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沐浴的护理要点

时间:2022-05-13 11:52:44

新生儿沐浴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 新生儿 沐浴 护理

沐浴是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的一个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能清洁皮肤、维护皮肤的健康;温水能溶解皮脂、松驰皮肤、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胎儿在宫腔里就有习水性的特点、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低下,加上各种剌激如大小便、汗液、呕吐物等,极易造成感染。沐浴可以清除身上的病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而且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因此新生儿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

心理护理

与家属的沟通:有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沐浴认识不够,担心孩子受冷着凉、烫伤、抱错等及出现其他状况.为此,要耐心讲解沐浴的必要性及目的。了解沐浴室的环境及条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新生儿沐浴及其护理的全过程操作并对其讲解指导,严格执行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及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让产妇及家属对沐浴有一个初步认识,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沐浴前的准备

操作者:接触新生儿要衣帽整洁。带好口罩,系好围裙。修剪指甲,手指及手腕不带饰品,洗手。

用物的准备:每个婴儿准备一个沐浴用品,且用后消毒浸泡;同时备有磅称,沐浴装置,室内温度计,护理篮等规范放置。禁用剌激性肥皂。

预防交叉感染:房间内备有洗手设备或放有消毒溶液,医护人员或探视者接触新生儿时可洗手或消毒双手用。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定期体检。

安全措施:沐浴前1小时禁喂奶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以防呕吐和溢奶引起窒息。

环境:调节室温26~28℃,水温38~42℃,关好门窗。但采光要好,以便对新生儿观察。浴台合理舒适。

调试水温:将水温调至所需温度,用再用热水淋热浴台床垫,操作者用手腕及肘部试水温适宜。以免受凉或烫伤。

观察新生儿:观察皮肤颜色。体温,呼吸,肌张力。查看手腕上的手腕带、母亲姓名、出生时间、床号、性别、体重和包被。住院号等,以免错抱。观察精神反应和呼吸情况,皮肤色泽等。体温不稳定,一般情况差不能沐浴。如果婴儿生活能力差或早产儿,双胎儿,根据情况可酌情推迟沐浴时间;小样儿应推迟沐浴时间至少到出生后的第2天。

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防止损伤:动作轻而捷,沐浴过程中一只手始终接触和保护并抬高婴儿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防止水进入口,眼及外耳道,以免引起不适。

皮肤的护理:洗净皮肤皱褶处,若胎脂较多不要用力洗去和擦拭,因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和保暖的功能,否则易诱发感染。

脐部的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的酒精清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若脐带脱落处;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烧灼,再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脐部分泌物若有臭味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可用酒精消毒后涂1%的甲紫使其干燥。使用和抽取尿布时注意勿超过脐部,不要用力过大,要轻放轻取,以免伤及脐部。在脐带没有脱落前不宜盆浴。

臀部的护理:婴儿的臀部易受尿渍,粪便的侵害,周围皱褶较多,不要用碱性肥皂等,特别是女婴外会有白色分泌物,如果不是太多,周围皮肤没有红肿,不要过度清洁以免造成黏膜损伤引起感染,皱褶处可涂爽身粉或痱子粉。

沐浴结束时,及时擦干皮肤,垫上尿布,穿上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以防发生硬肿症.用干棉签清洁耳鼻。宝宝不要裹得太紧,应放松手脚,自由活动,这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以促进生长发育。检查手腕带,核对床号抱入病房,母婴同室,产妇及家属确认无误。

评 估

安置婴儿,母婴同室,整理用物,消毒,操作达到预期目的,新生儿安全并得到保暖,皮肤清洁,舒适,安静。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上一篇:茵陈多糖对妊娠胆汁淤积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 下一篇:话说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与化学教学