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68例

时间:2022-05-14 12:10:08

(湖南省中医药学校,株洲412012)

笔者从1996~1999年12月期间,用病灶局部赞刺配合耳尖放血的 方法治疗麦粒肿6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中,本校学生、教职工和家属62例,外来患者6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最 小15岁, 最大58岁;病程1 ~ 4天。均为单侧患病,其中左上睑17例,左下睑22例,右上睑23例,右下睑6例。

2 治疗方法

2.1 赞刺取30号0.5寸毫针7根,患者轻闭双眼,先用75%酒精棉球将病灶处 皮肤消毒 ,然后依次用每根毫针连续快速地在麦粒肿红肿之局部分散点刺7下,用力要轻巧、均匀, 深度似皮肤针叩刺进入的深度,一般应在表皮以内,快刺快离,7根毫针共计点刺49下为 度。刺后局部有细微点状出血,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擦净,再以75%酒精棉球轻擦即可。

2.2 耳尖放血取患侧之耳,术者先用拇、食指将耳尖部推擦揉捻至发热、充血,再 将耳郭由后向前对折,取准耳尖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挤出鲜血4~6滴, 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再涂络合碘以防发生感染。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肿胀消失,不经其他任何治疗,不再化脓;无效:治疗后仍 疼痛不减以至继续化脓。

3.2 治疗效果除外来的1例患者未能反馈疗效外,其余67例经1~3次治疗后均获 痊愈,其中1次治愈54例,2次治愈12例,3次治愈1例。

4 讨论

4.1 治法由来 在笔者家乡,民间流传选7粒未去壳的壮实稻谷,以每粒谷之谷芽尖连续分散点刺患处 7 下的方法来治疗麦粒肿,疗效甚捷。笔者16岁时曾患本症,父亲即用7粒稻谷轻轻点刺1 次而 愈,印象颇深。毕业后在城市工作,不久即遇一同事患上本症,因身边无法寻得外壳完好之 稻谷,即灵机一动,心想以毫针代替稻谷,岂不更卫生干净,更符合医学规范,一试果灵。 为确保疗效,又配合耳尖穴放血,屡试屡验。

4.2 赞刺的命名及机理其名出自《灵枢・官针》。该篇中有多种刺法的论述,除十二 刺 中的赞刺外,五刺中有半刺、豹文刺,九刺中有络刺、毛刺,都与之有相似之处。然细细思 量,豹文刺、络刺是一针一刺,浅刺出血的刺法;而毛刺、半刺是一针一刺,浅刺不出血的 刺法;只有赞刺是一针多刺,浅刺出血的方法,正与之吻合。

“赞”乃赞助消散之意,《灵枢・官针》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 谓治痈肿也。”故它是一种浅刺快出,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方法,有很好的清热散瘀、消肿 止痛之功,从而对于痈肿、丹毒之症的治疗尤为合适。

4.3 关于以七数刺的讨论《金针赋》中认为七七四十九次属于施行温补法的次数, 是以1 根毫针在穴内,按天、地、人分部,施行少阳之补时使用的法度;与本法用7根毫针7刺表 皮 、不入穴内、不分部的刺法显然有本质的不同,故不可认为也属于温补法。浅刺出血本身就 是一种清热泻火、驱邪外出的最有效方法,故七七四十九次只是一种刺激量的法度标准。这 是前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少之不及,多则又恐太过,一般应守此法度为宜。

4.4 耳尖穴放血的作用

《灵枢・口问》:“耳者,宗 脉之所聚也”,耳通过经脉而与眼及其周围紧密相连。早在《针灸大成》就有“灸耳尖,治 ……眼生翳膜”的记载,耳尖放血,也有良好的泄热祛邪、消肿止痛之功,与赞刺配合,相 得益彰,更能提高疗效。

本法治疗此病用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尤以 发病在3天之内又无化脓趋势者疗效最佳,大多1次可获痊愈。赞刺时应注意力度与深度, 切忌猛力与深刺穿透皮肤;耳尖放血应注意出血量,不可太少,以免影响疗效。

(收稿日期:20001020,赵昕发稿)

上一篇:针刺加竹灸拔罐治疗产后腰背酸痛30例 下一篇:背部走罐加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