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管理

时间:2022-05-14 07:31:27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管理

摘 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是不确定且客观存在的,可给施工项目带来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潜在损失,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促使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LI Qi, LI Xuepeng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risk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uncertain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can bring the potential los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economics, resources and time, the risk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minimizing the incidence of risk, reduce the risk of loss, 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加快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工期长、露天作业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1 建筑工程常见施工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因素也较为复杂,因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关键,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有着不同的特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技术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风险和施工技术风险两部分,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一个合理完善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是招标及合同签订的前提,也是保障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建筑工程建设初期即应当最大限度地完善设计方案,避免在设计方案未确定时招标,以免因设计变更而带来风险。

施工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应深入地研究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细节完善的施工方案。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施工方案都难以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后,还应当对施工方案中的风险进行考虑和评估,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1.2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经济领域中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有一定的规律性,经济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通过充分地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加强信息收集及调研工作,采用一定的经济分析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但由于在实际中,经济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因而除了对施工地区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外,还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广泛地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数据,提高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1.3 环境风险

建工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政治环境风险,前者主要指地震、洪水、雷电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风险及施工现场水文气象、地质条、气候条件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此类风险通常由合同主体双方共同承担。在项目施工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风险因素,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熟悉施工现场的自然状况,在签订合同时与招标方针对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进行沟通谈判,在合同中增加此项风险预备费用,以尽可能地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所在地区政府政治时局及政策变化导致的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同时与自然风险一样不以承包商意志为转移,因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

1.4 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项目管理文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者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应当认真地研究分析合同中的每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了解,避免由于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2.1 风险控制方式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虽然不可确定因素无法避免,但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可进行人为控制的,当专业人员完成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评估之后,就可以对于评估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逐步的控制和遏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方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和损失控制。

风险回避是风险管理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回避风险因素从而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此方法的对策通常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如施工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此方法可回避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但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风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存在,因此风险回避可能失去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风险转移是将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给对方后者第三方承担,此方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降低,仅仅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有所不同,常用的形式主要有合同专业和工程保险,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难度大、存在较大风险的环节可通过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专业出去。

风险自留也即是风险不可避免或是可因风险获利时,根据法律法规,由自己承当风险,这种手段包括有意识的风险自留和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是由早期不具备风险意识,未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而导致自己不得不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有意识的风险自理则是有计划地、主动地通过一定的规划将若干风险留给自己,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工程工期风险等一些风险较小、重复新高且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可规避的风险适合自留。

损失控制包括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严重性两个方面,前者属于风险防范的范畴,可采用损失预防手段,如制定实施施工安全制度、计划等来防止损失的发生,后者是不确定性的风险发生造成了确定性损失后采取损失最小化方案、损失挽救方案等及时处理,来将损失降到最小。

2.2 风险控制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相关的负责人、管理者应当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在工程建设早期即应当预先对风险进行超前分析,全面透彻地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以为风险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应慎重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组织会议,征求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除了要求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具备风险意识和防风险能力外,还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施工期间合同双方对现场的任何意图,项目负责人都应进行认真审核后才能执行。(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应当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施工全程进行动态的监管,明确各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风险控制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地提高施工风险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3)加强风险评估及规避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还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可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项目施工可面临的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控制和监督,并根据相关结果制定风险规避对策方案,从而为风险有效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当提高风险意识,积极地利用一定的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兰凌.试析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2] 谭章发.有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8):154-155.

[3] 何亮.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4] 闫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5] 倪洪剑,徐洁.浅议建筑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的风险控制[J].商情,2012(23):222-222.

上一篇:亲朋好友间肥胖也会传染 下一篇:大葱怎么吃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