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书店一座城

时间:2022-05-14 01:25:41

一家书店一座城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不知何时起,这个听起来很酷的句子就像是一株藤蔓一样,于网络滋生,日渐猖獗起来。亦不知有多少人,受不了这层层绿叶的撩拨,背上行囊一转身去了那些远方、近方。

城市是一座围城,人们总有一颗困兽之心,又用旖旎璀璨的LED灯光映衬着那一丛一簇的摩登建筑,用此起彼伏的电话铃淹没汽车划破空气的嘈声,企图虚掩内心的焦灼和恐慌。

然而,如同沙漠有绿洲,城市里也有着心灵的放逐地。

它们散落在坊间,毫不起眼,却静静绽放,收纳一个个飘荡的灵魂。

若真有心,便能在一片喧嚣中觅得一处暂歇之所。十六开本的雪白纸张,墨色飘香,垒砌出一座座新城。不必囊萤映雪,不必凿壁偷光,从指尖划过页码开始,让灵魂出发。

一期一会(1P)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下塘街

新场古镇上的下塘街,当地人常称为“洪桥下土”,是因整条街的起点位于古镇洪福桥下方。走下洪福桥向左转身,有个一米宽不到的入口,几步阶梯,进入一条幽静的临水长廊,再往前走,古朴秀丽的石驳岸赫然眼前,看不到尽头。

一期一会书吧就坐落在这条临浜长街上。

推门而入,是一张木质的长桌,长桌后的书架上是店主的个人藏书,可在店内随意借阅。另一边则是几张古色古香的茶几和座椅。朝外望去,是静谧的长街,内廊的亭子上,还挂着几排褚红色的许愿牌,摇曳碰撞。

书吧里常常有独自一人来看书、上网的顾客,也有三三两两结伴同乐的朋友,聊一些关于书、关于生活的话题,颇有几分旧时雅集的风貌。

郭怡婷:耕耘一块属于年轻人的精神领地

一期一会的店主郭怡婷是个性格直爽的山西姑娘。她穿着藏青色底的碎花长裙,坐在小店的一角里看书。每位进店的客人几乎都与她熟识,亲切地喊她小郭,问候几句,或径直往书架去挑书,或随意选地方坐下,如同在朋友家做客一样。

几年前的小郭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上班族,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后,喜爱读书的她去了北京一家与出版有关的公司工作。没多久,她被外派到了上海郊区,负责运营公司开设于此的一家书房雅集。

初来的小郭对这个世外的古镇充满了陌生感,但没多久,安静的生活环境、淳朴的当地民风却让她逐渐爱上了这个小桥流水的地方。

小郭辞掉了工作,找了一处房子,专心经营起自己的书吧。

一期一会除了是对梦想的一次实现,也包含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精神领地。

小郭说:“我相信阅读还没有被淘汰,只是人们缺少一个可以安静阅读的空间。”

一期一会像一个以书会友的沙龙,以书吧为纽带,将彼此不认识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畅谈各自的理想和人生。

罐子书屋(1P)

地点:上海市M50

午后阳光细碎,屋内窗明几净。这里,书香掺着茶香,沁人心脾。

罐子书屋的一楼格局鲜明,矮矮的书架上陈列着很多艺术、摄影、建筑、设计和人文类的图书,仔细翻阅,便知都是经过了特别的删选。这里有许多港台作家的书籍:像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繁体字、大开本、竖排版,淡淡油墨味……

有几个书架上则摆放着许多有趣的小摆件、小饰物,还有异国风情的明信片、简约精致的笔记本,似乎应有尽有。但最特别的,还是书店门口单辟出的一个区域,仿佛一个茶主题的小型展览:铺着绒布的大方桌上放着自家公司经营的茶叶、后面的壁橱里摆放着清雅别致的各式茶具。

原来,罐子书屋的台湾老板是个爱茶的媒体人,追求读书品茗的悠然生活状态,于是这个集茶道和图书于一体罐子书屋就诞生了。

关于书屋的名字,据说是因为老板觉得罐子意味着“简约、包容和涵养”。

值得一提的是,罐子书屋的二楼还珍藏着数百册绝版书,有张晓刚、岳敏军等人早期的画集,还有数十本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这些都是给懂行之人鉴赏的。

董奕:只缘身在此山中

高高瘦瘦的董奕是罐子书屋里的一名普通员工,负责罐子书屋的日常运营。

大学的时候,董奕读的专业是商务管理;如今的他,坐在书店中,聊着墙上二玄社的画作。

“大家都对书店的工作有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吧。”董奕觉得,来到书店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了,但事实上,书店的工作和公司里的工作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那么得浪漫,没有那么得电影化。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的人离开了,也有的人留下了,“但那些留下的原因就不尽相同了。”

对于董奕来说,让他留下的原因,是书店的工作环境。

书卷气、茶叶香,这是罐子书屋特有味道,浸润其中,大概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工作的时候,董奕经常会接触一些艺术、茶道类的书籍,耳濡目染间,竟然渐渐对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M50里常常聚集着一些艺术家,有时他们来到店里饮茶、看书,对于董奕而言,无论是听这些艺术家聊天,还是偶尔参加一下话题,都是一件有趣的事。

乐开书店(1P)

地点:上海市娄山关路地铁站附近

童年里总有这样的印象,手里攥着一块几角的硬币,兴冲冲地跑去校门口的租书店里“大笔挥霍”,捧回一摞一摞的小人书或漫画,要么古龙金庸或者琼瑶,对着这些卷了边儿,甚至发黄了的书,却像得了宝贝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岁月变迁,裹挟着人们的步伐匆匆向前,致使那些跟不上脚步的一一逝去。

但就在人人都觉得租书成为一个记忆片段的时候,娄山关路的地铁站附近的商厦地下,乐开书店,好似一朵淡淡的小花,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安静而骄傲地开放。

书店的店面小却精美,贴墙的白色的书架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籍:《追风筝的人》《海鸥乔纳森》《狼图腾》《纸牌屋》《海子的诗》……没有既定的主题和体裁限制,却看得出店主的悉心挑选。

这里的图书更新很快。乐开书店有一个“租书啦”的网站,会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书籍借阅情况,同时还可以直接办理图书预借。

小店里有一张小小的长桌和几张椅子,方便读者在此停留看书。浮生偷得半日闲,来到这里读读书,认识新的朋友,何尝不是一次心灵小憩?

赵艳苹:从儿时的梦开始

开书店的梦想许多人大概都有,赵艳苹也有。

2011年,因为身体原因,赵艳苹从工作强度极高的互联网公司辞职了。丈夫问: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吗?赵艳苹想了半天,记起曾经有过开家书店的想法。

那就开家书店吧!看着实体书店一家家关门谢客的情形,赵艳苹和丈夫决定用一种不同的模式开一家书店:租书。

为了节约成本,夫妇俩利用自己计算机专业的功底,从宣传海报,到设计店面,甚至连记录图书租售情况的电脑系统都是亲自操刀,就这样,投入了30万左右的积蓄后,乐开书店诞生了。

书店采用会员制,有不同的年卡选择,持卡期间可以无限次租书。赵艳苹说,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因为无限次,看得书越多,就越划算。

对于很多读者而言,乐开是一个心里休憩的港湾。每天下班就会出现在店里的两个年轻人被赵艳苹戏称为五点先生和六点先生。也有顾客搬家后转三辆地铁来书店换书却舍不得退卡。有时,赵艳苹会回忆起刚开张那会儿,三十来本的书和一个未装修的店面,早早地迎来了第一个会员。那女孩对赵艳苹说:这样的租书方式我真的很喜欢,我相信你们会越做越好的。

儿时的梦,大概也是大家的梦。

上一篇:霓裳羽衣美娇娘 下一篇:别致小店 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