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单独两孩

时间:2022-05-15 01:04:48

摘 要:2013 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了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对如何落实这个政策提出了具体措施办法和意见。

关键词:单独两孩;人口现状;年龄结构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98-02

一、中国人口现状

《国家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曾预测,中国大陆人口总量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达15亿左右。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10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实际为13.4亿,比十年前增加7 390万人。对照1990―2000年间,中国人口净增1.3亿。照此发展水平,2020年应当增长不到14.5亿。《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3.9亿内。

根据预测,如果全国的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所生育的子女数)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1.6个孩子左右,那么到2035年之后,中国的人口就会开始减少,到210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可能只有5亿~6亿人。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人口增长的末期,人口数量虽然还在增长,但已经是惯性增长的末端。随之而来的就将是总人口的减少,2013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通报经济发展数据时提到,2012年中国年龄在15~59岁的青壮年人口历史上首次呈现最低,减少345万人。实际上,青壮年人口将会持续减少。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中国的人口变化过程中,首先减少的是劳动力。因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老年人的减少要慢于年轻人的减少。今后二十年会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最快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出生的人口非常多,这些人将进入老年,所以老年人的队伍会很快壮大。

二、迫切需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经历了由传统型到过渡型再到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随之从年轻型过渡到成年型再转变为老年型。从总人口的增长角度看,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 1981年的14.55%。下降到2013年的4.92%。人口整体规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从人口结构看,老龄化、低生育率以及人口红利消退等问题已经不可回避,让我们看一些具体数字。首先,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唯一的60岁以上人口规模过亿的国家,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比例的24%,相当于日本现在的状况。其次,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的生育率仅为 1.18,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5的一半。若不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预计在 2015 年见顶,然后逐步下降,人口红利的消逝已经近在眼前。有研究表明,中国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 年即达到峰值,随后这一数字会呈现绝对减少趋势,总体人口中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即人口抚养比开始提高,这就标志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比上年末减少345万,并且劳动年龄人口会在2023年后将快速下降。劳动力人口供给渐渐减少,人口红利在逐渐萎缩。

(二)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

出生性别比正常情况是 103~107。目前,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2010年已经上升到 118.06,这直接导致了数以千万的男性“光棍”的存在。数据显示,到 2020年,中国约有11 200 万 25~35 岁的男青年,而相应的女青年只有 7 200万,也就是到时候中国会出现超过4 000 万的光棍,形势很严峻。

(三)独生子女家庭困境

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年增加,经典的4-2-1家庭比重增大,独生子女家庭面临诸多困境。

独生子女家庭宠溺的环境影响到独生子女的性格,社会对独生子女的评价多是“自私”、“自我”、“娇气”,五伦不全、成长不利、素质偏低,等等。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比较孤单,不会分享和谦让,有的性格孤僻。独生子女多被娇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就算已经结婚生子仍然会有生活问题,还依然需要依赖父母。另外,若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又只生育一个子女,家庭结构的赡养压力过大,小夫妻不仅要对子女负责,还要承担起 4位老人的赡养义务。另一个角度看,现代社会危险因素过多,独生子女家庭相应地承担一定的风险,“失独家庭”越来越多,既是对父母沉重的打击,也使父母失去养老的保障,这也是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困境之一。

三、“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第一,目前调整生育政策,只会影响2074年以后的老年人口数量,但是会影响到人口老龄化水平,2030年会使老龄化水平从24.1%降到23.8%,2050年从34.1%到32.8%,2100年从39.6%降到34.3%。显然,“单独二胎”对于近中期的人口老龄化有微弱的下降作用,但是对长远的人口老龄化有显著的下降作用。第二,适当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调整生育政策后的十五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203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8.75亿人增加到8.77亿人,2050年从7.00亿人增加到7.26亿人。第三,既然增加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也就必然扩大了老年人口的赡养者规模,有利于减轻全社会的老年抚养负担,使2050年的老年抚养比从64.8降至62.5(15~59人口=100)。

(二)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持续升高已经持续三十年,近四年出现连续性下降,但是依然在高位震荡,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单独两孩政策可以适度多生,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定会下降,但是,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将会出现大约 3 000 万“光棍”。而这 3 000 万的剩男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养老问题。这些男性娶不到老婆,等他到了老年之后,既没有伴侣又没有后代,那么谁来养他?无形之中社会的养老保障压力也会增大,在未来的五至十年,这些由出生性别比结构失衡导致的社会问题都会慢慢显现。“单独两孩”政策有望让这些问 题得到缓解,我们也期待将来生育政策更进一步完善,这对国家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家庭发展能力提升

新政策落地后,随着“两孩时代”的到来,家庭规模势必会有所增加。一些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家庭,因需要老人照顾,也将从“两代家庭”向“三代家庭”转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极大增强,“失独”家庭也将有所减少。

超低生育率使得家庭被简约化到了极致,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关系简单化、成员流动化已经成为家庭的普遍特征,“4-2-4”的极端简单的家庭数量正在增加。“单独二胎”可以在政策上终止“4-2-1”的家庭结构,取而代之的是“4-2-2”,缓解家庭的代际结构,增加家庭人力资源,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家庭发展,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行程,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有利于降低家庭风险。单独两孩政策的最大受益点在家庭围观层面。

(四)增加总人口,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竞争性

单独两孩政策使得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人,峰值时间比维持现行生育率水平推迟4年,但峰值人口多增加1 500万,2050年总人口为13.85亿人,比保持现行生育率至少增加5 000万人,调整生育政策对增加人口数量是即时的,总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分配的竞争性,例如,中国耕地资源占世界7%。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6%,但是中国的总人口数占世界19%。从人口总量的增加上看,调整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总量的影响是不利的,但是,净增加的人口规模有限,并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从需求增加角度看,受“单独两孩”政策直接影响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和婴幼儿消费产业,并且可以间接辐射到房地产、家居家电以及教育等诸多产业。就医疗保健和婴幼儿消费产业而言,增加的需求既包括日常消耗品、奶粉、产检、生育等刚性需求部分,也包括保健补品、孕妇和婴幼儿特别护理等弹性消费部分。城市居民是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而大龄产妇将显著增加。显然,所谓的弹性消费对这些人群却更像刚需。以城市大龄产妇为例,由于生理方面的客观因素和较好的经济条件,她们更需要也更倾向使用保健用品和要求特别的医疗护理服务,所以在相关支出上都会明显超过普通的生育过程。当前此类“刚需”的供给明显不足,除了医疗保健和婴幼儿消费这些直接受益的产业之外,这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新生二孩将催生延伸性刚需,从而使不少产业间接受益,如教育、房地产和家居家电等。尽管这些衍生受益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但潜力却是巨大。由于“单独两孩”的政策效力兼有短期的积累爆发和相对持久的双重特性,我们认为医疗保健、婴幼儿消费和教育会成为持续受益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桂世勋.单独两孩政策的定位、意义和有序实施[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3).

[2] 方晨,闫凯.“单独两孩”意义何在? [J].科学世界,2014,(3).

[3] 何蕾蕾.“单独两孩”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及其测算方法[J].合肥学院学报,2014,(5).

[4] 甘贝贝,韩露.“单独两孩”落地有备方能无患[J].现代养生2014,(4).

[5] 张海虹,任沛东,胡洁琳.从“单独两孩”探析中国居民养老[J].中国国情国力,2014,(7).

上一篇:汇率、进口与进口结构研究 下一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