针对各种制约油井自喷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油井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以架岭607-1-3井为例,浅析自喷井开发稳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自喷井;开发稳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4-01

一、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开发现状

架岭607-1-3井是笔架岭油田的一口自喷开发井,开采层位为沙河街组,沙一段储层,投产初期自喷生产,产量降低后补层合采,后仍自喷生产,目前已自喷生产800余天。

2.存在问题

(1)同区块油井自喷周期普遍偏短

架岭607区块共有5口井在投产初期自喷,生产层段均为沙河街组,除架岭607-1-3井外自喷期都较短,表现为地层能量不足,自喷期短的特征,因此作为同一区块开采同一层位的油井,投产初期架岭607-1-3井自喷期预期并不乐观。

(2)同区块自喷井产量递减快

架岭607块储层具有一定的天然能量,即使单层开采,初期也能够自喷生产,但递减速度较快。架岭607块投产初期地层能量充足,投产初期油井日产量一般很高,但随着开采时间推移,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迅速,产量递减到投产初期峰值产量的1/3最快只需要5天。

(3)区块边水活跃

架岭607块是典型的受断层控制的边水油藏,边水相对活跃,推进速度较快,同区块的架岭607-3-11井就是因边水推进过快而关井,其屡次调层后,初期产量都较高,但不久就会出现因高含水而失去开采价值的情况。

(4)油井结蜡严重

根据开采层位的性质,结合地面原油性质分析得出架岭607-1-3井原油具有“两低两高”的特点:低密度、低粘度、高胶质+沥清质含量、高含蜡量,在实际的生产中,架岭607块的油井结蜡严重,曾经发生过在停电春检后蜡卡停产,热洗作业后复产,因此油井清防蜡对于自喷井稳产至关重要。

二、稳产优化措施

2.1 合理选择油嘴直径延长油井自喷期保持产量稳定

众所周知充足的地层能量是油井自喷的动力,如果单纯的追求高产量,盲目扩大油嘴,放大生产压差,会过度的消耗地层能量从而缩短油井自喷期。而在生产中我们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管理一口自喷井时控制油井产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改变井口油嘴尺寸。通过选择合适的油嘴尺寸可以控制油井平稳采油,进而延长自喷井的稳定期和自喷期,也可降低含水率的增长。油嘴尺寸一经改变,很多产状指标也都随之改变,其中的是产量和油井井口油压。以下为理论上油嘴产状公式。

油嘴产状公式:

q=0.4/R-0.5D2Pt(1-fw)-0.5

式中

q―产量,吨;

D―油嘴孔眼直径,毫米;

Pt―油管压力,巴(1巴=0.0986MPa);

R―油井的生产气油比,米3/吨。

因此合适的油嘴要既能满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采油指数的同时又可以减少一定的压降,保持合理的生产压差,延长油井的自喷生产时间。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自喷井动态生产资料,计算采用不同直径油嘴时的采油指数和生产压降,再结合对不同油嘴对应的产量进行经济评价,综合选择合适的油嘴直径。采用以上措施架岭607-1-3井目前已自喷800余天,在延长了油井自喷期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2 制定科学工作制度控制产量递减

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地层能量下降不可避免,这时就会出现自喷能力减弱,供液能力不足产量下降的情况。架岭607区块是典型的受断层控制的边水油藏,边水相对活跃因此在自喷后期则会出现含水上升的情况,因原油中的水密度比油高因此水会逐渐沉积在井筒的底部,这样不仅增大了井底回压,而且降低了生产压差,造成自喷井油气产量的下降。针对这些状况在实际生产中要优选油井生产参数,延缓边水推进速度,控制产量递减。具体到架岭607-1-3井,采用的工作制度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制定科学的控套制度,科学的控套制度一方面可以控制含水上升一方面可以缓解供液不足的情况;通过观察压力与含水等变化制定合理的间歇起抽制度,通过间抽可以排放井底积液,这样既增加了产量,又减轻积液对其它非出水层位的危害。

2.3 采用合理清蜡措施

对于自喷井来说,原油从地层流动到井口的过程也是一个温度、压力变化的过程,原油中溶解的蜡会因物理环境的变化从而凝析出来堵塞井筒,因此必须采取清防蜡措施保持井筒畅通。目前架岭607-1-3井块主要采用化学清防蜡技术,这种技术能有效的延长热洗周期,减少作业费用。目前架岭607-1-3井按照产量的1.5 ‰ 比例添加PPH-Ⅱ型防蜡降凝冷输剂。PPH-Ⅱ型防蜡降凝冷输剂具有闪点高、安全、不会使地层粘土发生膨胀而破坏地层,防蜡、降凝效果好的特点。实验证明:加药后原油中的蜡晶形态由原来不易流动的网状针形变为易于流动的絮状球形;其降凝幅度大于10℃;低温流动性,降粘率大于96%(8℃);防蜡率大于60%(其它药剂最高42%)。采取化学清蜡措施后架岭607-1-3甚至达到了766天无热洗。

2.4 周期采油

根据渗流力学原理,在保证油井合理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周期性地改变相邻油井生产参数,改变井间干扰、油藏内部压力分布及原油流向,减少死油区,提高采收率。同时可以控制边底水的侵入,避免边底水突进,减少和防止油井水淹。建议有活跃的边底水驱动或注水开采的自喷井采用特定油嘴周期采油,保证水线均匀推进,无水采油期长,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慢。

2.5 降压开采

通过稳定试井曲线,可选择产量较高,油气比较低,井底流压较为合适(流饱压差较大),含水、含砂较少,能够稳定喷油,而生产情况没有太大波动的油嘴作为生产油嘴。实践表明,降低生产压差开采,实际采用的生产油嘴比依据系统试井曲线而选择的油嘴小,更有利于稳定生产,效益更好。

三、结论

自喷井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因此相对于抽油井我们对生产的控制手段更少。越接近自喷后期其生产情况越是千变万化,控制难度越大。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一井一策,认真及时的分析判断油井可能存在的问题,落实“精 准 细 严”四字管理方法。针对架岭607-1-3井的实际情况,我们合理选择油嘴直径控制地层能量的过度衰减,延长自喷周期;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延缓含水上升速度,保持产量平稳变化;制定合理的清防蜡措施有效地延长其热洗周期节约成本并确保产量平稳。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架岭607-1-3井已自喷生产800余天,为其他自喷井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一条可借鉴之路。

参考文献

[1] 邹艳霞.采油工艺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军.自喷井后期生产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2,06):56-57.

[3] 王海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培训教材[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4] 常子恒.石油勘探开发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 李虞庚.石油安全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6] 高彩萍.油田原油开采的规模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上一篇:草舍油田泰州组和阜宁组储层特征描述及储量复... 下一篇:浅谈永久性沼泽段围堰填石法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