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时间:2022-05-14 11:50:27

如何处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摘 要: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00后,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基本都是70后(也有80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强的教育策略应对。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独生子女 教育问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被寄予了很大希望。个别00后的孩子如今可谓是被家人捧得比东方明珠还要高,想想一个孩子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老少三代宠着,不娇气还能怎么样,老人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好,常常换花样,买好的、穿好的,还要跟别人家的小孩攀比,导致现在的小孩子养成了很多恶习,如果说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还不如说是他们的家长造成的。

过了一个暑假,今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由于是第一天,大部分孩子都是爸爸妈妈一起送来的。爸爸牵着孩子,妈妈怀里抱着床铺盖。菲菲带着妈妈来到自己的床前,看着妈妈帮她铺好床,最后发现一条薄薄的毯子没带来。菲菲嚷着说:“妈妈,我的毯子怎么没带来啊,我睡觉要盖。”妈妈也不好意思地说:“菲菲,真不好意思,妈妈忘记了,今天你就先盖下被子,妈妈明天帮你带毯子来,好吗?”“我不要,我不要,我今天就要盖。”妈妈实在拿菲菲没办法,只好特地回去把毯子拿过来。送完毯子,菲菲妈妈很无奈地跟我们说:“我们家菲菲就是这样,想要什么就一定要,等一会都不行。在家里大人都要听她的话,哎,我们现在做家长难啊。”

“家长难做,做家长难啊……”这些是家长的肺腑之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给他们最好的。渐渐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娇惯。说起娇惯,我们脑子里想到的场面通常是孩子不停地喊“我要我要”!爸爸妈妈争先恐后地答“我给我给”。再者,就是孩子不愿意吃饭,家长在后面追着喂;孩子摔倒了,家长飞人般地冲上去搀扶;孩子的房间里堆满了图书、积木、彩泥、画笔、汽车、娃娃……其实,现代父母可能已经和这种“初级阶段”的娇惯绝缘,我们不想给自己培养“小祖宗”,给社会输送“小皇帝”。但是,即便怀揣这样清醒的认识,仍然很难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过度的爱与关注,中了“隐形娇惯”的埋伏。

当我们在与家长交流不要对孩子过于娇惯,家长都会回答:我们没有对孩子娇惯,我们对孩子蛮严格了……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严厉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1.孩子过于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地表扬孩子,结果导致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做。同样,过度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取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理没谈成,孩子还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如果犯了错误,则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原来,在无形之中,父母的行为已经娇惯出孩子的坏习惯,那么应该如何克服“隐形娇惯”呢?警惕和克服隐形娇惯,是父母每天都要面临一场考验。那么,该以什么招数应对呢?

1.设定明确的纪律和界限。

即通常所说的“立规矩”,是比较常见但又很难执行的防止娇惯的策略,这意味着家长要制定和坚持原则,并教会孩子如何承受拒绝和挫败。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够保持明确的界限和一贯的处理原则,孩子就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

2.控制保护欲,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小心你的爱会让孩子窒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欲望时,对他的行为加以鼓励,让他慢慢地培养起独立处理问题的技巧及自信心。

3.不让孩子逃脱责罚。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应该让他体会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所引发的后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此受伤,或者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但这是他们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不一定要马上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可以尝试延迟孩子的满足感,不要在孩子刚一提出需求时就马上满足。还需要杜绝自己做了让孩子不满意的事后,通过满足要求达成妥协的行为。

当70后、80后遭遇00后,家长感到无奈与辛苦。可是在我看来,孩子们也有他们的想法,这不是几天能解决的事情,需要在今后的道路上慢慢磨合。这样当父母面对孩子时,会有更多的快乐与开心。

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教育策略,避免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

上一篇: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多样化 下一篇:《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