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背篓精神”

时间:2022-05-14 05:55:51

“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这是迁西县洒河桥供销社五、六十年代创立的“背篓精神”的真实写照。当年洒河桥供销社人唱着背篓歌,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用背包、推车、挑“八股绳”送货上门,为农民送去生活资料,收回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真心实意为农民搞服务,为千家万户提供方便,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称赞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曾受到省、市、县委、政府及全国供销总社、商业部的多次表彰。1958年出席了省财贸系统群英会,1978年参加了全国财贸系统先进代表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1980年受到全国总社嘉奖,1981年、1983年出席了省供销社系统表彰会,1985年获省“财贸系统先进单位”,1989年获商业部“科技兴农先进单位”。也正是靠这种“背篓精神”,洒河桥供销社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斗转星移,从当年创立“背篓精神”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了。人们不禁要问,“背篓精神”是不是过时了?然而,笔者来到当年创立“背篓精神”的洒河桥供销社的主管单位――迁西县供销合作总社,作了一番深刻的调查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十年来,迁西县供销社把“背篓精神”作为全县供销社企业精神,作为企业不倒的精神支柱,坚持用“背篓精神”育人,用“背篓精神”服务,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背篓传人”,唱出了一曲又一曲背篓赞歌。

用“背篓精神”育人

“背篓精神”的发源地洒河桥供销社地处深山区,当时由于交通很不方便,农村出现了“买难、卖难”问题。为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供销社自愿组织了一个送货小分队,他们每天要往返几十里路背着货篓为农民送出生活用品,又将农民手中要出售的农副产品用货篓背回。供销社的售货员就是用这种方法,为农民搞服务,售货员赵海芹就是“背篓精神”的一个典型,被当地农民称为“百家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如今,这里乡乡修了公路,村村通了汽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愿望也早已实现,农民再不用去因为买些日用商品而犯愁。昔日的货篓早已换成了汽车,低矮的房屋变成了楼厦、超市、大商场。在这种情况下,“背篓精神”还需要吗?迁西县供销社系统上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讨论中,他们认真回顾了供销社的发展史,认识到供销社是农民自己的供销社,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天职,供销社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农民这块土壤中,才会根深叶茂;供销社啥时离开了农村,丢掉了过去的老传统,啥时工作就被动,业务就难开展,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背篓精神”就是供销社发展壮大的一面镜子。改革初期,一些人丢掉了老传统,忘记了“背篓精神”,曾一味地强调做大买卖挣大钱,结果,大钱没挣着,却背了一身债。现实的例子使人们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的传统都不能忘,“背篓精神”不能丢。认识统一后,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背篓精神”就是供销社的企业精神,不论供销社处在改革时期,还是发展时期,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为了让人们更加系统地了解“背篓精神”,学习和发扬“背篓精神”,这社采用了四项措施:一是深刻领会“背篓精神”的含义。八十年代,他们把“背篓精神”概括为:勤俭、服务、奉献、开拓。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条件的变化,“背篓精神”也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成为与时俱进的精神食粮。二是作为新上岗职工的必备课。每个新上岗的职工上岗第一天都要上“背篓”课,向他们讲述“背篓精神”的来历及含义,并利用一段时间专门参观学习“背篓精神”,沿着当年职工背篓送货的路亲自体验一次,使之印在脑海中,落实到行动上。三是选树背篓典型,靠典型带动和引导青年人,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社在供销社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从实践中选树1、2个“背篓”先进典型,通过真人真事把“背篓精神”具体化,使之看得到,摸得着,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四是适时召开“背篓精神”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形式,使“背篓精神”升华。从而使“背篓精神”成为供销社的活教材,使“背篓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用“背篓精神”服务

迁西县供销社人学习歌颂“背篓精神”不是摆花架子,而是动真的来实的,用“背篓精神”服务。危难险重时期,供销社人唱着“背篓歌”奋不顾身,挺身而出。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供销社人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一面抗非典,一面搞供应。面对碘盐抢购风,及时组织人力,加班加点保供应,稳定物价。为保证全县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商贸城及商场楼厦正常营业,供销社干部职工对外采商品严格检查,室内及时消毒通风,严防非典疫情侵入。迁西县供销社抗非典保供应的事迹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表扬,县委内刊、县电视台以“再现背篓精神”为题报道了供销社的事迹,并被县文明委评为当年精神文明十佳事迹之一。

企业陷入困境时,供销社人唱着“背篓歌”迎难而上,冲出重围。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供销社企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市场冲击,经营陷入困境,加之人员多历史包袱重,企业出现连年亏损局面。到2001年底,全系统亏损挂账7303.8多万元。面对现状,迁西县供销社人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主动提出改制,靠改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没有讨价还价伸手向上要钱,而是自我加压,眼睛向内,变现资产,推行改制。将在银行抵押和不易开发出售的资产进行出租;将未在银行抵押且不易开发的企业资产面向社会公开拍卖;资产开发,使有限的资产最大限度地增值。几年来,这社将7个单位42亩闲置、半闲置土地开发建设成住宅楼、商住楼、商贸城、超市等4万多平方米,先后收回资金2300万元,其中通过开发收回资金达1500万元,为企业多获效益600多万元,从而解开了债务链,化解了改制资金不足问题,使1300名职工依法转换职工身份,同时偿还了多年未能兑付的社员股金、拖欠离退休老干部医疗费、遗属补助等历史遗留问题,保持了系统稳定。通过开发,他们还建起了新的营业设施4000多平方米,组建了14家新企业,使70%转换身份的职工重新就业,初步改变了过去“哪破哪是供销社”的面貌。供销社终于冲出计划经济的旧框框,彻底根除了“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病,从根本上遏制了企业亏损局面,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企业既负盈又负亏”,真正走向了市场化,实现了合作制。改制后,重组企业实行了新的管理和用工制度,领导班子实行聘任制,管理人员实行招用制,职工实行竞争上岗,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营活跃,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改制后重组的14家企业个个盈利。

农民遇到难题时,供销社人唱着“背篓歌”义无反顾,冲上前。市场经济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商品假冒伪劣越来越多,加入世贸后,农民单枪匹马,身单力孤,组织程度差。供销社人急农民所急,帮农民所需,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全系统建起了购成龙、销成形的三大营销网络。以县农资公司、欣丰农资股份公司为龙头组建了农资配送中心,连接6个基层社40个农资经营部,成立了连锁店,全县供销社系统实现了“六统一”管理,即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服务公约、统一宣传、统一市场监管,各农资连锁店认真落实社会服务承诺,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资服务体系,做到了打假保真,稳定物价,维护了农民利益。以上营供销社、中韦公司为龙头,下联基层社板栗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大户,组建了农副产品营销网络,采取保护价或实行制、利润返还等形式,收购农副产品,确保以板栗为主的农副产品收购进来销售出去,帮助农民卖个好价钱,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今年在板栗收购中,上营供销社、中韦公司较好地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在市场收购价格出现有史以来低迷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最高价格收购,有效地保护了栗农利益。全系统收购推销量达到4500吨。积极开展连锁配送,强化日用工业品供应网络,围绕碘盐、烟花爆竹专营商品及家电、摩托车等大宗骨干商品,开展规模经营,实现了规模效益。

迁西供销社经过阵痛之后,开始重新崛起,供销社新形象在农民心中重新树立起来。“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如今,“背篓歌”在迁西县供销社唱得更加响亮。■

上一篇: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 下一篇:股票期权制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