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迟暮,还是重构正欢?

时间:2022-05-13 11:48:43

管道迟暮,还是重构正欢?

再见了,阿尔卡特朗讯!过去的一年是阿朗以独立公司名义财报的最后一年,自此以后,电信设备提供商主舞台上只剩下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通讯四家企业。

虽不及IT市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来得那么残酷,但由于电信业日益接近收入“天花板”,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去的几年,我们告别了北电,告别了摩托罗拉,告别了西门子。随着阿尔卡特和诺基亚在今年完成合并,鼎盛时期的9家主要电信设备提供商只剩下了4家。

长期来看,华为领跑“四大”的局面不会改变。2015年,华为收入3950亿元(折合608亿美元,为方便横向比较各大设备商的销售额和利润,将其统一为美元单位,采用2015年12月31日汇率),这一体量将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通讯甩在身后几条街,短时内超越几无可能。

一直以来,爱立信的收入规模也远超于诺基亚和阿朗,特别是在运营商业务收入上保持较大优势。但随着诺基亚与阿朗的合并,新诺基亚2015年的营收规模为291亿美元(诺基亚136亿美元,阿朗155亿美元),已经无限接近爱立信的294亿美元。可以预计,2016年,爱立信和诺基亚为排位将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两家均植根于欧洲的企业谁能得到更多国际大T的青睐,有待时间验证。

诺基亚和阿朗的合并使得中兴通讯陷入相对“尴尬”的境地。2015年,中兴通讯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较2014年增长23.0%至1001.9亿元,折合154亿美元,这一数值已经超越诺基亚2015年的收入,然而两者的合并使得四大设备商中,只有中兴的体量在100亿-200亿美元之间徘徊。

不过,电信观察人士指出,2015年,中兴通讯在电信和联通的FDD LTE网络招标中拿到较大的市场份额,实现了FDD市场零的突破,对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朝着这个节奏进行下去,即使收入规模远小于其他三家设备商,中兴通讯仍属于“成功者”。

尽享4G投资红利

始于2014年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全球4G建网行动成为五大设备商业绩增长的最大动力。

GS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球LTE和LTE-A用户总量达10.68亿,仅仅2015年LTE新增用户约5.522亿,较上年增长107%。

与此同时,全球157个国家/地区的480家运营商推出了商用LTE网络。而这一数据回溯到2014年年底,是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360张商用LTE网络。

全球新增的100余张4G网络直接促成了设备商收入和利润双增长。2015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达2323亿元,同比增长21%。华为在财报中披露,其4G设备在全球被广泛部署,进入140多个国家的首都。

2015年,中兴通讯运营商业务收入达572.2亿元,同比增长22.3%。中兴通讯在财报中披露,运营商业务大幅增长得益于4G系统产品、光接入以及光传送产品被国内外运营商广泛使用。截至2015年底,中兴通讯已在全球获得超过240个LTE/EPC商用合同,进入80%已投资4G网络的国家和地区。

相对于华为和中兴运营商业务十位数的增长,爱立信、诺基亚和阿朗的运营商业务只有个位数的增长,不过这恰恰由于中国4G市场的崛起。美国和日本市场的4G网络已基本成熟,而欧洲的4G网络尚处于起步阶段,爱立信、诺基亚和阿朗只能从中国市场寻找空间。

用了两年时间,中国三大运营商建成了200万个基站,尽管获得份额不多,但庞大的体量足以维持他们运营商业务的正向增长。爱立信在财报中披露,虽然北美移动宽带业务与一年前相比仍维持较低水平,不过,中国持续的4G快速部署,部分抵消了北美市场的同比下降。2015年,诺基亚网络业务全球净销售额仅仅同比增长3%,而大中华区却取得两位数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中国4G网络的建设。

2016年,全球4G网络投资盛宴继续进行,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将推动已有的LTE网络向LTE-A演进。GSA研究副总裁艾伦・哈登(Alan Hadden)表示

2016年,设备商从5家变成4家,他们将展开更激烈的4G市场争夺。诺基亚大中华区总裁王建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并后诺基亚的LTE份额约为30%,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爱立信位居第二,27%的份额;华为第三,23%的份额。2016年,欧洲的4G市场或将规模启动,谁能获得更多的份额将决定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排名。

竞争焦点瞄准5G和视频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电信设备商还能再享受多长时间的4G投资红利?一位来自设备商的员工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坦承:“2016年,全球特别是中国4G网络建设将接近尾声,另外,运营商的固网投入并没有显著增长。那么到了2017年,我们依靠什么生存,会不会再次迎来冬天。”

未雨绸缪,设备商已经将目光投向2020年商用的5G。作为一个全新的空口架构,5G或将颠覆现有的无线网络架构,运营商需要部署新的设备来支撑5G发展。显然,5G将为设备商带来继4G之后的另一场投资盛宴。更为重要的是,在5G标准未定之际,抢夺话语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设备商的格局。设备商纷纷抛下重金进行5G的研发。

不约而同地,华为和中兴通讯均从2009年就开始踏上5G研究之路。六年下来,华为共计投入了6亿美元,并建立了超过500人的专家团队。中兴同样投入重金进行5G的研发工作。目前,双方均与国际大T展开了5G研发和试点合作。

爱立信也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投入5G研发,并带头承担了欧盟5G标准的制定工作。截至目前,爱立信已公布了20多项与全球各地运营商携手测试5G的协议。诺基亚同样

高度重视5G的发展,在MWC2016上,诺基亚宣布了新的发展规划:

四大设备商瞄准的另一机会点则是视频。视频将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已经得到国际主流运营商的共识。爱立信曾给出预测,全球电视业务市场收入将从2013年的53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500亿美元;到2020年,将有超过150亿部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支持多媒体播放功能;受这些设备的带动,视频流量从2013年到2019年将增长13倍。

在MWC2016上,华为提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5大方向,大视频就是其中一个方向。任正非在华为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上特别提及,当前4K/2K/4G和企业政府对云服务的需求,使网络及数据中心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重大机会窗,华为要敢于在这个时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

从2007年,爱立信便通过一系列收购“静静”等待这一商机的到来。2015年10月,爱立信收购视频编码软件商Envivio,提升其在视频处理方面的软件定义和云功能架构的能力。

中兴的“大视频”战略则主打大内容、大网络、大数据和大生态。目前来看,诺基亚在视频领域的战略还不太清晰,不过依赖阿朗在IP领域的强大实力,一旦他们侵入这个市场,实力不可小觑。

拓展外延

云计算、大数据、SDN/NFV等技术浪潮的到来,使得IT和CT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步走向融合,整个通信业都在朝着ICT的方向转型发展。如果设备商的目光还只聚焦在CT领域,那么只会被市场淘汰。

面对传统网络市场区域饱和的状况,爱立信近年来向多领域扩张,并于2014年正式提出了目标领域战略,即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向IP网络、云、电视与媒体、行业与社会、运营支撑解决方案/业务支撑解决方案(OSS&BSS)等目标领域转型。爱立信财报显示,2015年,其在所有目标领域均取得了良好进展,销售同比增长20%以上,达到450亿瑞典克朗,这相当于集团总销售额的18%。

中兴通讯则提出M-ICT战略,聚焦“运营商市场深度经营,政企价值市场,消费者市场融合创新”三大主要战略方向,并围绕“新兴领域”布局,加大创新与转型。

诺基亚则估计,和阿朗合并后公司的目标市场比当前诺基亚单独的目标网络市场扩大了大约50%,从大约840亿欧元增至约1300亿欧元。

通信市场变幻莫测,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倒下的设备商会是谁,正如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北电、摩托罗拉这些曾经的电信业霸主会轰然倒下,没有得到半刻喘息的机会。我们也无法精准断定诺基亚和阿朗的合并是否能取得1+1>2的结果,这些问题或许只能等到来年的3月才能知道答案了。

上一篇:环保资源在幼儿园园本活动中的收集和运用 下一篇:游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