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测量复核研究

时间:2022-05-13 01:23:22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测量复核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监理也在一句国际惯例,在我国我国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建设监理已经成为了一项科学的管理制度,一般是在建设的施工阶段实行,施工阶段是整个建设过程的核心,对其进行工程监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根据工程实践对工程建设实施施工监理中的测量复核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是对对建筑误差以及建立测量复核中的复测较差误差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施工监理;建筑误差;测量复核

一、施工监理测量复核

在施工监理测量工作中,并不是简单的对施工的数据进行重复的测量和检测,而是需要根据测量监理的规则,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素质的审核、测量仪器的检查校准、测量方案以及测量资料的审核、施工放样的测量复核以及工程竣工时的测量检查,这些内容都是施工监理测量复核所需要包含的。可是施工监理测量复核也只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

施工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通常做法是,首先由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向业主移交控制网点,以便进行测量复核工作,并且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需要将测量复核资料交友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订,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测量。在这之后,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需要根据控制点的施工状况来进行施工测量放样,负责测量监理的工程师就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位置进行测量复核,看看这建筑的重要部位是不是符合放样的精度要求,根据这个结果来决定是不是要进行下一阶段的测量复核工作。在单项工程完工以及工程竣工之后,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就需要根据已经存在的规范和要求对工程进行测量,测量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工程的主要和重要位置进行复测和检核,看看建筑是否符合建筑限差,是否能够达到工程验收的标准。

在实际监理的工作中,负责建筑监理测量的工程师所测量出来的复测结果和施工单位得到的测量结果都是不一致的,这就出现了复测的误差,目前对于复测较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一般都是根据建立复测的方法,对较差误差的形成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监理复测较差进行界定。

二、建筑误差分析

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工程建筑在竣工设计位置的误差是在建筑限差Δ以内,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施工控制网点的误差要小于施工区内项目最小建筑限差的0.13倍,施工放样误差应该要小于建筑误差的0.26倍,施工误差小于建筑限差的0.42倍。

三、施工控制网点的复测和检核

对施工控制网点进行复测一般所采用的是对已知角和已知边以及已知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反复的测量,在一个控制点上设置仪器,找准另一个控制点作为是后视点,然后对其他控制点按照控制网点所规定的等级要求,来对角度、边长、坐标以及高程进行复测,计算出检查觉、检查边以及检查点的复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1.等精度复测检核

采用与施工控制网带你相同的仪器和方法对施工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检核,并且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处理。

四、施工放样点的复测检核

1. 在施工控制网点上采用和放样相同精度要求,对放样点进行重复测试,并且实地量取复测放样点以及以放样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复测较差。

若是对放样时的同一个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那就不需要顾及控制点的误差。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的复测较差的误差比较大,第二种方法的复测较差的限差要更严一些,在实际的施工建立测量的复测中也比较容易操作。

竣工位置点的复测,是指在施工结束以后,应该依据控制点,以及和放样精度相同

上一篇:探析地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 下一篇:浅析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