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之我见

时间:2022-05-14 09:49:32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之我见

摘要:本文从公路桥梁存在的常见病害出发,介绍了桥粱加固的步骤与原则,提出了公路桥梁加固措施,运用方法对旧桥进行维修加固,提高承载能力,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是目前乃至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公路的交通量均不断增加,特别是各种超限车辆对公路桥梁造成的损害,使得近几年我国的危桥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桥梁加固是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业而产生并随其发展的新课题,它很好地处理了新工程与旧工程的衔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因此,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意义相当重大。同时,各种新型材料以及粘结剂的发展,新方法的运用,使得桥梁加固的对象更广,施工更方便快捷,效果更明显,并推动着桥梁加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1 公路桥梁存在的常见病害

1.1 预应力空心板梁底面纵向裂缝

裂缝主要分布在空心板底面中央及两侧,位置为预应力钢筋(束)所在处,裂缝形态为沿预应力钢筋分布纵向通长或断续通长裂缝。

1.2 T梁翼板底面纵向裂缝

裂缝分布在翼板与腹板交接部位或翼板底面中央,呈顺桥向纵向分布。

1.3 T梁腹板竖向裂缝

裂缝分布在T梁腹板侧面,部分裂缝延伸到T梁底面及翼板,发生的部位从1/4跨开始到3/4跨附近都存在,支点附近为裂缝为斜向裂缝,跨中附近为竖向裂缝,底面及翼板裂缝为横向裂缝。

1.4 连续箱梁的大量裂缝

连续箱梁的裂缝主要有翼板底面的横向裂缝,箱梁底面的横向裂缝及箱梁腹板的竖向裂缝。

1.5 连续箱梁的纵向裂缝

连续箱梁的沿预应力走向的纵向裂缝:裂缝形态为箱梁腹板侧面,沿预应力束的位置,纵向裂缝分布与预应力位置对应。

1.6 钢筋锈蚀病害

钢筋发生锈蚀,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体积的10倍,容易挤压周围混凝土,导致混凝土开裂、剥蚀,也会缩小截面的有效尺寸,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锈蚀的直接后果是钢筋断面面积减小,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

1.7 墩台基础病害

桥梁墩台基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要承受上部构造产生的荷载,而且风力、浮力、流水压力、冰压力和土压力等外力作用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加之自然界中多种因素对其造成的压力和大部分重型车辆通行的压力,墩台基础常因此承受过多的重荷载,这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桥墩台的安全使用。

2 桥粱加固的步骤与原则

一般来说,桥梁的加固包括现有桥梁的改造及病害桥梁的修复。桥梁的加固与桥梁的设计一样,除了满足设计规范、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及结构安全的原则外,还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其步骤及基本原则如下:

2.1桥梁结构由于结构失效或损伤经评估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时,必须进行加固。加固设计的内容及范围,应根据评估结论及委托方要求确定。

2.2建立既有桥梁维修、加固、重建的经济分析模型,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现有交通干扰小的方案实施,以保证改造后的桥梁能安全运营。

2.3根据需要改造桥梁的评估结论和经济分析,当得知现有桥梁可以通过加固、维修达到使用要求的结论后,再提出桥梁加固设计方案。

2.4 对于大桥、特大桥,其主要承重构件需要加固补强时,加固设计方案不少于两个,进行方案评选和经济评估,选择最佳加固方案。

2.5加固设计及施工尽量不破坏原结构,并保留有利用价值的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与更换。

2.6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紧密结合,并采取有效措施。

2.7加固设计应按结构实际损坏情况进行计算。

2.8在加固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桥上及桥下行车及行人的干扰,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9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加固方案设计者进行研究,待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

2.10加固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3 公路桥梁加固措施

3.1封缝处理

先用钢丝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碴及松散物,确定需要封闭的范围,用气压0.2MPA 的压缩空气清除缝内浮尘,用工业丙酮将裂缝刷洗干净。沿清理好的缝涂一层环氧树脂胶留出埋设灌浆底座的位置,待胶干后用树脂胶埋设灌浆底座。灌浆材料选用一灌浆材料,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具有收缩性小、强度高、韧性好、可灌性好等特点,浆液配比均有说明。

施工顺序先将配制好的浆液吸人软管,装好注浆器,逐孔灌浆,如单孔不足可取下灌浆器补充后再继续灌注,灌后及时堵死灌浆孔。灌浆完毕待树脂初凝后凿除灌桨底座,并用环氧树脂胶封缝

3.2盖梁加固

盖梁侧面粘贴的钢板应预先设计尺寸裁出备用,在盖梁侧面放出粘钢位置大样用切割机沿边线切割砼深1CM,然后用钢钎凿毛,剔出带槽,在剔好的槽内按设计锚固间距钻孔,空乓机吹净孔内粉尘后用配好的环氧树脂在孔内植人螺栓。根据盖梁预埋螺栓情况确定钢带钻孔位置,用角磨机对钥板猫合面除锈并打出横纹猫结前用丙酮对钢板猫结面及硷表面进行擦拭,以去除灰尘及油渍。硅表面用毛刷涂一道环氧胶液,钢板翁结面涂抹配好的环氧砂浆,砂浆涂抹宜中厚外薄,均匀一致,然后对准孔位粘合到硅表面。钢板粘好后立即紧固螺母,交替间隔紧固,同时不断轻敲钢板使砂浆扩散,排出气泡,使钥板平整,浆体饱满密实。粘完钢板30H 后,用小锤轻敲钢板表面,判断密实程度如钢板猫结面小于此应剥下重粘。钢板猫结合格后应及时刷防锈漆。钢板的环氧砂浆固化后,支立模板在盖梁底部浇筑环氧砂浆。环氧硷应浇筑密实,与原硅结为一体。

3.3 桥墩加固处理

设计要求桥墩侧面裂缝封缝后先在侧面纵向粘贴两层碳纤维片,再环向粘贴两层碳纤维片。碳纤维片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具有高强、耐腐蚀、不增加构件自重、便于施工等特点。加固前对加固桥面进行交通控制,尽可能对加固构件卸荷对加固底面的硅表层出现的剥落、空鼓、腐蚀等部位应先凿除,用角磨机、砂纸等除去硷表面的浮浆、油污,构件表面打磨平整,转角处打成圆弧状。硅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将底层树脂均匀刷于硷表面,待固化后以指触干燥为准,再将构件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胶填平。浸润胶调好后均匀涂于待粘贴部位,将裁好的碳纤维片粘于构件上用滚筒反复滚压去除气泡,将浸润胶充分浸透碳纤维片,待碳纤维片表面指触干燥后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片表面均匀涂抹浸润胶。碳纤维片端部用横向碳纤维片固定,碳纤维片与硷的粘结质量可用手压碳纤维片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面积不应小于95%,当空鼓面积小于10000mm2 时,可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 时应将空鼓部位的碳纤维片切除重新搭接等量的碳纤维片,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加固后的碳纤维片表面应涂一层水泥漆进行保护。

4 结束语

公路桥梁加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公路桥梁施工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用途最广的一门科学技术。然而加固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桥梁加固工程取长补短,不仅延长了原桥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增强了原桥的承载能力。因此,加速我国旧桥加固或改造技术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及时地为现代交通运输服务,而且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斌,李力科.公路工程中的旧桥加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2] 张学智.浅谈公路桥梁养护[J].科技信息,2010,(11).

[3] 徐小卫.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1,(03).

上一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分析 下一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道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