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图形与坐标

时间:2022-05-13 10:13:28

第六讲 图形与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不仅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而且加强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类试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呈现,现将其常考知识点分析如下,供你复习时参考.

考点1 判断点所在象限

例1 (2013年淄博卷)如果m是任意实数,则点P(m-4,m+1)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m+1)-(m-4)=m+1-m+4=5, 点P的纵坐标一定大于横坐标,

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一定大于纵坐标,

点P一定不在第四象限.故选D.

温馨小提示:掌握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2 对称点的坐标

例2 (2013年常州卷)已知点P(3,2),则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 ,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 .

解:点P(3,2)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3,2);

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3,-2).

故答案为:(-3,2);(-3,-2).

温馨小提示: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掌握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考点3 用坐标定位置

例3 (2013年邵阳卷)如图是我市几个旅游景点的大致位置示意图,如果用(0,0)表示新宁莨山的位置,用(1,5)表示隆回花瑶的位置,那么城步南山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2,1) B. (0,1) C. (-2,-1) D. (-2,1)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城步南山的位置为(-2,-1).故选C.

温馨小提示:借助于网格线,将点的位置数量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坐标系,理解有序实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

考点4 坐标与平移

例4 (2013年广安卷)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的坐标为 .

解: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A′,

A′的坐标是(-1+3,2-4),即为(2,-2).故答案为:(2,-2).

温馨小提示:点向右(左)平移,横坐标相加(减),纵坐标不变;点向上(下)平移,纵坐标相加(减),横坐标不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坐标系中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规律.

考点5 坐标与旋转

例5 (2013年牡丹江卷)如图1,ABO中,ABOB,OB= ,AB=1,把ABO绕点O旋转15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 ).

A.(-1,- ) B.(-1,- )或(-2,0)

C.(- ,-1)(- , )或(0,-2) D.(- ,-1)

解:ABO中, tan∠AOB= = ,∠AOB=30°.

如图2,当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150°后得到A1B1O时,

∠A1OC=150°-∠AOB-∠BOC=150°-30°-90°=30°,易求A1(-1,- );

如图3,当ABO绕点O逆时针旋转150°后得到A1B1O时,

∠AOA′+∠AOB=150°+30°=180°,A′点在x轴上,易求A1(-2,0).

综上所述,点A1的坐标为(-1,- )或(-2,0). 选B.

温馨小提示:明确旋转的性质,正确画出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前提,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由于没有明确旋转方向,所以要分类讨论,以防漏解.

考点6 坐标与规律探索

例6 (2013年德州卷)如图4,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 ).

A.(1,4) B.(5,0) C.(6,4) D.(8,3)

解:如图5,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

2013÷6=335……3,

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与第3次反弹点的坐标相同,点P的坐标为(8,3).

故选D.

温馨小提示:从特殊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大胆的猜想或运算,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考点7 坐标与最值

例7 (2013年济宁卷)如图6,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

是 .

解: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点坐标为(-3,0),AE=4,则B′E=4,即B′E=AE,

C′O∥AE, B′O=C′O=3,

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故填(0,3).

温馨小提示:本题充分利用转化思想,将线段和的最值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抓住其中的“不变因素”,以“不变”应“万变”,构造三点共线解题.

上一篇:电影色彩艺术的美学探析 下一篇:给咖啡加点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