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新秩序

时间:2022-05-13 04:30:21

加快构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新秩序

收入差距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从提出到最终出台经过了8年时间,可见难度之大。其实收入差距扩大只是表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分配秩序。所谓合理的分配秩序,就是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收入的分配秩序。

改革开放之后,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平均主义分配迅速被打破了,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分配,但是收入差距在不长的时间内由平均主义转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根源在于分配的无序,生产要素所有者没有能够按照贡献大小获得收入,贡献大的收入不一定多,贡献小的收入不一定少,以至于到今天似乎所有人对收入都不满意了。平心而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即使贫困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贫困线不断提高就是明证,但是却产生了吃肉骂娘的现象。

其实任何社会的任何历史时期,收入差距都会存在。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要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而是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控制收入差距也并不意味着不让高收入者收入增加,而是要继续鼓励增加合法收入。关键需要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的分配秩序,也就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可是,贡献大小谁说了算,除了公务人员的收入由政府按照一定的级别和工作时间长短等因素来确定外,更多的非公务人员则是市场说了算。普通劳动力价格由普通劳动力市场决定,技术人员收入由技术人员市场确定,企业家薪酬由企业家市场确定。其他生产要素价格都要通过相应的生产要素市场来形成。

为什么我国农民工工资近年提高幅度比较大?是因为农民工越来越短缺,供不应求。为什么近年对国有垄断企业经营者收入遭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重要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要么由政府定,要么由国企经营者自己定,贡献再大也没有获得收入的依据。为什么近年征地拆迁矛盾多?因为更多的是政府或开发商强制征地、强制拆迁,不出矛盾就不正常。正如我们去市场买菜,卖菜的人要价1元1斤,而买菜的人1斤只出1角钱而且还强制人家必须卖,这不就要打架吗?要做到市场发现价格,其基本前提是市场本身是完善的,竞争是有秩序的、充分的。

市场发现价格,并不意味着生产要素所有者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全部装到衣兜里,还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各种税收。还有一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主要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办法得到市场的认可,不被市场所接纳,如失业人员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只有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把这些人养起来。我国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其实质是既没有充分发挥市场这一天然的定价高手的作用,让生产要素价格在市场中得到明码标价,也没有发挥好政府在保障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也需要按照党的十报告所讲的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也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每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都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现自身的价格,让每一个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都能够得到政府的关怀。到这个时候,分配制度改革就算成功了。

上一篇:中国债券市场已基本触顶 下一篇:太阳鸟对公业务占90% 业绩增长暂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