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私立学校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时间:2022-05-14 11:46:12

某私立学校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

【摘要】 目的 了解私立学校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为私立学校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量表对私立学校学生236名进行调查。结果 “成败”是影响学生考试结果归因的主要因素,“性别”与“生源地”的作用很小。学生在归因时存在“自利性归因偏差”,并且有“习得性无助感”。失败后的期望显著高于成功情景,且认为失败结果可以改变并为之努力。结论 需进一步探讨情感、人格等因素对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影响。

【关键词】 教育考核;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私人开业

【中图分类号】 G 44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27-02

Con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of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of a Private Middle School/ SONG Guang-wen, XU Xue-hua.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273165),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t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of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of a private middle school, an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he practical education.MethodsA total of 236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cale for at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examination. ResultsSuccess or failure was the main factor, sex and birthplace played little role. Students applied selfish attribution bias and had learned helplessness. Anticipation after failur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success situation, and believed the failure could be changed and worked harder for that.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sentiment and personality on at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should be explor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measurement;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Private practice

【作者简介】 宋广文(1960- ),男,山东滕州人,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教育社会学等。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273165。

随着我国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私立学校成为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对私立学校学生心理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初三学生面临毕业,且私立学校学生有不同于公办学校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考试归因进行研究,以期对学生考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私立学校初三毕业生236名,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12份。其中男生121人,女生91人;农村生源105人,城镇生源107人。

1.2 测量工具 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量表,该量表的再测信度系数为0.62 (P<0.01),效标效度系数为0.46(P<0.01),经适当修改后用于此次研究。量表由成功和失败2个分量表组成,两者在内容上相反,采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5点记分。

1.3 方法 月考后分班级团体施测,成功问卷和失败问卷间隔1周进行。所有数据由SPSS 10.0软件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私立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 私立初三学生对考试成功原因知觉的排序为运气、能力、心境、任务难度、持久努力、他人帮助、临时努力、教学质量,其中运气、能力和心境是主要原因,临时努力和教学质量是非主要原因。对考试失败原因知觉的排序为教学质量、他人帮助、持久努力、任务难度、临时努力、能力、运气、心境,其中教学质量、他人帮助和持久努力是主要原因,运气、能力和心境是非主要原因。见表1。

2.2 私立初三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方差分析 以性别、生源地为自变量,分别对学业成败的8种控制源倾向作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

对各因素的主效应分析表明:(1)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私立初三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都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2)成败因素在8项归因上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而且学业失败时8项归因的得分都比成功时高。

在交互作用方面:(1)性别和成败的交互作用在他人帮助、能力和心境归因上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检验表明,男女生都将学业失败归因于缺少他人帮助(P<0.01)、能力低(P<0.01)和心境差(P<0.05),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成败和生源地的交互作用在教学质量和任务难度归因上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检验表明在教学质量归因方面,农村和城镇生源都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P<0.01),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任务难度归因方面,对学业成功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归因较高(F=-2.256,P=0.025),而对学业失败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0,P=0.375),即农村和城镇学生都将学业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大(P<0.01)。(3)性别、成败和生源地的3次交互作用在心境归因上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检验表明,对于学业成功,农村女生比农村男生得分较高(F=-2.707,P=0.008),农村女生比城镇女生得分也高(F=1.871,P=0.05),城镇男女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0,P=0.712),农村和城镇男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1.233,P=0.220)。对于学业失败,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归因与期望变化 私立初三学生对考试结果期望变化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成败”因素在“能否改变”和“是否愿努力”归因上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检验表明:(1)学业失败的学生比成功的学生更认为考试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F=-2.273,P=0.024)。(2)学业失败的学生比成功的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F=-3.966,P=0.000)。

3 讨论

同公立学校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一样,私立学校学生在学业归因中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1-2]。在本研究中,学生将学业成功归因于能力高、心境好等内部原因;而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缺少他人帮助和运气差等外部原因。这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消除焦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这种归因偏差在交往范围内同样存在[3]。

私立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其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业以失败居多。频繁的学业失败严重威胁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能力不强,即使努力学习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学生对学业失败归因的得分全部高于对学业成功归因的得分;对考试成功原因的知觉排序中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外在归因,排在了能力和持久努力等内部归因之前)。提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减少因考试失败或简单排序带来的“自卑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改变其消极的归因方式。

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将来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成功的期望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生将考试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期望改变就小;而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期望改变大。本研究发现,学业失败的学生比学业成功的学生更加认为考试结果是可以改变的,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归因方式对今后奋发学习具有激励作用,也是对学习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此外,成败因素在原因知觉和期望变化上全部达到显著水平,是影响私立学校学生归因的主要因素;性别和生源地因素在两者上的作用均不显著,是影响私立学校学生归因的非主要因素。今后需探讨影响私立学校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其他因素,如家庭因素、个性特征等。

4 参考文献

[1] 韩仁生.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6,28(2):140-147.

[2] 张雯.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42-143.

[3] 井维华,韩仁生.中小学生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分析.心理科学,2003,26(3):457-460.

(收稿日期:2006-06-07)

上一篇: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某中学“流脑”死亡事件后师生的心理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