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强媒共舞

时间:2022-05-14 04:30:42

日前某论坛爆出“拜金女”事件,说一个女性不顾自身条件,放言择偶对象需要年入百万、豪车大宅等等,引起网友群起而攻之,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内广告圈的某些现象,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专家学者提起媒介必提“马太效应”,话语权也越来越集中于某些强势媒体之上。将有限的预算集中于这些强势媒体也成为营销传播界的主流声音之一。笔者以为,广告主与媒体的合作同样要讲究“门当户对”,与强者共舞也需要充分做好以下准备。

练好内功、应对竞争

相比起大多数毫无特色的电视台,强势媒体总能给企业主提供灿烂的数据,经典的案例,炫目的品牌,但这些好处总需要企业主花费比普通电视台多得多的费用才可以获得。企业主必须以精准的市场定位,精妙的广告创意来应对费用较高所带来的低频次的风险。“过目不忘”,“立即产生效果”是对在强势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企业主市场部提出的最低要求。如果企业主没有对广告片创意进行充分论证,或者广告片创意在同行业中还没有迟到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水准,企业主还是应该更多地将预算留给对消费者的多次说服教育上,利用高频次做到“起码混个脸熟”,强势媒体可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平台。

与强势媒体合作,不仅在广告创意上需要狠抓内功,对于企业的渠道建设,营销队伍建设,乃至未来的赢利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会因为企业与强势媒体的合作产生大品牌的联想,也会对大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旦在强势媒体上投放广告,企业在媒体上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就不再限于同行业,而是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迎接更多大型企业的竞争。消费者不会按照行业将所有的广告分门别类,他们只会记住几个最为强势的声音。在强者如林的投放中如何喊出自己的声音,考验着企业主的传播预算以及投放技巧。

在国有垄断企业、高利润企业充分环绕四周的情况下,即使有一些在行业内已经取得7领先地位的企业,也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再考虑是否与强势媒体合作,或者依靠特殊的投放技巧,依靠独特性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

强中取强、提前筹划

某些企业主期望强势媒体带来丰厚回报,但面对强势媒体最为优质的资源却又望而却步。但通常的经验告诉我们,最为核心的资源就是最为优质的资源,也是能够体现出强势媒体特质的资源。在与强势媒体合作时,一定要抱着“强中取强”的_态,甄选最适合目标受众的强势栏目,紧跟栏目广告的前三位置或者创造独属的广告段位,或者与媒体创造出独特的传播方式,借用强势媒体的口碑效应放大传播效果。虽然上述方式相比普通购买需要加收费用,但相比起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独特印象一定是物超所值。而选择了强势平台,但只是在非核心资源插播广告,则既拉高了花费,又没有达到期望的目的,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与强势媒体的合作主要期望在核心资源展开。这些资源也自然会成为争抢最为激烈的对象。与临时性的地方频道,平面媒体的合作不同,强势媒体的合作需要企业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提前梳理企业的营销规划以及频道的重大事件,做到有的放矢,提前介入。另外,与强势媒体的活动运作也对企业的执行能力,终端协作能力都是一个新的要求。

与强势媒体合作,就是一次不能打输的仗。在你投放广告之前,还需要充分做好准备。毕竟,在强势媒体上“广告一响,黄金万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上一篇:杨志卖刀:生死皆由广告 下一篇:投放电视广告,企业需要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