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高校会计制度中会计报表内容的变化

时间:2022-05-14 09:28:58

浅析新高校会计制度中会计报表内容的变化

摘要:2009年财政部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新高校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科目。财务会计报表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本文重点对新旧高校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报表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预算;基建

在市场经济日益蓬勃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学校办学体制和形式的多样化,资金筹措方式的多元化等等,使得高校会计业务和核算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日趋重要,而我国高校的会计制度却相对滞后,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满足我国高校财会工作变化的需求,财政部于2009年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高校会计制度),相比1998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旧高校会计制度),新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多的改变和创新,并对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新高校会计制度和旧高校会计制度相比有较多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方面。本文将重点对会计报表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旧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的会计核算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基本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细表,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结余情况。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有政府财政拨款与事业收入,也有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一定的经营收入,以收付实现制作为高校会计的核算基础会形成很多弊端。因此,新高校会计制度就是在旧制度中适当引用了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中规定财务报告包括有: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并且,在旧制度中采用收付实现值作为会计基础不需要设置现金流量表,而在新制度中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下,可以考虑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全面反映高等学校相关会计年度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

从新旧高校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报表的组成来看,新制度中主要增加了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等。

一、增加预算收支表

在旧高校会计制度中的各个报表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下进行核算的,实际的收支结余和报表显示的结余结果未必一致。并且,旧制度中的报表没有体现预算的情况,只侧重于反映已经发生了的经济活动,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简单,这些信息只能作为财务数据的统计。整个报表缺少对未来的财务情况以及收支事项的预测。新高校会计制度中新增的预算收支表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但提供了高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并为将来编制决算提供了有利信息。

二、增加基建投资表

在旧高校会计制度中,由于核算体系和方法的不同,学校的基建会计的核算一直独立于校级核算体系之外,从而形成了两套账,一套是财务账,一套是基建账,而基建账的内容又很难与财务账的内容统一,所以高校很难完整、准确的反映财务信息。新高校会计制度将基建投资表并入到财务会计报表中,把基建业务与基本核算业务系统合并,解决了两套账带来的财务信息不统一等问题,全面反映整个学校的经济资源以及整个基建活动全过程的核算内容。同时,基建会计纳入“大账”核算后 ,编制预算时必须考虑基建收支,即要将学校的基建贷款、还款数据纳入预算,这些因素并非财务部门所能左右,因此会计制度的改革必将对预算编制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必将会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三、增加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能准确地反映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情况,高校会计可以利用现金流量表反映货币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会计核算情况。高校现金流量表在反映高校现金流量、现金支付能力及收入来源、支出情况等的同时,不但能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还为高校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来看,旧高校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报表体系不够完整,对象比较单一,会计制度的使用范围狭窄,而且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公开渠道。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高校会计核算的要求,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而且附表及补充报表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阅读。新高校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报表新增加的内容,不仅完善了财务报表体系,而且使得高校的财务信息更为完整、准确,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高校会计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日趋发展的形势。《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弥补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真实地反映了高校财务状况,使得财务信息更加真完整、准确,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S].1998.

[2]财政部: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S].2009.

[3]李 莉 陈 薇:基于修正权责发生制下的新旧高效会计制度对比分析[J]会计之友,2010(10).

[4]徐阿水 林丽叶 黄向东:新旧高效会计制度差异及其影响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5]陈胜权:试论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比较[J]会计之友,2010(10).

上一篇:浅析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 下一篇:如何加强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